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不做全职太太掌家庭实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7:28 大众网-大众日报
  
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不做全职太太掌家庭实权
  3月3日,济南市历下区特困职工苏秀芳(右)与历下区女干部曾素燕(左)喜结“良缘”,曾素燕给苏秀芳送上了孩子的学习用品和日用品。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区妇联举办了“关爱困难家庭,结对百名母亲”活动,发动全区女党员干部与100名单亲困难母亲结成姐妹。(霍丽娜 报道)

  在3月2日召开的我省纪念“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10周年座谈会上,省妇联主席赵玉兰说,自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我国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以来,10年间我省妇女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家庭等各方面地位和权益都有很大提高。据第二期山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我省女性生活发生了很多新变化。

  85%以上不愿做“全职太太”

  常听女白领们抱怨,工作压力太大了,干脆回家做“全职太太”算了。可抱怨归抱怨,谁也不愿意真的丢下自己的工作。调查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我省85%以上的劳动女性不希望做“全职太太”,她们有强烈的就业动机和自主择业愿望,且女性以创业形式进行自我就业的比重相当大。

  目前我省社会女性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6.2%,近3年来全省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安置妇女就业64万人。虽然城镇女性就业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和增加收入补贴家用,但就业的方式与途径却日趋多样化,影响就业的因素也与男性有较大差异。

  可以看出,女性的社会性别分工,使得她们选择工作时比较注重“工作地点近便”、“工作稳定,有保障”,以便更方便地照顾家庭成员和保证家庭收入的稳定。而男性当然被社会塑造成“主外”、打天下、家庭生活经济支柱的角色模式,所以在工作选择上更注重收入高的职位和有保障的工作。女主内、男主外的性别意识在我省家庭中还是普遍存在的。

  一半女性是低收入者

  调查显示,男性在业人员中,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占10.07%;而女性在业人员中年收入万元以上的仅占3%。相反,年收入低于2000元的男性在业者仅占男性在业人员的18%,而41.2%的女性年收入低于2000元,比男性多23.2个百分点。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女性占到女性在业人员的14.8%,比男性多10.8个百分点。

  可见,我省的相对高收入者主要集中在男性在业者中,而低收入者主要是女性,几乎占到女性在业人员的一半,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经济上的低收入决定了生活水平的低层次性,最明显表现在家庭消费上。当问及“夫妻谁的个人花费更大”时,有52.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丈夫,认为夫妻花费差不多的为17.4%,认为妻子花费更大的为30.5%。在家庭资源的占用上,丈夫明显多于妻子。

  女性渐掌“家庭实权”

  记者有位朋友,平时妻子买日用品、买衣服,花个几百上千的他根本不过问,可一旦家里需要买电器、家具,或需要对外投资,他一定会重视,妻子也会主动问他,从不自己拿主意。类似的例子身边有不少。

  从家庭消费决策中可以看出,家庭民主决策趋向扩大,但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重大决策由丈夫说了算,妻子在不重要的日常开支方面说了算的比例较大。在家庭重大消费权力方面有男性权力大于女性权力的趋向。

  朋友间开玩笑常会问“你们家谁掌权”,其实家庭权力掌握在谁手中,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家庭成员都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夫妻关系及双方的家庭地位。

  在“家庭实权”方面,城镇女性的地位比农村女性高多了。城镇夫妻拥有相同实权的比例为45.9%,农村为34%,与此相对应,农村中丈夫更有实权的为49.7%,妻子更有实权的仅为15.7%,远低于城镇女性。

  用女性的眼光看平等

  “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差别中,男女性别差别可能是最持久的一种差别。”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鹿力说,女性地位的改善已不仅仅是反对性别歧视和压迫,而是要求在妇女自身可持续发展中推动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丽萍则认为,实现男女平等、保障妇女人权,并不意味着把妇女人权完全纳入以男性为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去,要想使妇女人权得到切实的保证,还应适度的将妇女意识融入法律中,既强调法律、政策制定时的社会性别视角,又强调对于法律、政策执行状况的监测与评估,重视结果上的平等,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本报记者 魏然 实习生 田丹丹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