红网:大爱,让李学生挺身救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00:18 红网 | ||||||||
2月28日早上,众多的温州市民到温州市殡仪馆为一位挺身救童的外来务工者送行。他叫李学生,30岁,是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来自河南农村。2月20日下午5点左右,在金(金华)温(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两个儿童在铁轨上玩耍,面对飞速而来的火车,孩子惊慌失措。路过的李学生挺身救童,一位孩子被他推出铁道得救了,在救第二个孩子时他不幸壮烈牺牲。
李学生的壮举,让我热泪长流…… 我感动于李学生的洁身自好让爱心升华。有人曾说,城市是思想的大染缸,农民工进入城市就是“思想堕落”的开始。其意思无非是说,农民工先前在农村形成的淳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被城市异化,由于更多的融入商业和金钱社会,很容易被城市的市侩哲学和灯红酒绿的人际关系所俘虏。事实上也是这样,一些农民工兄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自私、世故和圆滑,少了爱心和无私,对人生和价值多了曲解,少了真诚和热心。而李学生来到温州打工7年,在温州这个充满了金钱哲学的都市里,淳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被异化,反而汲取了城市先进思想的精华,以宽容和感恩之心来对待城市,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这一点从他对工友和村人的豁达大度、很多次乐于助人就可见一斑。而他舍身救童也是他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耀眼的体现。 我感动于李学生的爱虽然屡受挫折,但依然有爱。李学生在10岁的时候母亲因得了癌症去世,撇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家里为了给他母亲治病变卖了所有的财产,李学生也因此辍学。但李学生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懂事,洗衣服、做饭、劈柴等这些家务活都是他一人做。快30岁时,好不容易凑钱娶了媳妇,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媳妇生了女儿后不到一年也病逝了,留下一个吃奶的孩子。去年11月他才和现在的妻子李霞结了婚。按理说李学生的爱经过这么多的坎坷,按照一般的规律,他完全有理由对爱产生一定的偏见——认为命运和爱对自己不公平,从而吝啬自己的爱。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吝啬自己的爱,而是很乐意把自己的爱献给别人。在两个儿童的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李学生义无返顾选择了把自己的爱献给两个儿童,这就是他的大爱。 在生死悠关的一瞬间,作为人对于死亡危险恐惧的第一反映,李学生完全可以选择旁观来避免自己伤亡,但是就因为自己是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深深懂得孩子需要爱,需要更长人生的爱,所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壮举和动机,在他看来其实就这么简单。 但是,在呼啸的火车面前,这一“推”的壮举又是需要高尚思想支撑的。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舍己救人,瞬间壮举展现的伟大人性美其实是平时高尚思想的积淀,没有深入思考过什么是爱和什么是健康的价值观,没有深入领悟生和死的辨证道理,没有平时对于见义勇为的深刻思考,没有热爱孩子的深邃之爱,舍身救童的壮举根本不可能发生。 就在李学生一把推开孩子的瞬间,他将一位外来务工者的爱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没有危险的时候,李学生的爱体现在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中和对工友的呵护中,体现在对父亲、对女儿和对乡亲的点滴关爱之中,体现在对城市人的宽容和感恩之中,而一旦危险降临,这些爱又迅速转化为一种见义勇为,舍身救童的护卫力量,成了护花使者,也许他的身躯不算伟岸,但是,“推”的瞬间我们感受到了李学生人格力量的排山倒海之势。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李学生也是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可是为了另外两位父亲能够继续爱自己的的孩子,李学生永远再也不能爱自己的孩子了,那么他就是爱之大神。正如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所说:“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这就是我们解读李学生壮举对爱的泛注解。(作者:魏青)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