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博士培养也搞“大跃进” 博士生导师勇揭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05:0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博士生培养已走到了危险边缘,革新培养体制已刻不容缓!”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东痛陈“大跃进”式的博士培养制度弊端,勇揭圈内几大怪现象。

  一怪“矮子”里面挑博导

  据王立东说,一些学科在申报博士学位点时,为了申报成功,集合了学科内外,甚至
校内外的力量。“一旦博士点被批准,就只好在矮子里面拔将军,使那些不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的教授们都成了博导。”他说。

  王立东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某高校生物系在申报博士点的时候,“拉大旗,作虎皮”,把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的学术权威人士通过各种途径都招揽过来,“变”成了本校教师。实际上,这些学术权威还是在原单位工作,并没有调到这所高校来,也根本不可能到该校来指导博士生。而博士点批下来以后,本省甚至学校就拥有了确定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自主权,本校的教授自然就可以成为博导了。

  二怪一个导师一窝学生

  一所进入“211工程”行列的高校的校长,目前带的硕士生、博士生共有32人,相当于一个班。校长本身行政事务就一大堆,哪里还有时间做科研、指导研究生?既然没有时间带学生,这些导师为什么还要多招研究生呢?

  王立东透露了个中奥妙。这些博导手里有项目,但受体制限制,没有足够的全职工作人员来做项目,只有多招研究生,一来可以让研究生当“听话的廉价劳动力”以完成项目,二来还培植了“自己的人”。另外,一些既无经费、又无能力的导师,更想借助招研究生保住他博导的彩色帽子,获得一些“向上爬”的资本。

  三怪学术论文“拆零”卖

  目前,许多学校硬性规定,博士生必须有数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或SCI文章才能毕业、拿学位。王立东坦陈,在一些高校,有博士生把一个好的研究成果,或一篇好的文章拆成了两三篇文章来发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种培养制度是导致学术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的直接原因。

  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那些规定博士生必须有2至3篇核心期刊论文方可毕业的学校,根本就没有算过账。“我国每年招收的医学博士生已近1万人,而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只有222种,这些核心期刊每年发表的文章总数约为3万篇,这些杂志全部让博士生发表都不够!”王立东说,“更别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晋升高级职称的人,每年还有3万多人,他们也需要发表近10万篇核心期刊文章才能过关!”

  四怪老师和学生争名次

  王立东说,现行的许多评审制度都要求考评人发表论文时必须是第一作者,这样就出现了导师和学生争名次的怪事。学生认为主要实验工作是自己做的,自己应该是第一作者,更何况学校还规定他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核心期刊文章才能毕业;而导师认为项目是他本人申请的,课题设计是他的,更应该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这就导致导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一些矛盾,有时矛盾甚至会公开化、激化。

  王立东建议,要加速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博士生学术研究评价体系,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给导师充分的招生自主权等,以使高端人才真正抢占世界学术制高点。据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