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982座水库盈利能力不足 病险水库成为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2:00 时代信报

  我市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修建的众多水库,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制度不合理,工程收取水费难,如今多半处于“有人用无人管、有人用无人修”的状态;急需修缮的982座病险水库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普遍盈利能力不足,融资乏力,市县两级配套资金面临窘境。

  主城水库九成有“病”

  3月4日,在重庆市水利局水利处一个相当杂乱的办公室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易星风趣地告诉记者,他成了市水利局的“作家”,每年他都要为各部门写大量的文章。

  易星是重庆市水利局具体负责病险水库修缮管理的人士,他最近忙于给政协人大代表回复提案、议案。每个“两会” 代表的提案都由他负责书面答复,然后报局领导签字。

  2004年初,有三个“两会”代表提交病险水库方面的提案,而在今年元月重庆市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关注我市病险水库的修缮难题的代表上升到13位,每一个提案几乎都希望市水利局将其相关的水库作为市水利部门资金投放的重点。

  越来越多的“两会”代表关注区县的病险水库是有原因的。

  据了解,病险水库并不只是在农村。主城区共有6座中型水库,库容均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分别是渝北的新桥、两岔水库;巴南的南彭、下涧口水库和北碚的胜天、海底沟水库。除新桥水库已摘掉“病帽”外,其余的均“疾病”缠身— ——有的水库坝身高度不够,有的坝体开裂、渗漏,有的放水设施老化等。据市水利局水利处刘副处长透露,这5座水库的“ 病史”至少有10年。

  涪陵李渡一张姓农民告诉记者,当初他曾经参与老家水库的修建。他说,那完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几百农民同时参与到水库的修建中,但是当时基本没有什么技术方面的指导,多是土法上马,加上工期较紧,难有科学依据。

  调查发现,涪陵区现有的145座骨干水利工程,大都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当时政策、投资、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等历史条件的限制,多数工程没有按照基建程序操作,而是采用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组织群众进行突击性修建,因此,该时期建设的大部分工程留下了许多质量隐患,加上运行多年,年久失修,病害十分严重。根据200 3年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果,涪陵140座二、三类坝有80%属于病险水库,急需修缮加固。

  病险水库成为鸡肋

  这些病险水库被视为区县领导仕途的“定时炸弹”,涪陵区某知情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市大量年久失修的病险水库已经成为官员们眼中的鸡肋。

  这不是某一个区的问题。在我市的40个区县,病险水库问题已经相当突出。来自市水利局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市现有水利工程18.4万处,有2753座水库,水库总容量达到了41亿立方米。但是由于大都修建于上世纪的50-7 0年代,工程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加之维护资金长期不足,经过30-40年的运行,不少水库年久失修,病险情况十分严重。

  市水利局有关官员称,1998年全国发生特大洪灾后,根据水利部要求,重庆对全市水库进行“把脉”,当时发现属于严重病险的三类坝水库(水库大坝存在险情的水库)有1485座,占水库总量的54%,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这1 485座病险水库涉及下游10个县城、400多个场镇、500多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到去年年底,我市利用中央补助和地方资金对其中的503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全市三类坝病险水库数量从1485座下降到了982座,这982 座病险水库迫切需要“对症下药”。

  “分布在各区县的病险水库常常让当地的行政长官睡不好觉。”易星告诉记者,安全责任的强化和病险水库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让区县的主要领导的神经相当紧张。为了安全,大量的病险水库无法按设计要求蓄水,有的水库甚至空库度汛,每年减少蓄水量4.3亿立方米,影响有效灌溉面积123万亩,造成农业经济损失7亿元左右。

  21亿“药”费缺口难填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要求,到2010年前必须完成全市所有病险水库的整治,然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却是困难重重。其中目前最大问题是资金困难,特别是地方的配套资金到位不足。市水利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全市982座病险水库2010年完成整治,需要投入资金27.59亿元,目前全市有142座水库纳入了国家计划,争取到中央支持解决的6.34亿元;但其余840座水库治理需要资金18亿元,再加上地方为中央支持的资金配套3.25亿元,需市里和区县解决的资金高达21.25亿元。

  而这21亿元对我市的区县财政而言并不轻松。

  同样以涪陵为例,2004年5月,该区规划在2004年—2010年整治病险水库128座,计划投资3.3亿元,改扩建13座水库渠道,投资5337万元,新建水库5座,投资7.4亿元。整治山平塘5224口,投资1.8亿元。该规划总投资高达9.8亿元,但是目前涪陵每年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仅97万元。

  配套资金严重不足

  按照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共同研究的市及区县配套资金分担办法,国家级贫困、省级贫困和一般区县市由市级承担的配套资金比例分别为50%、30%、20%,其余由区县配套。2003年的情况是,市、区县两级的病险水库资金到位率为4.25%。由于配套资金到位差,不少工程只完成了主体工程的除险加固,而安全监测设施、管理设施等配套工程则无法完成。

  从2005年开始,重庆纳入中央补助投资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有110座,总投资9.59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6.34亿元,需要地方配套3.25亿元,也就是说单是这110座水库,今后六年平均每年需要地方配套0.54亿元。而全市未列入中央补助的三类坝病险水库有840座,按照国家2010年全部完成的要求,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各需要投入资金1.5亿元。但是由于区县财政状况普遍不好,现在每年用于水库除险加固的资金约为4000万元,市级财政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今年用于病险水库的资金只有2500万元。这样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在2010年完成病险水库全部销号的目标。

  有关人士指出,配套资金的严重不足,将影响中央财政对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支持。

  资金运转难以为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全市的2753座水库,98%为区县管理的小型水库。而这些水库主要是公益性效益,经营收入通常很少。区县财政对水库正常运行、维护的投入也少得可怜,根本不能满足水库正常运行、维护的需要。

  市水利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的水库管理单位的运转大都比较困难,全市水库管理单位人均工资仅30 0元左右,还不够请一个保姆。水库管理单位职工的低收入必然造成其从业者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不少水库管理人员甚至在水库出现安全隐患时也不知道上报。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大都外出,各区县的水库要雇到管理人员已经很不容易,因此区县有的水库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某些水库甚至连多年来少得可怜的承包费都没有收齐。

  按照当地农民的话说,病险水库已经成了不下蛋的老母鸡。调查发现,有的中型水库每年的收入也只有8万元左右,基本只够相关管理人员的人头费用。

  由于当初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制度不合理,工程收取水费难,我市大多数水利工程处于“有人用无人管、有人用无人修”的状态。

  银行不愿提供贷款

  从病险水库的修缮可以看出银行在目前区县投资方面所起的核心作用。

  “谁敢再给病险水库贷款呢?”市农业银行的孟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是近年投资的水库,只要没有规划能发电,这些水库连银行贷款的利息偿还都有困难,所以金融机构一般很难给病险水库的加固除险提供融资服务。

  水库的收益相当低,投资后银行很难收回投资本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再贷款给上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水库。除去银行贷款,病险水库的惟一资金来源只能是财政拨款。

  区县财政难以负担

  “一旦要区县财政出资的时候,这些地方财政的窘迫就显露无疑。”浙江到重庆来投资的单先生告诉记者,尽管近年来,各区县大打招商引资牌,拉动了当地GDP的快速增长,但是区县实际可支配的财政收入并没有随着GDP的大增而同比增长。从区县财政投入到病险水库的修缮就可以明显看出,实际上重庆市的投资热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区县财政的窘迫现状,部分区县的GDP增长对其地方财政状况的改善并没有明显效果。

  在投资狂潮中,部分企业利用各县急于引进外来投资的心态,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大量土地而不进行实业投资,而是直接或变相倒卖土地以获取巨额利润,或者大量的利润实际上并没有通过税收流入地方的财政账簿。

  同时,由于外来投资总量较小,而招商引资工作是考核区县领导的硬性指标,造成不少区县招商引资并没有以税收增加作为一个考核指标。首先,区县在原定的产业布局和规划难以实现,往往是“来者不拒”地散乱引资。其次,缺乏对项目产业带动性的考虑,没有仔细测算比较财政让利与企业远期贡献相比是否合算。

  显然,区县财政状况的普遍不近人意已经显示出区县投资的泡沫成分。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将20多亿元投入到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中去,还有待强硬的措施来保证地方财政向公益投资倾斜。(信报记者李星辰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