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争锋地带:受贿是“行”出来的 行贿是“诱”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6:2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新闻现场

  在四川省检察院搭建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里,成都某建筑公司原项目经理冯某成为行贿档案录入第一人,系统记录了法院以行贿罪对他做出的有期徒刑一年的判决,以及他被端了“饭碗”、永久限制进入建筑行业投标的处罚,同时该系统还向全社会公开。此间人士认为: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重打击受贿者,轻打击行贿者,现在看来,行贿也要付
出惨痛的代价。(3月1日《人民日报》)

  ·正方·

  让行贿者成为“过街老鼠”

  马国川

  四川省检察机关的做法,使行贿者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让他们承担法律制裁和失去信誉的双重风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也是一个创新。

  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云南一私企老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骂腐败,但你们想没想过,这些腐败是怎么来的?贪官又是谁喂出来的?我认为,贪官是我们‘喂’出来的,受贿是我们‘行’出来的。搞出这么多的腐败,我们企业界是有责任的。”假如说,有些私企之所以行贿是无奈中做出的“次优选择”,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检察机关查处的贿赂案件中,80%的行贿者是用公款行贿。花纳税人的钱,办的却是个人的私事。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严惩一切行贿者。

  但是,事实上又怎样呢?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位反贪局副局长曾发出疑问:“你听说过有多少人因为行贿被判刑?”这位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近25年的检察官说,按法律规定,受贿5万元要判有期徒刑5年以上,行贿5万元判有期徒刑5年以下,但当前查处受贿者与行贿者还没达到应有的比例,行贿者有恃无恐。以福建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腐败案为例,这位名动全国的“三光书记”被判了死刑,但向他行贿的71人中,仅有13人被判刑,多数行贿者只是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而已。由于对行贿者处罚不力,行贿者胆子越来越大,攻击性越来越强。结果养虎成患,最终“造就”了一批腐败大鳄。

  行贿者和受贿者是天然的犯罪共同体,行贿引发受贿,受贿又导致渎职犯罪,构成了一条衍生权力腐败的“犯罪链”,对两者的惩罚都要有力。我们一方面要对受贿的赃官保持穷追死打,另一方面对于行贿者同样要严肃查处,让那些行贿者变成过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的形势。

  ·反方·

  行贿与受贿同罪成立吗?

  潘洪其

  鉴于近年来行贿犯罪包括公款行贿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有人主张“像痛恨贪污受贿一样痛恨行贿行为”,“执法执纪机关要尽量减少执行弹性,像严惩腐败高官一样严惩形形色色的行贿者”。这种意见反映了一些人对当前行贿犯罪的痛切感受,有必要加以认真辨析。

  司法机关对行贿罪的惩处一般轻于对受贿罪的惩处,这不能简单归咎于“执行弹性”,而是因为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在1997年修订通过的新《刑法》中,对受贿罪的处罚标准与贪污罪相同,最严重的可以“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而在主张像严惩受贿者那样严惩行贿者的人看来,行贿引发受贿,受贿又导致渎职犯罪,“行贿者和受贿者是天然的犯罪共同体”,必须至少施以相同的惩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无论是从逻辑上讲,还是从现实情形上看(如成都冯某的例子),在行贿与受贿这一对矛盾当中,受贿一方永远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永远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些官员手中掌握的公权过大,公权私用的成本过低,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为请托人说话、办事,争取资金、贷款、项目、地皮、优惠政策等等。由于拥有这样的权力,能够施加这样的影响,某些官员几乎无异于为自己准备了一种姿态———只要有谁愿意向我“进贡”,我就愿意给谁办事。假如缺乏这个基础,所有的行贿都将无从谈起。在绝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行贿“引发”了受贿,反而是受贿诱发了行贿。

  在惩处行贿罪和受贿罪的问题上,法律表现出了某种轻重缓急,既合乎情理与法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打击腐败的客观要求。至少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像严惩受贿者那样严惩行贿者”的理由并不成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