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何祚庥:关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09:32 人民网

  何祚庥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了“以人为本”和“以科学发展”间的辩证关系,批评了“以大自然为本”,“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等错误观点。本文指出,所谓“以大自然为本”的理论,在科学内涵上是逻辑上不能自洽的理论,在价值观念上是属于伪善式或假冒为善的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是要将环保的“利益”凌驾于科学发展,亦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本文引述了联合国文件对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下的定义,指出环保,要优先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还要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本文还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国当前必须奉行的根本方针。此外,还评述了有关发展水电问题上的一些不同见解。一、“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一切工作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最近,何祚庥等人不经意地卷入了一场“以人为本”,还是“以大自然为本”的争论。很自然,争论也就涉及了“科学发展”,亦即要不要科学发展,何谓科学发展,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等一些理论问题。

  两科联盟委员会的重要宗旨,是要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又称为人文科学的合作,要共同研讨一些有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为了便于与会人士共同研讨这些重大问题,我们还是首先引述一下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者,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卫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里的论述:“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第281页。)

  如果将锦涛同志这些论述仔细研读一下,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心思想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从长远来说,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近期来说,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并且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如何能做到“为了人”,亦即如何“以人为本”,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至于“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同上,第281页)我以为,锦涛同志的这些话,是我们在研究和解决如何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时所可能出现的矛盾或冲突时,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二、现在发生争执的问题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执行的是“以人为本”,还是所谓的“以大自然为本”?

  “以大自然为本”的观念看来是很荒谬的,但的确为相当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奉行为最高理念。例如,汪永晨女士就认为,如果承认大自然“也是一个家庭的话,它不只有人类一个孩子,在这个家庭中还有其它成员。如果在这个大家庭中,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人类一个孩子,这是不公平的。”

  梁从诫先生也认为,“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母只有工具价值,那是对母亲的污辱”。

  廖晓义女士还认为,“人们除了要敬重人类的生命,还要用对待同类的态度敬重其他的生命”。

  最为奇特的是汪永晨女士如下的一些话:“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这是公然与“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挑战!

  当然,也有一些持折衷观点的人士,如付涛先生就认为“以自然为本就是以人为本”。

  然而,“以大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毕竟是两者不同的理念。如果“大自然”的“利益”或“价值”(当然,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值得推敲)和“人”的“利益”或“价值”完全一致的话,可以认为“以大自然为本”,就是“以人为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自然有大自然发生发展的规律;人却在大自然所出现的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发生和发展。地球也许是比较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月球就不是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场所,至于太阳所提供的自然环境,就完全不适应于人类的居住。就在比较适应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上,也有很多地区及其提供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应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如果“物竞天择,生存斗争,优胜劣败”是生物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话,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和大自然的斗争,甚而是抗争。只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深入的过程,因而在人类还缺乏足够的经验的情况下,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人们就提出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思想,或者说“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人类将从此中止人和自然界间的斗争,和谐是从斗争中得来的,“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就意味着人和自然界还有“不和谐”的一面,而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界之间的某些“不和谐”,就要加以“促进”。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一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特别是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来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能力去认识,因而也学会去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遍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后果。(《自然辩证法》,1984年版,第305页)

  怎样“促进”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首先就要解决一个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如果把大自然看成是某种高不可攀的偶像,要人们拜倒在这座偶像的膝下,也就是如某些人所主张的“人类要敬畏大自然”,那就既谈不上什么“改造”,也谈不上什么“促进”。

  有一些人辩解说,敬畏不是膜拜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敬畏一词的传统用法是:“敬鬼神而远之”,还有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汉语里的这些传统用法,不是任何语义辨析者所能篡改的!而且,这里所“敬畏”的对象,是指“大自然”,也不是某些语义辨析者所能篡改为“临事而敬畏”的意思!其实,所谓“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观点,不过是人们早已驳倒的“自然神论”!三、“以人为本”和“以大自然为本”,那一种意见正确?

  这里我先引述一段在新浪网上和汪永晨女士的一段争论:

  “主持人:我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接受一下何院士向您提问?

  汪永晨:可以。

  何祚庥:比如说老虎要吃人,现在老虎少了,吃不了人了,比如说武松打虎的时代,老虎要吃人,请问汪女士对吃人的老虎采取什么态度?

  汪永晨:我想请问何院士,老虎为什么吃人,因为是人占领了老虎的地盘,在这个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要有安分守己的自己的空间,鸟在天上飞,我们人在天上飞是靠的工具,鸟可以自由的翱翔,老虎生活在森林里,那并不是人类的家园,是老虎的家园,是因为人类的膨胀侵占了他们的家园。我曾经在云南采访过,就是人占了他们的地盘,有动物吃人的现象,但是在国外没有这样的现象,(按:国外没有动物吃人的现象!?)我们中国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口太多了,我们才要计划生育,我们占领了其他动物的地盘,被它们伤害了。

  何祚庥:我要跟你讨论的是武松打虎那个时代是不是武松可以打老虎?

  汪永晨:在自然界中是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并不是说所有的动物按照自己的发展一味地发展,我们都知道有生物链,在这个生物链当中,有可能老虎要吃虫子,要去吃绵羊……

  何祚庥:汪女士我打断一下,我的提问是老虎和人的关系,你不要扯到老虎和绵羊的关系。

  汪永晨:我觉得是大自然生灵的平衡,不可能某一种动物占上风,大自然的平衡是规律,在平衡中才能发展,没有平衡这个社会早就崩溃了,人和老虎也应该有这种平衡,不光是老虎,在整个的地球上,人和其他的动物也是有这种发展的问题。

  何祚庥:你不要回避问题,你告诉我,在宋朝老虎要吃人,人怎么对付老虎吃人这件事情?我问你当时的武松该不该打老虎,我希望你明确的回答,你别躲闪问题。

  汪永晨:人为什么觉得老虎没有人重要,为什么非要保护人,不保护老虎呢?(按:可笑的虎道主义!)

  何祚庥:假设汪女士,你生活在宋代,假设有个老虎向你扑来,你是不是心甘情愿被老虎吃掉?

  汪永晨:(沉默)

  主持人:这样的交谈有些不可开交。这样,我们今天的电话采访就到这里结束,我们欢迎汪女士下次到新浪网来座客,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新语丝》网站上,有一位署名为“有话好好说”的道:“汪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答:打老虎(跑是跑不掉的)则证明要‘以人为本’;如回答:那就让老虎吃吧,那第一迂腐可笑之极,关键是从此人类也就从地球上消亡了(老虎是自然的暗指)。人都没有了,何来保护自然。无论答‘是’还是‘否’,都将否定自己的命题——‘以自然为本’。高!”“所以,作为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你尽可以发表你的观点,而作为一个辩手你一定要有论据支持你的观点。”“何老作为一个著作等身的理论物理前辈,其不虚伪,敢说话的科学精神值得尊重。坦诚,直白。攻击犀利,不回避。此回合何院士胜出!”四、“以大自然为本”,是一种逻辑上不自洽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假冒为善,又称为伪善的理论。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汪女士的转变,那就是在第二天的新浪网站上,汪女士终于也说,“第一老虎要吃我,我要武松打虎,因为我要保存我的生命;第二,如果老虎不吃我,我不会因为要这个老虎的骨和老虎的皮去取这只老虎。”可以认为这是比较理性的发言。但是,为什么当老虎要吃“我”的时候,你就转变到以“我”为本呢?老虎不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个孩子?为什么汪女士在“老虎要吃我”的时候,“我就武松打虎”,亦即去伤害大家庭中的另一个孩子?你这样做,是不是太不讲虎道主义呢?如果汪女士只是在口头上大讲特讲“以大自然为本”,大讲特讲“大自然是一个大家庭”,而在关键时刻却去伤害另一个“孩子”,那么你的理论是不是属于“伪善”一类的理论呢?至少,释伽牟尼佛就倡议过要“以身饲虎”。所以,从逻辑上讲,佛教的理论是自洽的,而汪女士却是混乱的!

  类似的理论也还表现在梁从诫先生所谓“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的“宏论”。我在新浪网上质问说,“问题在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不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比如说母亲会高度爱护孩子,而如果大自然是母亲的话,为什么大自然对儿子竟如此暴虐地来一个海啸?所以某些环境理论学家,自己在逻辑上就不自洽!”

  廖晓义女士主张“要用对待同类(按:这里是指人类)的态度去敬重其他的生命”。问题是我们将怎样才能敬重其它的生命?比如说,在非典时期,人们把非典患者隔离了起来,给人们以很好治疗,甚而为此而牺牲了一百多位白衣战士。但如果“鸡”得了禽流感,“牛”得了疯牛病,我们能“用对待同类(指人类)的态度”去对待“鸡”或“牛”吗?很抱歉,答案是“杀”,而且一杀一大片!其实,“鸡”或“牛”,还是人类的好“朋友”,然而当“朋友”威胁到人类的安全的时候,那也只好采取断然的措施,“杀”!

  廖晓义女士辩解说,“人是自然之子,(按:这不过是重复梁从诫先生的怪论!)那就不存在一个人和自然谁为本的问题。”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遁辞!因为在禽流感或疯牛病流行时期,廖晓义女士将不得不做出选择。如果廖女士选择了“杀”,那就在实际上承认了“以人为本”;而且,为了防止禽流感或疯牛病的祸及于人,廖女士还不得不选择了大杀特杀,杀及许多并未真正感染,或属于无辜的鸡和牛;如果廖女士不采取这样行动,其可能出现后果将是大批的人感染上了禽流感或疯牛病,从而完全抛弃了人道主义;而反过来,廖晓义女士就是口称“必须敬畏其他生命”,而在行动上“大杀特杀”的伪善者!

  所以,我们说,“以大自然为本”是一种假冒为善,或又称为伪善的理论。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些人大发爱心,把爱心推及到人以外的生物,推及人以外的环境,而实际上却损害了人,甚而严重地损害了人!

  何祚庥一直主张从科学理性精神来审查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包括环境伦理问题。我们的质疑是:为什么“大自然是一个大家庭”?为什么“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这样的“理论”,在科学上能成立吗?这样的理论,能够不经任何科学上的证明,就要人们承认这是科学吗?人类能按照这种“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吗?至少汪女士就承认了宋代的老虎要吃“我”的时候,“我”要武松打虎。其实,不仅在宋代,现代的老虎从笼子里跑了出来,而又无法引导它回笼安居,其唯一的选择,也是武松打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汪女士、廖女士等人的“实践”,就批驳了“大自然是一个大家庭”,“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是自然之子”,还有什么“人类只是地球公民之一”(按:这是郭耕先生的“高见”,但不知其它生物如何行使它们的公民权!)等等荒谬的理论。

  不要以为这一争论只是概念上的争论。这一争论也涉及实际工作。比如说,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对于日渐稀缺的老虎要适当的保护,我们完全支持。但如果说,由于老虎需要保护,因而需要将老虎送到南非去“留学”,这值得这样做吗?老虎是否也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即只能适应南非的生活环境,并不能适应东北或华南的生活环境?如果人们选择的价值观是“以大自然为本”或者“以老虎为本”的话,那就不仅会支持一次性老虎的的“留学”,而且还会支持大批的老虎的“留学”。如果是“以人为本”的话,那么就掂量一下份量。这样做是否合适?因为当前更需要的是,支持一些贫困而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五、为什么说“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理论是一种“自然神论”?

  “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是共产党人首先提出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业》)在西方,在古希腊、雅典时期,西方曾产生过许多人本主义思想。美国著名学者安?邦纳对西方的人文主义特征曾作过这样的论述:“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29页)

  但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和尊重,是因为这一观念和“以神为本”的观念尖锐对立。在人类的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由神权支配人权的时期。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神”的存在,“神”也不能自己表达“神”的意态,而只能由“神”的代言人,宣布“神”的各种主张。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一些神职人员,假借“神”的名义统治着“人”,支配着“人”。“以人为本”的观念的出现,就完全粉碎了这种“以神为本”的神权。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种“以神为本”的理论,所不同的只不过将“神”的名义换成了“天”!这就是汉代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有时又称为“天人合一”的学说,因为“天人”之间所以会“感应”,是由于“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说”的特点已不是简单地概括出一个人格化的上帝来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歪曲解释,拿出一套“证据”来“证明”天有意志、有目的地创造世界万物,从而形成一整套神秘主义的神学目的论的体系。董仲舒把“天”说成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万物和人都是天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他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春秋繁露?郊祭》)又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天之生物也,以养人”。(《春秋繁露?服制象》)他还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是天的复本。他说,“人之为人,本于天”。(《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为此,他比附出许多“例子”。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十二节气,人有十二根大骨节;天有三百六十六天,人有三百六十六根小骨节;……。总之,天按照它自己创造了人,人是天的复制品。至于天子却是“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天子的喜怒哀乐能直接引起天的感应,天的喜怒哀乐也通过天子的恩德和刑罚表现出来。不难看出,这套学说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特别是为皇权服务。但是这一学说也有适当制约皇权的一面。那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仅仅是天的儿子,天子还要受“天”的支配。“天”不能自己表达意旨,于是就有一些“天”的代言人,或“天”意的解释人,对“天意”作各种解释,以适当制约皇权。但是,某些大有作为的皇帝,就要突破这些约束。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就有这一段描述。汉武帝一方面要利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以巩固他的皇权;另一方面又看到董仲舒制造这套理论的目的之一是“他(指董仲舒)要控制我”。所以,汉武帝就采取了断然措施,把董仲舒囚禁了起来。

  在古代,“天”有两重含义,一重是人格化了的“天”,(亦即“天”有它的独立的意旨,天会发怒,会发号施令,等等);另一重意思是指大自然。但是不论是人格化了的“天”,还是作为人的存在以外的“天”,人只能顺应天道,不能逆天行事,也就是“人要敬畏大自然”。不要认为现代的人要“敬畏大自然”的倡导者或信奉者就能摆脱这种“神化自然”观念的束缚!例如,据报载,汪永晨女士就在tom.com的访谈《怒江在向我们人类求救》中就呼吁中国人要把崇拜和畏惧大自然作为自己的信仰。把印度洋海啸说成是“上帝发怒”、“来自上苍的警示”(汪永晨《对大自然心存敬畏》,2004年1月13日人民网),把两年前中日登山队员攀登梅里雪山时遭遇雪崩遇难说成是践踏神山、神山发威导致,喇嘛念经才使雪山云雾散开(汪永晨《生态忧患与媒介的责任》,2004年9月25日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演讲)。所以,汪永晨女士所宣扬的“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神论”。六、宣扬“以大自然为本”其真实的目的是要将环保人士、环保部门的权益,凌驾于其它部门之上

  当然,也有一些“以大自然为本”的倡议者、信奉者,并不“神化自然”,他们只是呼吁人们要“善待自然”,要尊重大自然的“利益”或“价值”。但是,“天”不能言,大自然也无从表达它的意旨、利益或价值。于是,只好请那些“以大自然为本”的宣扬者,信奉者,作为大自然的代言人。究其目的,就是如同汉代的董仲舒一样,想用所谓“大自然的权利”,为环保人士,为环保部门争权,用“环保”的利益,去约束人的利益。不要以为这是“科学主义者”夸大其词。请看廖晓义女士在网上和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言论:

  “现在有一些人在环境问题上,认为发展是硬道理,环境靠边站,像这样一些基本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讨论的。”

  “为什么在一些人眼里,为经济开发论证可以大张旗鼓、名正言顺,而环保一开口就被推到‘极端’的席位。”

  “现在的问题,哪里是环保凌驾于经济之上,分明是……环保跟不上经济的高速发展。”

  试问廖女士是在那里为大自然争取权益吗?这是脱离了人的利益,脱离了人的价值,来争取所谓“环保”部门,“环保”人士的“利益”!这就是“以大自然为本”的理论的实质。七、环保,要优先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还要不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环保”和“发展”之间是有矛盾的。如果是“以大自然为本”,那么就只好“发展靠边站”。因为任何发展,包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或破坏环境或破坏生态。但如果是“以人为本”的话,那么将可能以人为尺度,来科学地分析成败利钝,科学地权衡利弊得失。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例如,在京都所通的温室气体排放议定书中,就面临一个如何科学地或公正地处理发达国家人群的利益和发展中国家人群的利益问题。当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涉及如何处理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的问题。同样,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也会面临一个“环保”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部分人群和另一部分人群之间的矛盾。但是,以今天中国的现实来看,就不得不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不得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包括当前的利益,也包括长远的利益。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暂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发展,也不能只看到长远的利益,而忽视了当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没有目前,就没有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提出来的。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在80年代中期,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中,约有近10个不同的“定义”和“指标”。为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和辩论。最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4月,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今后人类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这一概念,又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里的提法,可以看出:一、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的发展,而不是什么大自然的发展;二、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三、可持续发展还是不能对后代人发展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以为,联合国所倡议的这些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如何处理当代人和后来人的利益关系的基础。请充分注意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上的提法,对当代人所强调的是“满足需求”,对后代人所关注的是“发展能力”。“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必要由当代人代替我们子孙万代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未来的问题。

  必须明确,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中国还有大量贫穷落后的贫困人口。按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的标准,亦即人均每日支出在2美元以下,中国还有两亿多贫困人口。这是当代中国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只能由发展,而不是靠什么“环保”来解决。因此,环保就是要服务于发展的需要,环保就是要优先解决那些损害当代人利益,污染当代人生活环境的那些不法行为,而不是优先关注于后代人所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能优先满足那些大自然风景地貌的欣赏者、崇拜者的情趣和权益。

  最近,在2005年2月19日的《北京青年报》上,读到一个中科院所做《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研究的报导。其中指出,中美之间在经济水平上的差距达100年!据何传启研究员谈称:“我们在进行国际间经济现代化的比较时主要用了三个数据:2001年中国人均GDP为3583美元,(注:这是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值),美国达到这一水平时年代为1892年,相差109年;200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为50%,美国同比例的年份为1870年,相差131年;2001年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5%,美国同一比例的年份为1914年,相差87年。我们把三个数据相差年份一平均,得出与美国的差距为109年。”我以为这一比较,是科学的,所选比较的指标也是合理的。何传启研究员还讨论了一个问题,美国2002年的人均GDP是35400美元,而中国是960美元,(注:这是用汇率测算的数字);如果美国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4%,而中国年平均增长8%,那么中国将在多少年内能赶上美国?简单的计算表明,中国将在84年后,才是美国人均GDP的一半,在96年后,二者才能相等。这些数据将使我们能较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发展水平问题上,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将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但是,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损害当代中国人群的根本利益!们应该用理性,靠科学来保护环境,还是靠感情、用胡说来保护环境?五柳村2005年2月26日收到其具体争执之一,就是中国是否需要开发水能,修建水电站。对此,何祚庥的意见是:“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这里有一个权衡利弊得失的问题。如果在人和自然的问题上,是以环境为本或以生态为本的话,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那么在水电建设的问题上,有没有环保人士“靠感情、靠胡说”来对待环境保护问题呢?很遗憾!汪永晨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据报载,汪女士曾在tom.com的访谈中一再提到不能为了二千万度的电就破坏怒江,认为那点电随便就可以省下来。实在遗憾!“怒江水电计划的总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1029.6亿千瓦时。”汪女士却“把怒江水电发电量贬低到5000分之一。”廖晓义女士也是胡说人群中的另一位代表,就在1月28日,廖女士和其他人在新浪网上的访谈中,廖女士大肆反对修建为缓解电力紧张的大水电站,反对修建大坝,理由现在西方很多国家“正在改正错误,……美国每一年平均拆一座大坝”。其实,这又是廖女士所散布的又一假情况!请看《新语丝》网站刊登的,署名为水博,根据在美报刊刊出的大量文献,所撰写的“揭穿世界性拆坝的谣言——走出拆坝的误区”的一个评论。这一评论说,美国共有大小水坝82000多座,美国近几年来也确实拆除了若干年久失修,废弃不用的小坝,(请注意,这只是小坝,决不是什么大坝),但是美国政府却决不容许以任何借口拆除有正常使用功能的水坝。美国目前仍有一些新的水坝在建设中,根据规划,今后若干年美国还修建55座各种不同的水坝。这是一篇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有针对性的一篇评论,可惜原文太长,这里不能过多引用。廖女士还在新浪网上夸大其词地说,“未来的竞争就是生命科学的竞争,谁拥有基因库,谁就有了未来克敌制胜的宝贝”,又说不能“为了一时的水电而摧毁了这个基因库”。修建某一个水电站确会淹没掉某些生物群落,但物种或基因库并不因此而消灭。请廖女士不要空洞泛谈!请具体指出,如果修建了某个水电站究竟会摧毁那些基因库?有了这些基因库,又如何就“有了未来克敌制胜的宝贝”。请具体举出这些基因库的品种、名称,以便社会公众共同评论一下,廖女士的主张是否有理。最近,我们又在报上看到廖晓义女士的答辩,“在此,笔者不打算在细节上与何院士讨论某些话题,但却必须申明,关于美国拆坝的数据,绝非笔者的无中生有。”廖女士当然有高挂免战牌的权利,但既然廖女士已经声明“美国拆坝的数据,绝非无中生有”,那么就请廖女士拿出数据来,尤其是美国所拆大坝的那些数据。这并不是细节!是依靠科学,还是依靠胡说,来探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双方重大分歧之一。九、“反科学主义”,必定走向反科学,甚而会走向反人类!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有关“科学环保”,“理性环保”的理念,却被一位署名为清华大学辛普里副教授,斥之为“科学主义”,(按:实为反科学,反理性!)斥之为反人文的“科学主义”,(按:这真是一顶奇怪的帽子,支持“以人为本”的人士,竟然是“反人文”!)斥之为“伪科学”!(按:贼喊捉贼!)这也从另一侧面暴露了这些“反科学主义”人士的真实的“反科学”,“反人类”的立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