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非公36条”给甘肃带来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4:16 新华网甘肃频道

  【引子】就在社会各界尤其是非公经济人士热议不久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之时,国内某媒体3月8日刊登了一条消息:中国首条由民间、地方共同筹资参与、投资概算7.5亿元的合资铁路——长双烟铁路(长春-双阳-烟筒山)和另一条总投资5.65亿元的合资铁路——宇辉铁路(靖宇-辉南)将分别于今年5月、8月开工建设,这两条铁路的开工,意味着非公资本开始参股铁路建设,国家铁道部独家修建铁路“一统天下”的体制将随之打破。

  这条消息在众多的非公经济人士中间引起了不小震动。此前,被普遍看作替非公经济“正身正名”的《若干意见》已由新华社于2月24日全文播发,昔日倍感“低人一等”的私营企业主或民营企业家们庆幸自己的腰杆终于能够越挺越直了。“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或领域,也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这一民间俗称“非公36条”的新政让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实体的当家人从此站在了与其他经济主体相同的政策起跑线上,他们的震动和欢欣鼓舞理所当然。

  “现实变化比人为预期来得快”,甘肃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话表明了他的吃惊,“意见中刚刚写进了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明确条文,这则关于国内首条合资铁路即将开建的消息就已见诸报端。”

  甘肃的现实是,由于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大量存在,禹禹而行的非公经济已成为“掣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根源之一。非公经济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极低,年均递增速度还处在1%以下的水平上。人们关注的目光在于,在“非公经济发展即将迎来一场革命”的呐喊之下,“非公36条”究竟会给甘肃带来什么﹖

  陇原非公经济“两小一慢”

  “甘肃非公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几年在1/4左右徘徊,两小一慢是非公经济的主要特征。”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鸿宇曾对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李鸿宇所说的“两小一慢”是指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以2004年为例,甘肃非公经济共实现经济总量400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而这一指标在陕西、四川、河南等省份已占到40%左右,在辽宁、福建已占到50%,在浙江则更是超过了70%。另根据一项权威排序,在2268户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的全国工商联会员企业中,甘肃入围企业只有17户,所占比重仅为0.7%,甘肃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

  3月2日,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聂华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伴随乡镇企业的兴起,甘肃非公经济首先在一些具备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交通便利的农村迈出了第一步,小商品、小商贸、小加工、小建筑队、长途贩运等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最初表现形式。发展到目前,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农村企业已占总户数的70%以上乡镇企业中有97%已为各种非公有制成分所占据。“不过甘肃非公经济一开始就因原始资本积累不足而为日后发展埋下了不利的伏笔”。聂华林说,这几乎是所有非公企业,特别是西部非公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花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干个体经营,因此当初曾有‘一元钱老板’的说法。”

  省经委副主任朱宏3月4日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甘肃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资料,其中表明:尽管2004年全省个体工商户户数、人数及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比上年增幅均超过了27%,但在绝对量上,三者分别是34.17万户、63.4万人和364.22亿元,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缓慢的现实仍未得到多大转变。

  “甘肃近几年的经济都是以超过9%以上的速度递增,而2001-2004年,全省非公经济的递增速度年均不到一个百分点。”对于非公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十分有限的拉动作用”,省内某经济专家深表忧虑。

  “这个春天的最好礼物”带来福音

  由于总数达36条的《若干意见》从市场准入、金融支持、政府服务、产权保护、引导监管等诸方面为中国的民(私)营经济正名正身,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备受歧视的情况“从政治上加以解决”,这则意见被非公经济人士称之为“这个春天的最好礼物”。

  “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再也不是被人瞧不起的小打小闹的散兵游勇!”谈及此事,一民营企业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另一位私营建筑公司老板说到自己的公司挂靠另一家国有企业时连称“没有办法”。“公司虽然可以独立承接一些工程,但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如同铜墙铁壁一样无懈可击”,他称,“那怕你是最富的和尚,也得借别人一座庙为你遮风挡雨才能生存。”

  这种局面将随“非公36条”的出台逐步予以打破。《若干意见》针对非公经济所受各种无形壁垒限制的现实,放宽了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非公企业在与外资等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电力、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或供水、供暖、供热、公共交通等共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军工、国企重组等方向进行投资,非公企业从此可以在几乎包括各行各业在内的领域内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甘肃政法大学一位法学专家说:“这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加以明确,非公经济实体所有者所得到的心理安抚难以形容。”

  面对日见起色的发展态势,怀有欣喜之心的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产业见长的资源大省,甘肃将会在哪些领域迎来非公经济发展的春天?

  “甘肃非公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方向仍将以传统的优势产业为主。不过,因石油、有机化工行业对资金的要求量非常大,短期内非公资本在这些领域难有大的动作。而对资金要求相对较低的轻纺、食品、服务业等领域可能是一个重点方向”。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安江林教授认为,非公资本应该在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毕竟,占工业经济70%的重工业囊括了甘肃传统优势产业的绝大多数,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民营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创造了便利条件。”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甘肃50万国企下岗职工中,70%为各类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所吸纳。而在一年多前,杨志明副省长在出席25户国有工业企业移交地方管理的签字仪式时就明确宣布,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深化国企改革的三项主要任务,“国有中小企业要转入非公经济发展轨道”,非公资本可以参与国企重组的政策自那时起就已日渐明朗。

  专家预计,随着省上有关配套《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陆续出台,甘肃非公经济发展将会逐步改变在某一产业高度集中的格局(如房地产业,非公经济成分已达60%以上),进而向矿产、石化、电子、中医(藏)药、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以及与淀粉、草业等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流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流转。私营、民营企业届时将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上与外企、国企平等竞争,攻城掠地。

  祛除“症结”呼唤现实之举

  3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布了由全省4000多家非公企业对14个市、州政府和39家省属职能部门绩效评价的结果。这次评议通过1.8万份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报告采用60多个指标,分别就各市、州政府和省属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职能履行、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等进行了测评,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首例。

  “此举主要在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职能,意在为非公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位参与该项工作的政府官员坦称,“但任务很重,很棘手”。

  参照《若干意见》,这一活动与意见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有关内容殊途同归,甘肃此举可谓在全国吃了“第一次螃蟹”。聂华林就此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头,在接下来需要制定的配套细则中,应着力体现现实的可操作性。“任何政策最终要靠各级地方政府贯彻执行,相对于甘肃非公经济的诸多顽症,仅由企业一方搞几次评议还远远不够。”

  记者了解到,投资环境不理想是甘肃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深有感触的问题之一,而融资难则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许多非公经济人士为此常年奔走呼告,但均无良策,收效甚微。

  如《若干意见》所述,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等都是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的必要手段,但专家认为,这些手段决不是也不应只是政府方面的单一行为。“这里有一个政府如何创新服务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企业如何构筑诚信、合法经营的问题。”

  记者3月4日从省非公办了解到的情况是,至2004年年底,甘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已发展到46家,累计为563户企业担保资金15.5亿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根据兰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徐创风的一项早期调研,在全省非公有企业技改资金缺口达70%的同时,“非公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差又是造成银行捂紧钱袋的重要原因”。

  身兼兰州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所长、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公司总经理范多旺教授述说了自己的切身感受。1999年,成立一年的大成公司因资金短缺几乎陷入停顿的边缘,最后依靠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得到了100万元的国家“科技型中下企业创新基金”资助,公司才得以摆脱困境。“关键要有过人的技术,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诚信”,范多旺说:“政府总不会仁慈到白白地向一个信不过的企业给钱!”

  影响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其它症结还表现在:产业分布不合理,高科技民营企业偏少;企业势单力薄,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小富即安,自身管理水平较差;投资渠道狭窄,知名品牌少,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等等。

  聂华林直言,在一系列的“症结”中,人才问题将是制约非公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根据一项调查,目前全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员工的学历普遍以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主,其次是职高、中专、大专,大学本科毕业的寥寥无几,同时成长型企业有本科以上学历高层管理人员的只有40%。而在甘肃37.8万户中小企业中,大约50%左右的非公经济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60%的企业信用等级处在AA级以下。

  有观点从私营、民营等非公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出发,认为《若干意见》带给非公经济企业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祛除“症结”需要政府、非公企业两方面都有现实之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营企业老板说,准入后在同一水平上竞争,实力才是硬道理。“在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修复自我的过程中不被打败,最大的对手也许正是非公企业自己。”(记者 李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