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罗志军:不断探索有南京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08:56 龙虎网

  【龙虎网讯】构建和谐社会是本届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富民。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近年来,南京的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时,扎
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南京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之路,取得了一些成效,有一些初步的体会。

  第一,通过回顾总结南京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既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趋利避害、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创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目标之一,就是“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a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出,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最近召开的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从南京的实际看,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的转型期。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南京已经初步具备加快构建和谐南京的有利条件。一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南京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工业体系,核心产业优势明显,是全国和全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二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撑。南京地处南北、江海流域的交汇点,形成了南京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使得各种文化更易融合,人们更易融洽相处。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新时期市民精神,大胆创业、全民创业、艰苦创业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建文明城市、学习型城市、社区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特色。三是科教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南京是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四大基地之一,万人中大学生比例名列全国城市第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教育实力雄厚。四是民主不断扩大,法制不断健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服务型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各级政府机关的观念不断转变,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投资环境名列大中城市前列。社会保持稳定,发案率保持全国大城市最低。政治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在依法治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最安全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五是富民进程不断加快,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社会基础。富民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进一步健全,实现了居民多渠道增收,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标准逐步提高,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当前,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在各项事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和其他大城市一样也遇到了社会转型期的诸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一是协调发展的要求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制造业虽然总量较大,但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国际竞争力,三产“含金量”不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非公企业的支撑力偏弱,市域内民间经济有待挖掘。二是改革的攻坚期与就业保障压力加大的矛盾。南京正处在新增劳动力高峰期、国企改革集中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期的“三期”并存时期,就业形势继续呈现出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业弱势群体就会扩大,收入差距就会拉大。三是经济发展加速与生态环境风险加大的矛盾。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供给形成新的需求,对环境带来一定压力;重化工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矛盾冲突仍然明显,城市快速扩张也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四是社会结构转型期带来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的矛盾。社会人口流动、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社会管理缺位等带来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力度有待加大。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我们解决发展中这些不和谐因素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因此,南京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因势利导,化劣势为优势,真正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二、较早提出了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早在2001年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全面审视了南京自身优势和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从城市功能定位的角度,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统一。党的十六大以后,按照中央对江苏的要求,结合南京实际,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及“两步走”战略。在具体的目标体系中,突出强调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指标,努力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更深层次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2004年,市委正式下发了《南京市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富民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集中全市的力量和智慧,把南京建成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和谐。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淘汰和调整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项目,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核减各类开发园区规划面积2.6万公顷,占全市开发园区规划总面积的63.5%。重新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加速发展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软件产业发展水平,2004年,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增长50%以上。近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15%以上,效益同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0亿元,增长17.3%,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27.6%,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是加快富民进程,努力实现利益的和谐。2003年,我们就制定了富民工作意见,把富民作为“两个率先”的核心指标,进一步健全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全力加速富民步伐。2004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3%,城乡群众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2%以上,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劳动保障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4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5万名失业人员失业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新的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从无到有,现在标准为120元。及时修改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办法,新的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提高了15%左右。全面加快了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2004年建设完工15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95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房,储备1000套廉租房。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失业职工、失房居民和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生产生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我们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加强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活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坚持信访联席会议、周三领导干部统一接待日、信访进社区、重点问题领导包干和督查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市、区(县)、街道(镇)和各部门三级多方联动。2004年,仅13个区县和市级机关48个窗口单位就有1710人次参加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全市13个区县128个街镇均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重点抓好村级组织和社区建设,截至2004年底,全市有10%的村和社区居委会达到民主法治示范点标准。我们专门制定了《全面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意见》,围绕组织指挥、源头控制、安全防范、打击惩治、教育管理、检查考核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近几年我市的社会稳定形势、依法治市工作、群众安全感等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刑事发案总量和八类暴力型案件发案数均居全国同类城市较低水平。在不久前公布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京的治安环境名列全国前茅,群众安全感达94.8%,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92.3%,平安南京建设已成为南京的又一品牌。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南京发展战略,充分挖掘整合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城市、农村低保、五保户等困难家庭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全部到位,没有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鼓楼医院南扩等一批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免费开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基地,对广大青少年和各界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目标,弘扬宣传李元龙、周光裕等同志的典型事迹,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市民精神和城市精神。不断推进学习型城市和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在全市营造了终身学习的风气,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睦融洽。

  五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我们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2002年起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强调以规划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山、水、城、林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实行“建筑线”、“绿化线”同步推进,在发展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中优先建设生态环境。按照有利于绿得多、绿得快、绿得好的原则,大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林业。2003--2004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47万亩,是前16年的总和。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5%,人均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同时,从源头杜绝新上项目形成污染,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促进工业园区向生态示范先行区发展,促进大型工业企业向花园工厂转变。下大力气整治水环境,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治理秦淮河,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第三、明确提出构建和谐南京的战略目标,努力从体制机制入手,全方位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市委根据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在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实际,集中群众的智慧,提出了构建和谐南京的战略目标,正在抓紧制定《构建和谐南京行动纲要》。这个总体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科学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体现、城市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协调稳定的格局更加完善。

  科学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有机交融,循环经济、集约经济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导方式,实现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统筹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社会事业发达,科教优势进一步巩固,城市与农村、江南与江北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缩小,全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体现,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市民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挖掘;诚信南京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诚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民精神和城市精神进一步升华,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时期人文环境进一步形成,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满城绿色、生态良好”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山水城林融于一体的环境优势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国内一流的居住和创业城市。

  城市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就是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社会公平与正义充分体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和兼顾,先富群体的活力充分释放,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全面保障,社会均衡发展的格局基本构建,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全市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协调稳定的格局更加完善,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市战略得到切实落实;党的团结和活力显著增强,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有效发挥,村民自治和社区管理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和认同度提高到新的水平,社会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要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的“六个必须”要求,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南京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南京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南京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实现相互促进、全面发展。我们体会到,在实践中,还要因地制宜,遵循三条原则:一是系统原则。以统筹的理念和系统的观点,把构建和谐南京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做到四位一体,整体推进。二是渐进原则。南京正处在加速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构建和谐南京必须坚持统筹谋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三是创新原则。作为东部发达地区一个基础较好的特大型城市,南京应当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争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地方党委,推进和谐南京建设,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一整套促进社会和谐运行的工作机制,发挥引导、调节、矫治作用,及时有效地整合社会各个部分和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

  第一,构建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决贯彻落实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农业三大特色布局体系为支撑,建立更加富有竞争力的生产力发展新体系,构筑城乡协调、南北联动、跨江发展的新格局。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电子、石化等五大产业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产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高端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4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南京的工业成为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全球性的生产加工基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产业名城。着力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与经济发展相同步的社会事业体系,显著提升城市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抓住城市化加速的有利时机,重新整合社会事业的优质资源,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向新区延伸、向郊县拓展。深入实施“绿色南京”战略,重点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以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支持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相应的法规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走循环经济和集约化发展之路,力争到2010年,50%以上的社区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发展的科学工作体系,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

  第二,构建充满活力的动力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形成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市民创造文化的整体合力,全面激发和释放城市的创造活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努力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轮驱动的机制架构。大力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努力在2-3年内培育出50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充分释放民间资本的巨大潜力。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与资源整合,放大南京配置国内外生产要素的能力,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外向型经济由规模扩张主导型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型转变。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基本形成“官产学研”战略联盟格局,推进南京由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由科教资源大市向科教强市转变。充分挖掘南京在国际国内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资源,加快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弘扬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形成创业创新、团结友爱、平等互助、融洽和睦的社会风尚。

  第三,构建社会公平的引导机制。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层面入手,在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起绝大多数群众能够得到较大实惠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使社会各阶层的结构不断趋向合理,使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协调。突出抓好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平台、就业技能培训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就业综合信息平台和鼓励创业政策平台等五大支撑平台建设,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体系,努力使每一个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享有就业机会。进一步建立健全致富城乡居民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通过调整财税体制、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较好地兼顾国家、企业、群众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多与受益少的群体的利益,兼顾社会中先富与后富群体的利益,确保到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000美元的小康节点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着力提高农民享有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度与覆盖面,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三大保险人数扩大到300万人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逐步建立保障群众权益特别是失地农民、失房居民和失业职工权益的长效管理体制,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第四,构建社会稳定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体系,把稳定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领导,给基层以管理社会的更大自主权,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健全社会预警制度,强化“大防控”、“大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超前预警、前瞻决策和先期处置。畅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信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运转高效的应急制度。加大打击惩治力度,建立健全经常性严打、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努力把南京建成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罗志军:不断探索有南京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之路

  市委书记罗志军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专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