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你怎样看待记者的采访要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05:40 中国青年报

  85%的人觉得“无偿配合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56%的人认为“涉及专业知识或知识产权的采访应该付费”

  2005年2月下旬,老艺术家孙道临给想要采访他的《羊城晚报》记者出了一个难题:采访要付费。这句话立刻引起广泛的讨论乃至争议。几天后,孙道临再次出面澄清误会,他解
释说:他只对某些涉及知识产权的采访提出付费要求,并不是对所有的采访都要求付费。

  孙道临的解释把更深层次的问题抛给了关注这件事的媒体和公众,大家开始追问,什么类型的采访可以付费?对什么人应该付费?3月2日至3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此问题电话访问了它在全国的300名读者,有291人提供了他们的看法。

  69.8%的读者明确反对索要采访费的做法,并且认为“这影响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有30.2%的被访者说“这可能是一种趋势”。

  作为普通人,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大家都是怎么看的呢?46%的读者表示这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毕竟“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也有15.5%的人认为采访“对我有益,可以借此机会反映一些问题”。总的看来,乐意接受采访的人占了61.5%。与此相反,选择“谨慎一点好,我的意见不能随便说”的公众占18.6%,明确表示采访“很烦,占用我的时间精力”的人只有1.4%。从多数公众对采访的欢迎态度和理由可以看出,与普通公众相比,媒体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正如上海《东方早报》的张先生所说:“被采访对象向新闻界要钱这种现象在中国基本没有市场。大多数情况是被采访人需要新闻界,而新闻界不一定需要他。”

  讨论到“采访应该有偿还是无偿”时,读者的回答也基本是一边倒:60.5%的公众支持“应该无偿”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说两句话也要钱”不值得推崇。

  与公众的观点不同的是,专家和业内人士多对个人索酬这一现象持包容态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李希光说:“被采访者个人有权提出任何要求,这是他的自由,也是他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他可以选择说或者不说。”中新社的徐先生也称:“现在媒体除了社会效益以外,也带有盈利的商业性质,那么,被采访者就有要求付费的权利。”

  与对受访者索酬权利的认可形成区别的是,这些业内人士对媒体是否应该付酬的问题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李希光是“支票簿新闻”的坚决反对者。在3月1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非常坚定地认为:“别人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记者坚决不能付费。这是新闻学的基本道德,属于新闻学中最小儿科的问题。国外的主流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都是禁止付费采访的。只有一些黄色小报会出钱去购买别人的照片或隐私。”

  采访中,李希光反复强调了禁止付费采访的原因。“接受钱的人可能为了满足记者需求,提供记者想要的东西。而记者想要的东西不一定代表了事实的真相。与有偿新闻一样,记者向采访者付钱同企业向记者付钱、记者索要报酬等是同样性质的,都是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

  《东方早报》的记者张先生持相反的观点:“采访付费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新闻采访也有市场价值规律,也要强调物有所值。”他还谈到,对于付酬的新闻线索应该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要看他提供的新闻值不值这个价,还要看他的名气,他的人值不值这个价。在西方媒体,这是很普遍的。当媒体对受访者付了钱,你就只能给我提供独家新闻。”最后张先生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绝不代表他们报社。

  中央电视台的郭女士也承认,他们了解的海外同行基本上是新闻商业化运作,付费采访是很常见的。“我们也许应该转变观念,新闻本身就是产品,我们的媒体就是靠卖新闻挣钱,给提供信息的人付一些费用也是正常的。国内的一些媒体,比如体育、娱乐方面的专业媒体已经在这样做了。”

  中新社的徐先生也谈到,在国外买卖新闻就是合法的。他们可以花钱买,但是我们不能卖,尤其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新闻,卖了就是犯法。

  这次调查也发现,读者对自己面对媒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清楚的。88%的人表示自己“有权选择是否接受采访和接受哪类采访”,88%的人认同“政府官员必须无偿接受新闻媒体监督”,85%的人觉得“无偿配合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此外,多数公众对于有偿新闻的负面影响表示了担心,68%的人认为“有偿采访会导致虚假新闻的增加”。

  在承认自己有无偿配合媒体监督义务的同时,56%的公众认为“涉及专业知识或知识产权的采访应该付费”。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实施,执行时间为2005年3月2日至3月3日,共随机访问全国31个省区市的读者291人。其中,男性占56.6%,女性占16.8%;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2.9%;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者占50.3%。

  作者:本报记者 成梅 实习生 罗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