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减免患者医疗费用能否激发举报红包热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22:08 人民网

  周明华

  3月16日,海口市卫生局在卫生工作会上公开向社会承诺:举报医务人员收“红包”情况属实,将减免患者的医疗费用。

  好家伙!如患者举报“红包”属实,医疗费用免单。笔者读罢新闻后的第一感觉:
此方案够狠!众所周知,当下除少数人外,众多百姓无不对“看不起病”扼腕。这下好了,医生要是敢伸手拿“红包”,我举报,治病不花钱,解“无钱就医”的燃眉,又打掉了“灰大褂”们的要“包”黑手,可谓一举两得。

  但我在短暂欣慰后,更多的是担忧。当今打击“医院红包”,缺的并非是铮铮承诺。记得在2004年4月8日的全国卫生工作会上,卫生部副部长高强也曾严厉说过:凡收患者红包的医生都将被取消行医资格。此后,包括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卫生部门也曾跟进承诺:严禁医生收患者“红包”,违者要“脱下白大褂”。

  然效果堪忧。我们看到的是:一边是各地不断的承诺“拒包”声,一边却是患者多方打听,不送出“红包”绝不安心。据3月9日媒体消息,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在今年“两会”上说,一些医院把患者送的“红包”存进银行,立个活期账户成为“小金库”。这些医院认为“红包”非医生索取,是“情理之中”的事,并不违反规定。此反映出,一些医院虽然从表面上收受红包的行为有所收敛,实质上却是从“地上”公开收受转入了“地下”索取,不管是在收患者红包的时间、地点还是方式上,都日趋灵活而不易被觉察。

  有“红包”或明或暗的寄生着,甚至还出现“红包账户”这样的变通,足见其不易被铲除,它必然有存在的深层次土壤。之前有学者曾谈到过患者(往往是那些较穷的患者)为什么在住院动手术前,一定要送出“红包”才敢上手术台,是源于一种“红包文化”在起作用。“红包”竟成“文化”,初听觉得荒唐,再品便觉得悲凉了。救死扶伤本是医生天职,现在患者却需要通过这种“文化”,才能觉得踏实,不能不说,我们的医患关系已被严重扭曲。

  由此来看,海口使出的这记重拳,也有可能落入“空头支票”的怪圈。患者与医务人员在治病过程中,虽然在一个平台上,但他们的地位和信息并不对等,这是因为患者“有患”,医生“无患”。医生想“收包”可以不表达,可以“账户”;患者想“送包”,只为平安,送不出“包”,于心不安,送了“包”,手到病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是不会去举报医生的。

  实际上,要想根治“红包”痼疾,须彻底地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赋予医疗市场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各种性质的医院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以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利用率,还众多老百姓“看得起病”的权利,老百姓才可以“货比三家”,彻底地远离“红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