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17:06 新民晚报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图)
  一场场大火、一次次矿难,一个个灿烂的生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瞬间飘逝。“要从国家安全、稳定的高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预警制度,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救灾体系”,今年两会上,城市应急和预警机制问题备受委员们的关注。

  抢险救灾贵在神速

  去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登陆,1小时后民政部门启动紧急救灾二级响应,很快又升为一级响应。24小时内民政部派出工作组,48小时内制定出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监督、评估等工作也随即展开。如今,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0%的地、县制定并颁布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预案,初步建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联网的灾害信息平台。

  “一旦发生重大的灾害,民政部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得到灾情信息,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

  完善应急救灾体制

  从非典疫情、淮河水患到地震海啸灾情,在灾害面前,正在完善的中国应急救灾机制作用凸显。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减灾防灾实力,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经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灾种的预警、预报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谭庆琏介绍说,目前我国的救灾系统分为社会稳定系统、自然灾害系统、生态安全系统,并包含12个行业紧急救援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费不足、部门间协调不够等,他建议,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和抢险救灾体制,同时建立国家紧急情况下统一的社会抢险救援机构。

  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救灾体制,邹玉川委员建议,各级政府要有危机意识,制定出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的预案。一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在事故发生时,要尽可能地增强透明度,让社会了解事故的真实情况,这是稳定人心、建立政府公信力、争取公共支持和参与的关键;三是依靠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四是全面正确地分析形势,特别是对事态的发展走向,力争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果断决策,沉着指挥,争取把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温克刚委员还建议,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普及发生地震、火灾等情况时救灾和自救的知识,增强国民的抗灾意识。

  气象应急体系

  “现在,每当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都能迅速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得到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委员说,这些符号或颜色能让更多的人免受突发灾害性天气的袭击,这也是建设“城市气象灾害警示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年损失两万多亿

  统计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气象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46亿元。当不可抗拒的灾害发生时,一次哪怕提前半小时的准确预报可能避免巨大人身及财产损失。去年,从台风“云娜”登陆的准确预报到京、沪等地的雷击、雷雨大风天气,气象部门均提前发布了各种气象灾害预警,大幅降低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为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资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秦大河说。

  目前,我国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

  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秦大河说,我国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建立并完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对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的观测,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性和精确度。

  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建立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无缝隙”预报系统,实现我国区域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8天水平。

  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雾、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水平。

  疫病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非典,禽流感……这些流行性噩梦,当公众议论其“肆虐凶猛”,庆幸其“灰飞烟灭”时,它们也许正在旁边静悄悄地窥视着我们。对此,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贺大经委员认为,“应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系统,在疫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有所准备,使扑灭疫情和处理突发事件进入正常工作程序,在哪里发生,在哪里扑灭,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和制度化。”

  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认为,非典疫情早期的流行和蔓延,尽管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准备。

  目前存在几大“软肋”

  一些政协委员认为,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机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有的地方政府不能统一协调指挥,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应急设施设备不完善,应急救治药品器械和物资储备不充足;执行疫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不严格,政府及有关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不具备应急处置的必要设施,医务人员缺乏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不能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设施条件落后的情况,职能不明确,工作效率低。

  在分析其中原因时,九三学社中央认为,“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不足,防疫部门只好自筹资金,导致工作重点转向创收服务,从而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日常提供。”

  首先保证基本投入

  对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要通过研究确定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应提供的基本水平以及政府投入的范围;其次,在我国经济尚不很发达的现实情况下,各级政府应首先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还应建立起在疾病防控服务方面政府筹资和市场筹资之间协调运行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机制,使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疾病预警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预测、预报和预警;按照“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备、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明呼吁,加快制定公共卫生法,明确界定公共卫生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任务及利益各方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强化分级管理,突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责,加强公共卫生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常规的评估体系;加强医疗与预防结合,实现传染病的早报告和疾病监测。顾瑞珍李亚杰姚润丰(综合新华社消息)

  海陆空立体救援是海上搜救的重要手段图PC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