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建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1:46 东南快报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集美大学副校长苏文金建议,在福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国家战略通道,有利于密切两岸经济与文化交流,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福建面对的台湾海峡是世界货运主航道,该航道是世界货物运输最为繁忙的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福建地处经济最为发达的两大三角洲的接合部,与台湾
省隔海相望,又与港澳东南亚毗邻,深水良港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据初步调查,福建省待开发的大型深水岸线有42公里、26处岸段可建2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0个以上,其中5处岸段可建5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泊位,大型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为世界少有。

  苏文金表示,在福建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地理上,台湾与福建关系最为接近;在人文上,台湾居民绝大多数为福建移民;历史上两地很早就开始贸易往来。两岸之间具有深厚的血缘、亲缘、地缘、商缘的关系。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今日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

  正在北京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将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倍受关注的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将在会上首次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说明。

  第二次全体会议还将表决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表决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

  全体会议后,各代表团将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

  “两会”新闻中心发布的消息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六个代表团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将对记者开放。

  报告解读

  关注五项安全 彰显生命至上

  细读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2005年工作安排时,对五项安全的关注彰显着一个共同的理念:生命至上。饮用水安全

  代表点评:李留恩代表说,饮用水是否安全和百姓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总理在报告中说,“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语言简单朴实,一下子就和老百姓的心贴在了一起。食品安全

  代表点评:张宗清代表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政府工作报告说要抓好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是顺乎民意的。药品安全

  代表点评:刘明华代表说,在我国,群众由于习惯性原因,使用药品比较随意。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抓好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体现了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安全

  代表点评:马正其代表说,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让老百姓防不胜防。总理在报告中讲到要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这让我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生产安全

  代表点评:郭向东代表说,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不仅是企业发展、职工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因为群众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四委员畅谈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2030年我国用水有望零增长

  就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昨天下午,四位政协委员畅谈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和前景。

  城乡建筑99%高耗能

  郑一军委员说,目前我国既有的城乡建筑总量大约有400亿平方米,其中99%左右都是一些高耗能的建筑。我国的采暖用能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三倍。但是对于建筑用能的这种浪费状况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

  郑一军委员说,要扭转这种耗能现状,至少要加强两项工作,即强化约束机制——尽快修改节约能源法,使其更具操作性;加快现行的供热体制改革——把供热消费真正跟居民的利益挂起钩来。

  “节约型社会”内涵广泛

  叶青委员认为,所谓“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以尽少的资源消耗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用最少的物质消耗来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和“勤俭建国”相比,从内涵上来讲更广泛,它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的战略。

  2030年用水零增长

  索丽生委员介绍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2.8万亿立方米,受开发利用、洪水再加上生态需要的制约,实际能利用的水资源大概是八九千多亿立方米。

  索丽生委员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大概达到最高峰,通过采用节水型社会各种措施后,届时我国用水量将会趋于零增长。

  发展循环经济

  叶文虎委员认为,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起着一种主导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政府以及它的职能部门,要加深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历史地位与作用;政府应该制定或者把现有的一些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则加以修改,使它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政府要着力培养、形成新的产业部门,使得物质流动循环起来;政府应着力培育、扶持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要组织和引导企业和公众,自觉有序地参与到循环经济里来。(来源:综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