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完科草原上的一棵青杨--德才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5:07 新华网

  走在那村庄的巷道里,想着人们关于这个村庄的几多回忆,想着人们关于这个村庄和一个人的许多故事,也就走进了这个人的生活,走进了他的人生。乃至从那村庄里走出,回望那一片山野和那山坡上傲然矗立着的庄院,以及那房前屋后的一棵棵绿树时,那个人便也像一棵绿树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一片绿荫。他就那么挺立着,使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这个人就是军队复员干部,原青海省玛沁县人武部部长,现任青海省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完科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民兵指导员德才加。

  一个复员军人和一个村支部

  德才加今年已55岁了。他出生的这个村庄原本没有房屋,这里曾是一片大草原。在17岁之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是在这片大草原上度过的。虽然,那时这里已有零星的小土屋,但一年四季,他和父老乡亲以及他们的畜群都要在草原上四处漂泊。一顶帐篷、一口锅、一把茶壶和一条装炒面的口袋就在那草原上随时构成他们的家。后来他参军去了果洛,那是一片更大的草原,有更多的帐篷和牛羊。在从一名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上校军官的近30年里,他感觉自己依然如一个牧人在牧放着什么。其实有几年他作为一个部队牧场的场长,真的牧放过牛羊。那时,他就像一个转场到了很远的草原的牧人。但他已不是牧人,他是一个军人。人们都说部队是个大熔炉,能锻炼人。对此,德才加有更深的体会。尤其,那种团结拼搏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他的人生走向。那种精神一旦成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就会使他具有一种影响一群人的力量。

  在任玛沁县人武部部长的8年时间里,德才加和其他官兵们一道把部队建设成了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国防部表彰的“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老高原先进个人”,凭的就是这种精神。

  1994年,德才加复员回到了老家——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完科村。他回家的初衷原本是侍养年迈的母亲,阖家团圆,安享天年。据说,他当时完全可以做出另一种选择。其时他正年富力强,和驻地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以正团职的资历转业到地方工作也不难,还可以选择一个条件优越的单位任职。但是,他却选择了复员。

  每次探亲回家所看到的一切,强烈地撞击着他的心灵。

  已经过去了30年,但完科村几乎和30年前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新增加的几间小土屋,父老乡亲们依旧过着游牧生活。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尽管村里的人们为改变那种贫困面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已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完科村却依然是那样贫困。多少次,他和村上的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一遍遍地思考着:怎样才能改变完科村的贫困面貌?如果复员回到那里,他说不定会干成一些事。于是,他就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一回到村里,他还没想好该怎么做,乡亲们就找上门来了。拉吾加是一个从县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回到村里的老同志,他希望德才加能带领乡亲们干一番事业。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俄塞也说:“我们的村支书去世了。羊群里不能没有头羊,你就领着大家干吧。”还有很多人也向他表达了这种愿望。

  他看到,老支书去世后,村支部工作已经瘫痪。全村人都在盼着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带领他们往前走。虽然,他无数次地想要为村上做些事,但要让他做村支书时,他却犹豫了。他在部队做过那么多年团职干部,复员了,竟要当一个小小村落的党支部书记,他打心里就没想过。再说,村上有那么多老党员,有的是村支书的人选,他要是当村支书,村民们会怎么看。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使他已没有退路。村上的党员和村民们像是早已商量好了似的,又是一拨一拨地到他家里动员他,又是到镇党委请求。如果再推辞下去,乡亲们的那一股子热情就会遭冷落。如果是那样,他又怎么去实现他的梦想。在群众需要的时候打退堂鼓,无异于当逃兵。他决定挑起村支书这个担子。

  1995年3月,他被正式选举为完科村党支部书记。

  在他主持召开的全村第一次党员大会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在渴望发展上。当他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时,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这副担子不轻。是要发展,但怎么发展呢?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凝聚大家的力量,才有可能干成一些事。他决定先从村级组织建设入手。没有一个好的班子,再好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落到实处。经过全村党员的选举,新一届村支部委员个个年富力强,有闯劲也有干劲。但这还不够,于是他就着手建立了村级共青团组织,民兵组织和妇女组织等6个基层组织。这些组织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互为支撑,团结和凝聚着全村人的心。党支部的核心堡垒地位开始重新确立,人们的思想得到统一。德才加觉得为村上办一些实事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个村支书和一个村庄

  前任村干部们曾经谋划过一件大事,那就是想在村里建一个砖厂 ,但未及实施,老村支书就过世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出路,就又旧话重提。但村里人一听说办砖厂需要上百万元的资金时,又一个个不敢吭声了。他就扔下一句话:“我把家底都搭进去,一旦办砸了,我算头一份。”之后的一些日子里,村里人发现,他整天都在忙砖厂的事,一边跑申请立项。一边争取资金。人们没想到项目很快就批下来了,而且还争取到了60万元的贴息扶贫贷款。他把自己的15万元复员费也都垫进去了。但是还有20多万元的缺口。他正犯难时,村主任提着20多万元现金交到他手上。当村民们得知他把自己的复员费都拿出来办砖厂的消息后,便自发集资,凑齐了缺额的款项。1995年底,砖厂建成投产。1997年收回全部投资。

  这也许是青海边远牧区的一个村子所能干成的最了不起的事了。头两年,砖厂每年安排村里5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那里干活,收入不低,村集体也有了第一笔可观的经济积累。1997年之后,德才加和另外一个人联合承包了砖厂,每年为村上交纳4万元的承包费。除此之外,还承担着全村小学生约8000元的学费、村干部原本由村民们分担的那一部分报酬等。完科村有3000亩耕地,那都是上世纪60年代后陆续开垦的。那里曾经是他们最好的牧场,自开垦成农田之后,世代游牧的完科人不擅耕作,效益可想而知。德才加任村支书之后,对这几千亩由村上集体经营的土地加大投入,提高集约化程度,进行机械耕作。结果,油菜籽大丰收。每年村上仅出售油菜籽一项每户可分到万儿八千的收入。使全村人均纯收入曾一度超过3000元,名列当地农牧区前列。

  完科村曾是同德县第一个通电的牧业村。经过多年运行,线路老化失修,电价高,电压不稳。村上就投资2万元,争取国家投资16万元,对全村农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整改,是同德县率先完成农网改造的行政村之一。

  吃水困难是长期困扰完科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德才加一直惦在心里,而最近的水源也在10公里以外的山沟里。要从那里埋设一条引水管道到村里,需要不少资金,村上拿不出来。他就到县上州上去跑,去争取。2001年,国家投资40多万元的完科村人畜饮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村上组织大家投工投劳,把清亮亮的泉水引到了每家每户。

  在德才加的带领下,随着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落地开花,完科村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地变化。1995年村庄里盖起了第一批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房屋,现在绝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这种新式的房屋。使这个牧人们小小的冬窝子定居点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庄。村上还拿出点钱,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扩建了村小学,改善了村级医疗卫生条件。一些善经营有头脑的村民开始过上了幸福生活,很多人家里还通了电话。

  但也有很多人虽然住房条件大为改善,日子却依然过得十分艰辛,村上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户。虽然,这些年德才加下了很大功夫,解决贫困问题,甚至经常自己解囊相助,生病了帮着治病,缺粮少衣了就送去面粉和衣物。但这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那些贫困户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和贫困程度之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它需要长期奋斗。

  完科村是附近4个乡镇通往县城的必经之地,近些年已形成一个小型集市,很多的畜产品都在这里交易。德才加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地域优势。于是,他就想在村边的十字路口建一个小有规模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使完科村成为这一带的畜产品集散地,以此带动村里的第三产业,为村民开辟一条可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采访时,德才加带我们去看他梦中的市场。有两条公路打那里穿过,路边已开着10多家小店铺。旁边三角地带里有一片空地,德才加指着那片空地说:“市场就建在这里。”看那样子,这个市场离完科村好像已经不远,就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一群牧人和一棵青杨

  完科村虽然有几千亩耕地,其实却是个牧业村。而且,随着国家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已有1500亩地退了耕,剩下的1500亩地迟早也会重新长出牧草。一想到,完科村的几千亩耕地竟与国家发展战略工程也有关系,德才加就对以后的完科村满怀希望。

  现在流行讲产业。完科村的产业基础就是牛羊和草原。虽然,站在村头望去,你既看不到成群的牛羊,也看不到无边无际的牧场,但完科的村民却百分之百的都是牧民。草原和牛羊依然是他们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虽然,走在村巷中打量那个村庄时,它和许多农村的那些村庄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那些红砖蓝玻璃的映衬,它还透着几分洋气。但只要你踏进那些小院落,见过住在里面的主人,你就会闻到草原和畜群的味道。虽然,帐篷换成了房屋,但草原和畜群却依旧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家园。在完科村采访的那几天里,已变成村民的那些牧人讲得最多的还是草原和牛羊。尤其是那片叫泽科滩的夏季牧场。那天下午,一群人围坐在完科村挂满锦旗和奖状的会议室里向我们描述那片美丽的草原。说那里四面环山,水草肥美。

  但是,那片草场却已不再属于他们。自从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迁徙至此,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那里一直是他们的夏季草场。但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草原纷争之后,随着勘界工作的结束,他们永远的失去了那片草原。自从失去那片草原之后,他们就像忘怀了所有的牧歌。

  为那片草原,德才加几乎跑断了双腿,甚至险些丢掉生命。那年他带了两个人去北京反映情况,住的时间长,每天饮食没有规律,又累,他的老毛病发作,胃部出血,而他却在一个星期之后才发现。当同伴看着他脸色一天天变黄,走路上楼梯越来越感觉吃力后,强行送往医院检查时,他被医生告知,身上的血液已所剩不多。所幸的是还来得及补救,如果再晚去一两日,他那条命就难以保全了。

  但是,关于那片草原,一切都已成为事实。勘界事大,完科村只能服从大局。德才加付出那么多心血所能挽回的也只是从其他地方划过来的7万多亩草场,牧民们想不通,德才加又回过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终于没酿成新的纠纷。牧民们虽然有失去草原的痛,但他们不能不支持德才加,他已经尽了全力。他们目睹了他为此呕心沥血的整个过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很多牧民的口径都是一致的,他们说,从此我们再不会有草山纠纷了。

  但是,更不幸的事发生了。自打1999年起,完科草原已经连续四年严重干旱,天上的太阳越来越烈,风也越刮越大,而雨却总是下不下来。加上近20年来,大部分草原过牧严重,使整个草原出现了退化和沙化。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牧草了。很多牧户已没有了自己的牛羊。人均纯收入曾经超过3000元的完科村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100来户的村子已有40%的牧户重新成了贫困户。面对挂在村办公室的那些由省上、州上和县上颁发的“全省基层党支部标兵”、“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文明村”等几十块奖牌奖状,德才加觉得心中有愧。尽管已经脱下了军装,但他一直以为自己依然是一名军人。军人是什么?对他而言,对现在的他而言,军人就是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去攻克贫困。是的,他本可以过自己安稳的日子,但他已经无法置身完科之外拥有安稳了,某种意义上说,完科的安稳才是他永久的安稳。

  怎么办?除了兴办经济实体开辟增收渠道之外,也只有在那些草原上下力气了。干旱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但干旱却与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他就带领大家一边搞围栏等草原基础建设,一边引导牧户减少牲畜存栏,减轻草场压力。同时,鼓励牧户搞种草养畜,用限牧、休牧的方式保护草原。还带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绿树。完科村以前只有一户人家里种有12棵树,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绿树成荫了。

  近几年,德才加的身体状况日益见差。一些老毛病拖成了重病,一些新毛病也开始出现。他好像每天都在打针吃药,许多事情上已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了。前年,他正式向镇党委提出辞呈,并帮助选举产生了新的党支部。村里人得知后,便到镇上请求,说他们不能没有德才加,他们需要他继续带领大家去攻克贫困。无奈,他只好又一次向完科村让步,成为村党支部的副书记,继续操心着村上的事情。

  就在这一年,完科村又一次遭遇特大干旱,农业歉收不说,还有2400多头(只)牛羊因缺草而死去。全村52户牧户返贫,其中30户没到年底就揭不开锅了。德才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是县上州上地跑,最后从省民政厅落实了5吨面粉,才算让这些受灾户过了个安稳年。

  由于让贤成了副书记,德才加本可以少操点心,养养病,多花点时间照顾年迈的母亲了,但他还是闲不住。开春后,他发现地里的墒情不错,就动员、组织村民抢墒播种,结果适逢风调雨顺,青稞、油菜全面丰收,加之畜牧业生产的恢复,全村人均收入终于恢复性地增长到了1714.93元。

  德才加感觉到如果水的问题不解决,完科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引水灌溉,种草养畜,变以牧为主为以养为主,搞多种经营,是他为完科村设计的一条新的出路。他为这个设想兴奋不已,一连几天几夜废寝忘食,伏案疾书,终于拿出了事关完科村今后发展的三个报告:《请求扩建完科村人畜饮水管道工程的报告》、《请求建设完科村集贸市场的报告》、《请求建设完科村温棚蔬菜基地的报告》。这三件事的实施,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目前的人畜饮水状况,还可以将4000亩旱地全部变成水浇地,分流部分劳力进入市场经商做生意,组织部分牧户种植温棚蔬菜,从而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德才加说:“我还要为这三件事的最终落实做最后的努力”。

  今年,德才加看上去确实病得不轻。年初采访时他刚刚从兰州军区总医院看病回来,人瘦了一圈不说,精神也明显地不如往年。但这个军人出身的汉子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在完科村的那几天里,记者先后走访了10余户人家,曾和许多村民作过深入的交谈。他们都夸赞德才加是他们的好书记,说如果没有德才加,完科村牧民的日子就会更加艰难。虽然,现在他们大部分人还没有脱离贫困,很多人家里还很穷,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尚在,而且,他们还有德才加,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离开完科村前,和德才加又一次走过那村中的小土巷,从那巷道里总会望见一棵棵青杨正萌生绿叶。那一刻里,我们就像望见了希望。德才加也许就是完科村的一棵青杨。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