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人疑被毒带子放倒 专家提醒慎吃贝类(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17:03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本报讯记者陈辉、通讯员崔艳玲报道:香港近日有19人因食用烹制的新鲜带子中毒入院,广州前日也有6人食用新鲜带子,出现头昏、麻痹、呕吐等中毒症状,并未引起生命危险。中毒是否同样由藻源性毒素引起未知,广州海珠区疾控中心已介入调查。另据记者今晨多方查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称近日未收治因吃带子而中毒的病人。 一家人抠喉自救 就在香港媒体曝出有19位港人食用有毒带子中招后不久,前日晚7时许,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先后收治了6位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广州市民,他们来自两个家庭,都刚刚在晚餐时食用了烹制的新鲜带子。 其中两人为邝女士一家,邝女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当日下午她从海珠区革新路菜市场花10元钱买了15个带子,当晚晚餐他们煮了10个带子,邝女士吃了7个,她的丈夫吃了3个。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特意煮了很长时间,吃完晚饭约10分钟,邝女士夫妇就开始出现头晕、恶心、站立不稳、四肢及嘴唇发麻的症状。他们联想到近期香港的带子中毒新闻,于是就抠喉催呕,吐了几次后,仍感到心慌症状不能缓解,于是匆匆赶去医院。他们特意将吃剩的带子壳带去医院。 医院巧遇买带人 可巧的是,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里,邝女士遇到同样怀疑因吃带子引起中毒的另一家人,她认出其中的女主人,正是在下午和她一起在革新路菜市场同一档口挑带子的人。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李汉诚主任介绍,这几名市民不同程度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心慌、四肢发麻,甚至有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与香港带子中毒患者症状基本一致。香港中毒者怀疑是由带子中的藻源性毒素引起,广州市民的中毒原因为何?李主任分析,从广州患者中毒症状上看,可排除农药中毒,有些像生物毒素引起的中毒反应。医院对中毒采取了催吐措施,以帮助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素,并采取了补液治疗,以稀释血液中的毒素,促进毒素通过尿液排出。 几名中毒者进行治疗后症状缓解,除邝女士外均当晚回家。邝女士因食用带子数量最多,症状也最严重,心跳每分钟高达120次,留院观察一晚后,也于昨日出院。据了解,海珠区疾控中心已介入调查,是否为藻源性毒素引起尚未知,有关化验正在进行中。
藻源毒素多见贝类 有关医学、生物专家提醒,藻源毒素不仅存在于带子中,蚬、青口、蚝、扇贝等双壳贝类海产都可能受污染,市民应慎吃。这些贝类生物食入了有毒的海藻,毒素就会积聚在贝类的组织内,毒素对贝类本身并不会造成影响,但人食用后则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舌及四肢末端出现刺痛、麻痹或灼热的感觉,头痛和晕眩,严重者会因呼吸系统麻痹而引致死亡。 有毒贝类无论其外表、嗅味或味道均与正常贝类无异;而毒素是耐热的,高温加热也不能起到解毒作用。市民近期最好少吃贝类食物;不要购买来自受“红潮”影响海域的贝类海产,食用前要把贝类浸养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并定时更换清水,使贝类自行排出体内的毒素;食用时避免进食其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 (日京/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