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圣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14:36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3月12日电(记者朱旭东汪洪新)青山有幸埋忠骨,风景秀丽的南京中山陵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安葬之地,因而成为众多海内外游客特别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11日早上刚到南京,第一站就是中山陵。”北京来的游客韩克明说,他们一行到南京主要就是祭拜孙中山先生。
“中山陵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万,他们多是来祭拜中山先生的。”中山陵园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张学东说:“每年还有数十万台胞来中山陵瞻仰和参观,他们在此寄托对中山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中山陵以其独特的地位,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位外地游客到南京八、九趟了,每次来必来中山陵。他认为中山陵除了风景迷人外,感人至深的中山精神更是让他不能不来的理由。”中山陵导游公司的桂美银说。刚做两年导游的桂美银,平均每天要带团上中山陵四、五次,已经接待了大量台湾同胞。“从言谈举止就能看出他们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和缅怀之心。一进中山先生的祭室和墓室,他们神情一下子变得肃穆起来,静静地鞠躬,有的还带来花篮献给中山先生。”桂美银说:“我们讲解时也非常小声,还会特地留一些时间给他们,以便他们更好地寄托思念之情。” 桂美银去年曾经接待了一位近80岁的台湾老人,固执的老人不要家属搀扶,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登上了中山陵392级台阶,到达中山先生的祭室时早已气喘吁吁。“他一下子跪了下来,泣不成声,在场人员无不动容。”桂美银说:“中山先生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孙中山,山巅之山,神州大地因你而卷起了狂飙,炎黄子孙因你而挺起了脊梁;孙中山,世纪之山,你创造‘共和’的伟业与日月同辉,你以天下为公,致力世界大同的博爱精神,永世流传。”这是大型景观音画剧《博爱之花》的开场白。12日,400多名演员合演的《博爱之花》将在中山陵音乐台与观众见面。 “《博爱之花》分共和、博爱、大同三个篇章,梅花、玫瑰、荷花三种花卉成为三个篇章的形象载体,艺术地反映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博爱思想和精神。”南京孙中山纪念馆馆长韩建国是《博爱之花》的总统筹,他说:“在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之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山先生的怀念。” 韩建国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非常重视对中山陵的保护和发展,如今中山陵已经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03年开始,南京市政府计划用4年时间,总投资20多亿元,对中山陵景区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将中山陵园风景区营造成世界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台湾一些知名人士先后来到中山陵谒陵,寄托对中山先生的崇敬与怀念。“很多台胞在谒陵后说,中山陵是他们一直向往的地方,大陆是他们的根,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 韩建国说。今年2月4日,第二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祖国大陆参访团”一行37人,专程到中山陵缅怀中山先生。参访团成员对韩建国说:“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孙中山先生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的牢固纽带。这次参访活动让我们对中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祖国大陆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大家都期待着两岸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孙中山先生毕生以‘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为己任,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富强而奋斗。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精神,使得多年来有着不同信仰、不同政治派别的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都无不发自内心地爱戴、崇敬和怀念孙中山先生。” “墓道两侧的苍松翠柏,象征着先生精神永存,同时又增添了陵墓雄伟、肃穆的气氛。……中山陵一共392级台阶,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又一批游客在中山陵下车,导游重新开始了解说。 相关专题: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