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行界高层:国有银行改革时间表不会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3:55 华夏经纬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顾钱江王卫平徐宜军)不久前的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特大票据诈骗案,以及去年曝光的多起银行弊案,使人们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产生了疑问。中国会因此推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吗?

  来自银行界高层的答案是否定的。学术界认为,银行改革已属“背水一战”,实际上也没有时间可以推迟了。

  “中行、建行改革试点一年多来,进展基本顺利,符合我们的预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郭树清说,“中国仍将按照原定计划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7日也表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距离发行上市“并不太远了”。他说,国有银行改革的选择将“一行一策”。在中行和建行改革取得进展和适当经验的基础上,会继续推进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具体方案将“择机出台”。

  按照中国的设想,计划色彩曾经非常浓厚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逐步“脱胎换骨”变成真正实行公司治理的股份制银行。

  今年1月上旬,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负责人高山等突然失踪,数亿元资金亦不知去向。中行随后证实,这是一起涉及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此案是近年来建行、工行等国有银行不断传出的弊案的最新例子。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管理算比较好的,但为什么仍然传出大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秦池江分析说,“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对基层的管理和考核不到位,对他们缺乏激励、约束,一部分人便利用改革过渡时期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或控制力达不到的地方,进行违规经营,甚至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高山案”发生在正积极进行改革试点的中国银行,的确令人吃惊。但郭树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完全是“坏事”。“这个案件的曝光,恰恰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改革的推进,使弊案隐藏不下去了;如果不改革,可能隐藏得更久。”

  郭树清说,弊案的出现进一步提醒中国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加快市场转轨的话,这类问题会更多,更大。同时,它也暴露出国有银行的薄弱环节,有助于下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他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去年中行和建行专门设立了风险监控机构,实施了对市场、信用、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推行问责,中行处理了近2万人,建行处理了4万人。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针对目前的情况,最近银监会已向所有商业银行提出了13条具体意见来防范操作风险,并且将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工作进行严密的跟踪检查。“银监会有信心,也有办法来纠正当前存在的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的情况,把中国银行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全面建设好。”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银行业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不良贷款比例高,资本金不足,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直至2003年底,中国决定先对中行和建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它们补充资本金,此举震动中外。

  股改试点一年来,中行、建行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并开始发挥作用,财务可持续能力得到改善。去年12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这两家银行的股改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

  这次会议提出了中行、建行下一步改革的五个重点: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完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全员素质。这表明,股改试点的重心将转移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上来,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郭树清透露,两家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已到“最关键阶段”。工行和农行的注资方案,也在研究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能停顿的重要原因是,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之前,如果不能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四大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它们将受到巨大冲击,也将延缓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因此,温家宝总理称这场改革是“背水一战”。

  秦池江代表强调,外汇注资和股份公司挂牌并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未来的上市也不是最终目的,转换经营机制才是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既要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试点,也要让‘速度服从质量’,否则,人工催熟的果子是不会甜的。”(来源:华夏经纬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