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肯尼利触摸“上海温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07:45 东方网-文汇报
  《辛德勒的名单》原小说作者在沪寻觅犹太难民受助旧事

  文/本报记者洪崇恩

  托马斯·肯尼利

  托马斯·肯尼利,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当代作家之一。1982年,肯尼利出版了长篇小说《辛德勒的方舟》。著名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日前,托马斯·肯尼利先生来到上海参加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论坛。可是,就像多年前他在访问欧洲不经意间听到辛德勒的故事一样,此番他在上海突然听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同样是在60多年前,当大批犹太人正在波兰集中营和其他许多地方遭遇深重灾难时,数万犹太人却在遥远的上海找到真正的“方舟”,获得了身心的双重慰藉。

  肯尼利兴奋地喊道:“我写过‘奥斯威辛苦难’。现在,让我们触摸‘上海温馨’!”

  于是,他来到了虹口——一个最能体现这种温馨的地方。

  “摩西会堂”谈历史

  长阳路62号,凹进街口的小院里,一幢三层小楼在它怀里静静地休息。这就是“摩西会堂”——60多年前犹太难民聚居祈祷的场所,如今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一位特殊的讲解员,名叫王发良。这是一位“老虹口”。那时曾亲身和犹太难民共度风雨,今年已是86岁高龄,却依然每天在这里志愿向五洲四海的客人们讲解过去的故事。

  肯尼利第一个要看的是摩西会堂,最想见的是这位中国老人。

  老讲解员以流利的英语讲起那已逝去60多年的一个个章节:

  二战期间,中、东欧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迫害,纷纷逃离家园。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因各种缘故不能或无能接纳犹太难民,唯独上海向犹太难民敞开胸怀。上海各界人士和侨居上海的外籍人士专门成立了“救援委员会”。一些原在虹口居住的“老上海”,不仅腾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还把自己的生活用具借给他们使用……

  得知眼前的这位外国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德勒的方舟》的作者时,王发良老人也感慨万千。他对肯尼利说,我希望你今后再写一本有关上海犹太人的书——告诉全世界:中国也有“辛德勒”;而且,中国还有“上海方舟”!

  “小维也纳”觅旧事

  摩西会堂二楼的一扇窗口旁,有一行小字:“窗口外面,就是犹太人的家”。

  肯尼利走出会堂,沿着长阳路、舟山路、霍山路一带转了一圈,一边探望“犹太人的家”,一边向周围人了解犹太人的“虹口旧事”。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打击与磨难,虽然曾经长途跋涉身心皆疲,但犹太民族不屈不挠、聪明勤奋的特性从未消失。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经营、管理天才和技术工艺专长,在居住地开设面包房、饮料铺、百货店、咖啡屋,兴办学校、教堂、诊所、报纸,甚至屋顶花园、舞厅,把这一带变成了上海繁荣一时的社区商业中心,时称“小维也纳”。

  当听到过去曾有报纸将犹太聚居地称为“小维也纳”的时候,肯尼利特别感兴趣。“Oh,MiniVienna!”(“嗬,‘迷你维也纳’!”)他点着头。

  在霍山路舟山路口,有一座不大的霍山公园。肯尼利走进公园,找到掩蔽在树丛里的“犹太难民纪念碑”。

  在回程的车上,老作家凝重地说,辛德勒救援了其中的1100人,而上海,拯救了2.5万!

  肯尼利行色匆匆。由于时间紧张,他此次未能接触到更多有关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所经历过的事物。

  老作家说,他对此也深表遗憾。不过,他说,仅此“短短一瞥”,也足以使他对“上海温馨”和上海本身产生非常深切的感受。

  “让我把上海印象带回去——我会再来的!”他微笑着。

  “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纪念碑前多了一位瞻仰者。

  本报记者许政泓通讯员林卫平摄
肯尼利触摸“上海温馨”(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