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难栖梧桐树—人大代表以事说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5:1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朱建军、丛峰、吕雪莉)甘肃奇正实业公司董事长雷菊芳代表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4年她在青海草原的一个偏僻小村考察时发现,这个村有上百名学龄儿童因学校路途太远而无法入学。当年她投资20多万元在村里修建了一所学校。可是学校建成后,当地教育局的负责人说,局里派不出正式教师来,只能以月薪200元请代课老师为学生们上课。
雷菊芳说,从青海省会西宁坐车到学校需要一天多时间,200元钱的工资,正规学校的师范毕业生谁会去? “就是有人去,也不见得是正式分配去。”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石晶代表说,“往小学派一个老师,如果是正式分配的毕业生,一个月至少六七百块钱工资,那么一年就得七八千块;如果学校请一个代课老师,那么工资只有二百、一百,最低的80元。”石晶说,各级财政实行大包干,每增加一个编制,财政就要多一份支出。他说,仅定西市就有4000多名代课教师。 石晶说:“这种情况造成正规院校的毕业生宁肯到城市打工,也不愿到基层当老师。基层的老师只能由中专生、高中生充当。更严重的情况是,小学毕业生教小学生,导致教育水平大面积滑坡。” 凤凰难栖梧桐树,是该责备凤凰眼高,还是该说梧桐先天不足。甘肃省张掖市副市长安永红代表认为,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面人才来了没地方安排,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各级财政负担过重。他说,过去的编制已满,新的出处又没有,进出渠道不通畅,一增加人就得拿钱,这是需要财政下决心解决的问题。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利民代表说:“人才奇缺和人才浪费是西部人才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县级以下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财政十分紧张,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大学毕业生只能在大中城市自谋职业,不去基层、农村、困难地区。” 他说,另一方面,我们的人才结构层次不尽合理。从大学来讲,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不多,许多专业与实际需求脱轨,产生结构性矛盾,不需要的人才越积越多,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却供不应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