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在京城 心系温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00:00 温州都市报

  昨天晚上,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市长刘奇邀请百余名温籍在京知名人士进行座谈,就温州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请他们畅所欲言,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温籍知名人士———人在京城心系温州张维维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教育振兴温州“把教育发展视为温州经济发展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用教育振兴温州”,身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张维维教授说起家乡的
发展,就直奔主题谈温州的教育。

  家住市区下吕浦三区的他说自己每年至少回家一至二次,人在他乡,特别想念家乡的一景一物和家乡可口的饭菜。

  张维维副书记说,自己在北京最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好话,他总是不断地通过会议、市政府给他们邮寄的内部刊物、网络和家乡亲人的来往等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回了一次家,在温州小住了7天,感觉家乡变化特别快、发展速度特别快,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人气特别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在教育系统工作,张维维关心最多的当然也是温州的教育,特别是温州的高等教育。他说温州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普遍比较重视教育,也有条件发展教育,用教育振兴温州,他认为,教育的发展会带来人才的储备。

  他说,温州经常有领导向他征询温州高校建设的意见,他说,在办高等教育方面,温州要两条腿走路,政府办学方面要继续攻关,重要的要借助民办教育,利用政策充分发展,在做大做强之后,争取与大院名校联姻,做品牌,甚至可以与国外名校联姻,把温州的高等教育品牌打响,提高温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振兴温州。 李启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50年乡音不改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启虎是我国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1957年从温州中学毕业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再参加工作,已在北京生活了整整48年。由于在学术界的崇高声望,李启虎院士现任科技部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

  虽然远在北京,但李启虎院士却始终关心着温州的建设发展,特别是科学领域的进展。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让人给他寄一些记录温州发展状况的资料。今年2月底他刚回了一趟温州,检查我市负责的惟一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垃圾发电的运行情况。李启虎长期以来担任温州市政府科学顾问,2000年受温州市政府聘用担任温州工科院名誉院长,给予业务上的指导。

  在采访时,记者发现已在北京生活了48年的李启虎院士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京”味十足,但他的温州乡音却丝毫没有“退化”,采访中,李启虎院士不时冒出一两句温州话。最后,李启虎还用地道温州话祝福“温州建设得更加漂亮,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陈进玉 国务院副秘书长最爱温州精神 “我最难忘的是家乡人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最让我怀念的是家乡的美味菜肴”,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温州人精神激励着温州快速发展,温州的快速发展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在座谈会上,陈进玉副秘书长对记者说了一连串的“很高兴”,他说,刘奇市长带来了一组令人鼓舞的发展数字,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式下,温州能够继续加快发展,感到很高兴;第二,见到这么多的在京温州企业家,发展这么好,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到很高兴;另外,在座谈会上看到许多在京发展的温州老乡,有搞科学研究的、有搞教学的、也有文艺界的,人才辈出,充满智慧。

  对来自家乡的记者,身为苍南人的陈秘书长非常慈祥,他说,特别愿意和家乡来的亲人们聊聊,可以了解家乡的情况,也可以听听亲切的乡音。 仇保兴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要成为世界名城 “我非常关心老家的发展,老家温州的经济发展,代表了一个经济的发展方向,凡是老家取得的成就,我都感到非常高兴”,说起家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无比自豪。

  身为乐清大荆人,在乐清当过两届的县委书记,然后调到金华任职,在任杭州市长的时候,科学决策,大胆改革,为杭州的城市建设作出了不菲的业绩,然后荣调建设部任职副部长。

  对温州这个城市,仇副部长说,这个城市非常有魅力,非常有特色,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很有潜力。瓯江,作为温州的母亲河,将横穿城市而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温州750万人口的精神象征。温州要借助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温州成为世界名城。

  他说,温州的五马街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有名气,在温州的旧城保护和新城区建设方面,仇部长说,旧城最好能保存下来,保持老风格,可以找到温州的根,找到历史的痕迹,新城可以很现代化,非常的气派,可以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说到旧城改建,仇副部长说,温州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旧城改造都有些遗憾,希望以后能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温州的楼市和炒楼团,仇副部长了解得比较多,他说,温州人先全国人民一步富起来,资本比较充裕,投资敏感性强,加上温州的土地得稀缺,许多温州市民涉足楼市,是可以理解的。政府要尽可能提供一些经济适用房,解决低收入市民的实际住房困难。对温州人到外地投资房地产,他提醒说,大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国家的政策倾向于对过高的房价加以遏制,房地产暴利的好时光不会长久,热衷于房地产投资的温州老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寿嘉华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还要节约土地 “在我眼里,家乡温州过去是电影《早春二月》里的小城镇,现在是现代化的都市”,说到家乡,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的眼里洋溢着自豪感。

  对家乡温州,寿副部长有说不完的话,她说自己从60年代开始离开温州到北京求学后一直在外面工作,但乡音一直没有改变,家乡的菜肴一直记在心间,记者采访她时,年逾花甲的她,不时开怀大笑,用非常地道的温州话交谈。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她是正宗的温州人,家就住在人民中路新中国影都附近。

  在部长的眼里,温州永远是她的牵挂,她说温州是她的根,她的父母亲现在就生活在温州。寿副部长慈祥又不无幽默地说,过去是尽忠,现在退二线了,要尽孝,父亲91岁高龄,母亲也85岁高龄了,自己回家的次数也多了。每次回家,都感觉家乡在变化,家乡的巨大变化,震撼了全国和世界。自己念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不知道有温州,现在,身边的同志说到温州的时候,都充满赞赏,让自己感到非常自豪,心里很好受。

  温州的发展,寿副部长总结说,是人杰,是温州的精神。她说温州是一个资源特别缺的城市,温州人很早就走出去谋发展了,现在,温州的发展同样受到了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土地资源的限制。对此,曾是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寿副部长乐意为温州支招,她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号工程”要加大招商的力度非常好,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定要招大项目、国家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是可以争取到用地指标的,同样,温州自己现在建设的半岛工程和围海工程非常好,在土地增量上是一条好的出路,对家乡建设非常了解的寿副部长指出,在增量的同时,还要节约,通过置换土地和整理土地,把有效的土地指标用好,推进温州快速发展。

  温州的发展就是寿副部长的骄傲,她说,有时看到温州的城市实力排序落后了,她就难受,看到名次前进了,就自豪,她说,她希望自己一直为家乡自豪着,这样,家乡就会一直快速健康地发展。 徐宗昌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家乡是我的骄傲 “十几年前,一提到温州就让人联想起假冒伪劣产品,现在可完全两样了。温州是个经济重地,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国外,只要一提到你是温州人,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眼睛里流露出对温州人的羡慕。”一身军装、正气凛然的徐宗昌将军一提到温州就夸起家乡的好,“我想温州人给别人的印象除了有钱,更重要的是温州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我每隔两三天就要打开介绍温州的相关网站,了解温州的情况。”徐宗昌将军时刻在关心着家乡的发展,还经常通过各种途径为温州发展献计献策。为了参加昨天晚上的联谊会,在镇江考察的徐宗昌将军连夜搭飞机赶回北京。“我可不能错过与老乡叙旧的机会。”

  1964年大学毕业后,徐宗昌开始扎根西北戈壁滩,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从事导弹方面的研究工作,那里没有江南的青山绿水、没有鸟语花香,有的只是茫茫戈壁滩,但他一呆就是20年,直到1984年才调至北京工作。

  已过花甲之年(1941年出身)的徐宗昌将军仍不忘为国尽忠,现在装甲兵工程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 李慧珍 青年歌手最喜欢家乡菜 初次见面,言谈举止间给人的印象是李慧珍特别的开朗,笑容特别甜美。

  一提到温州,已离开家乡12年的瑞安籍歌手李慧珍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1993年,年仅十来岁的李慧珍只身来到北京,当起了“北漂”一族,开始追寻她的“音乐之旅”。

  十多年来,李慧珍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也实现了做个“音乐人”的愿望,在这期间已出了两张个人专辑唱片,今年,李慧珍准备出她的个人第三张专辑。

  李慧珍有很深的“温州情结”,虽然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但李慧珍最喜欢吃的还是鱼饼、敲鱼等温州菜。每年回温州两三趟,每次回家李慧珍带到北京最多的就是家乡的海鲜、干货等温州土特产。

  她说在北京的“浙江村”,就像到了温州,可以用温州话交流,还可以买到地道的温州菜。“我连家里用的味精都是家乡产的‘快鹿’味精。”

  “我希望温州以后各方面会越来越好,城市建设得更加漂亮,文艺方面也能发展得更快,希望以后在文艺圈里能见到更多温州人的身影。”采访即将结束时,李慧珍为家乡许下了美好的祝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