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捂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6:26 新民晚报 | ||||||||
——两会代表、委员“把脉”消费市场 春节前,成都市民于亚志被单位评为“突出贡献者”,奖金5000元。然而,他既没有给老婆和孩子买新衣服,也没有换掉家里的那台老电视机,而是一分不动地存进了银行。于亚志说,“孩子上大学,老母亲又体弱多病,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钱,现在多存点钱才放心。”于亚志的谨慎,是当前大多数老百姓消费信心不强的一个缩影。
是谁捂住了百姓的“钱袋子”? “无底洞”——被动消费降低消费信心 “近年来,一些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快步进行,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改革的不完善,医疗、养老、教育等被动消费项目给人以‘无底洞’的感觉。”四川代表纪尽善说,“这动摇了人们消费预期,降低了消费信心,成为阻碍扩大消费的‘死结’。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圣明代表说,计划经济年代,消费率的高低是跟投资率成正比的。就我国国情来说,消费主要依赖于中低收入群体。但是,老百姓无法估计未来养老、看病到底需要多少钱。心里没有底线,当然不敢消费。 医疗费用奇高也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据调查,四川省有40%的人全年没有去过医院看病,但其中仅有9.3%的人是“没生过病”,其余的皆为“看不起病”或选择“到药店买药”。天津市卫生局局长张愈代表说:“一盒药,中间经过无数道的回扣、盘剥,拿到消费者手上,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这能不抑制消费吗!” “怪圈”——越改革花钱越多 一些代表形象地将教育、医疗、社保比喻为抑制消费的“三座大山”。他们认为,一些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偏差,使本应由政府承担改革成本的社会公共产品服务被推向市场,消费者难以承受,某些领域甚至给人以“越改革花钱越多”的感觉。多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赢利与非赢利医疗机构的分离,国家投资不少。据调查,仅2002年国家拨款就达250多亿元投入非赢利医院,可还是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又回到靠药品利润支撑的老路上。结果是改革年年出新招,又是招标,又是降价,但实惠没有落到百姓身上。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易敏利代表说,由于政府公共投入长期不足,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先天贫血”,教育产业化在不经意间被不适当地引入到这一领域,学费也翻番地往上涨。高等教育费用涨得更厉害,一些贫困家庭甚至“一人上学,全家吃糠”。 再说保险,其险种设计也是利益驱动式的。许多保险公司只青睐年轻人,因为他们收入高,收入稳定,风险小;却排斥55岁以上的人投保,嫌他们年纪大,体弱病多,风险大。一位大学教授向记者反映,他的老父亲80多岁,钱攒着不敢花,说要“保命”。于是,他就去给父亲买保险,可走了几家保险公司,一听说这么大年纪,就没一家肯保的。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王裕国教授说,政府应该承担这些改革的成本,而不是让社会和百姓承担。 “突破口”——保障低收人群生活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代表们认为,这些说到了扩大消费的“难点”上,而一旦打通部分领域改革的阻碍,营造出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氛围,就有可能出现消费全面复苏的局面。 贵州代表李万禄说,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应该是“突破口”。一方面,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更强烈;另一方面,这一群体有着极强的社会示范效应。如果保障了这部分处于社会底层人群的衣食、医疗、教育、居住等底线,人们的消费信心就会大增。 一些代表还建议,应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与就学问题,实行优惠政策。比如购房方面,能否考虑实行银行“差别利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施不同贷款利率,从而鼓励低收入者买房。 新华社记者丛峰 陈芳 谭浩(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2004年我国消费率已下降至53.6%,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在上年下降的基础上又回落了1.9个百分点;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8.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31个百分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