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15:47 新华网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猫耳朵(上海)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海棠糕(上海七宝)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桂花糖炒圆子(江苏扬州)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扎肉(上海朱家角)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梅花糕(浙江锦溪)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西塘馄饨挑子让孩子十分好奇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热气腾腾的鱼翅蟹黄灌汤包刚刚出炉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西塘祖传豆腐花担子令人想起往昔岁月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姑苏糖粥让游人甜到心里

江南名点聚首“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组图)
在大幅江南水乡背景画前,各色小吃摊煞是诱人

  (责任编辑:林杉)

  糖粥担子挑起来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仔的肉,还仔的壳”……今天上午9时30分,来自姑苏糖粥店的张书超小师傅身穿蓝色对襟衫,腰围白围裙,扛起“骆驼担”,敲响竹梆,在豫园华宝楼中心广场上卖起了糖粥,立刻引来男女老少中外游客的层层围观。

  江浙一带的小孩,几乎人人会唱“卖糖粥”的童谣,可是糖粥担还是头一回见识吧。就是在姑苏城里,糖粥担从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也销声匿迹了,小张师傅肩上的这副还是根据苏州民俗博物馆里的展品重新仿制的,每每在苏州的各大民俗活动中大出风头,这回第一次挑出姑苏城,闯进上海滩,参加“豫园江南古镇美食文化节”。

  退休师傅请出来

  旧时小贩走街串巷卖小吃的竹担子,因形似骆驼,人称“骆驼担”,苏州人还管它叫“两间半”,“前间”放炉灶,肩上“半间”摆碗筷,“后间”盛作料,重约40公斤。担子上的可口小吃常随季节而变,有糖粥、馄饨、汤圆、桂花糖芋艿等热点心,小贩挑着担子,一边走,一边敲击竹梆,听到“笃,笃,笃”的声响,大人小孩肚里的“馋虫”都爬出来了。

  像骆驼担这样深藏在百姓记忆中的美味小吃,今天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青砖墙,斜屋檐,在拱桥、乌篷船、古镇廊桥的大幅背景下,来自苏浙沪水乡古镇的民间点心师们在豫园商城支起炉灶,将传统经典的风味小吃一一呈现。

  你吃过炒出来的圆子吗?糯米圆子可以蒸、煮、炸,30多年前还有一种桂花糖炒的做法呢。小常州饼铺挖掘出传统制作配方,请已经退休在家的陈师傅重新出山,用糖、油、水一起,炒出油光锃亮的金黄色圆子,5元一客可受欢迎了。

  美好回忆记起来

  啥叫“棉花饼”?因为它薄如一层半透明的棉絮。花2元买一个大大的薄、脆、香、透的饼举在手里,直径足有30厘米,能吃上好一会儿呢。一不小心,“咔嚓”一声,半块饼掉到了地上,如今已人到中年的朱先生还记得童年时的这段“憾事”。

  据说,原先棉花饼是老城隍庙里颇受欢迎的小吃,如今吃它的顾客越来越少,所以有好一段时间不做了。

  去水乡古镇旅游时,溪口的千层饼、朱家角的阿婆老太粽、直的龙凤青团常是带给家人最好的手信。这个周末带上一家老小,热热闹闹地到老城隍庙逛逛,花上三五元小钱,新出炉的江南美食随你挑选,可别烫了嘴呀。

  餐饮点心业的老法师告诉记者,许多失传已久的传统小吃,由于制作起来费时费工,产量做不大,已不太适应如今大流通的销售方式,从去年美食节上的老虎脚爪轰动一时,到今天糖粥骆驼担的新鲜稀罕,传统小吃在寻常百姓心中,承载的是一份对旧日更多温情无穷的美好回忆。(周铭鲁摄 王欣文)(责任编辑:林杉)(来源:新民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