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下乡促文化扎根民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20:00 光明网

  本报记者 苏丽萍

  过新年,看大戏。元旦至春节以来的一段时间,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红红火火,中国歌舞团、东方歌舞团等专业文艺团体相继到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老少边穷地区演出,不少农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家级剧团的精彩节目。在北京郊区,获文化部第13届群众文艺“星光奖”的部分节目下乡演出,同样引起农民的强烈共鸣。文化下乡,不仅仅让农民
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更带动了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专业剧院团为农村送来艺术精品

  东方歌舞团的音乐舞蹈晚会《火一样的羞涩》,在北京演出市场异常火爆,然而这台晚会并没有忘记广大的农民观众。正月里,东方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又远赴广西,为老区送去精彩的节目。演出之余,艺术家们还热情辅导当地文艺爱好者,提高业余演员们的演唱和舞蹈技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年前赴贵州湄潭演出后,今年还计划携《马兰花》、《月光摇篮曲》、《享受艰难》等经典儿童剧走进西部校园,让西部50万青少年得到艺术的享受、熏陶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对于专业文艺团体下乡演出大受欢迎的状况,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些院团和著名演员的演出,现在这些艺术家们来到民间演出,人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应多走近民间,把优秀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

  对一些戏曲剧团来说,他们的送戏下乡并不只限于节日,而是长期在乡下演出。中国评剧院大年初六即携新戏《啼血杜鹃》来到昌平区崔村镇演出,这部反邪教评剧既教育了农民,又让农民欣赏到了评剧的艺术魅力。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也是长年坚持在京郊农村演出,他们的新戏《村官李天成》每到一处便受到热烈欢迎。北京昌平区崔村镇党委书记金东彪说,看了这出戏很受教育,李天成一心为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我们也应像他那样,多为乡亲们办实事。

  繁荣群众文化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面对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日《中国文化报》主办了“繁荣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座谈会,来自文化界的20余名专家以及从事基层工作的有关人士,就如何认识和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等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人的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欣赏专业文艺作品,二是自娱自乐,而后者是更为广泛的。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文艺团体下乡毕竟是有限的,为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说,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口号和目标中,有两句话很响亮,一句是以人为本,一句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文艺界来说,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都要落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上。《中国文化报》总编辑孙若风说,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文化艺术对于创造和谐社会的作用。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礼记·乐记》就提出:“礼别异,乐和同。”而且这种和谐是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引导在新的道德高度和审美境界上达到和谐的。如今党和政府强调文化艺术具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从特定角度表现出文化艺术凝聚人民、凝聚社会的取向。

  从国家和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可看出各级领导对群众文化的重视:2003年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为26.39亿元,对西部地区的文化投入也进一步加大,2003年达20.44亿元。农村文化设施的改善,群众文化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北阜村党支部书记郑海泉以他们村的事实说明文化的作用: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组织了评剧团,还有台球、乒乓室、阅读室、健身室等,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后,村里的社会治安较之以前大为改观。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许多企业纷纷来此安家。

  文化艺术只有扎根群众才能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艺评论家钟艺兵说,纵观近几年我国舞台文艺的创作,与专业艺术院团相比,群众业余创作的作品更能反映当前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状态,如云南省的彝剧《真假乡长》,写的是新上任的乡长去解决两个村争夺一眼水井的纠纷,他一不吃请,二不要钱,与农民往常见到的干部大不一样,于是农民便怀疑他是假冒的而把他绑了起来。这出戏十分真实生动,体现了群众盼望干部作风改变的心情,发人深思。再如获得群星奖的绛州鼓乐《黄河船夫》,是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山西新绛县文化馆馆长的王秦安历时4年,在农村艺人的帮助下整理而成的。他还组织起一支30余人的农民鼓乐队,农闲时节组织演出,深受农民欢迎。短短15年间,这支从乡间小道走来的农民鼓乐团,足迹已经遍及全国,并数度出访国外,成为“精神上解闷,经济上解困”的优秀农村文化团体。

  著名曲艺家刘兰芳为天津人过节在茶楼听京韵大鼓而感慨不已,她说,这些民间艺术已在广大群众中扎下了根,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如北京市群艺馆推出的《北京新秧歌》,就是在大街上老大妈们自发地扭着的简单的大秧歌基础上创作而来的,其难度和技巧都上了一个台阶。中国青年艺术团团长霍向东则对天津的老年舞蹈《老朋友》赞不绝口。他说,12个平均年龄62岁的老汉,拎着鸟笼,维妙维肖地演绎着人与鸟的关系,诙谐幽默,亲切自然,值得专业文艺工作者学习。而专业剧团和群众文化团体合作,同样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北京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刘燕介绍说,石景山文委与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合作演出了大型社区话剧《路在延伸》,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灯光、道具等全部采取了军民共建的合作方式。这样,专业团体找到了创作素材,而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则提高了演出水平,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