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看农区如何突围:绥化以大项目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11:14 黑龙江日报

  “绥化没工业,只有大苞米”,这是人们对过去绥化经济的评价。然而这几年,这种状况却悄悄地发生着巨变。

  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3亿元,比上年增长57.8%。

  这样的快发展,在绥化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快发展,来自于项目开发建设。而项目开发建设的主体,是农产品加工。

  一个个重量级的知名企业来到绥化,一个个响当当的和“农”字相关的项目,在绥化落地生根。

  过去困扰绥化人的“大苞米猜想”,如今有了答案。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绥化,也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经济中突围出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有思路才有出路

  绥化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与农业的“大”相比,绥化的传统工业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一个酒厂、一个油厂、一个糖厂,外带一个米面加工厂”便是曾经的县域工业的真实写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小规模的工业企业早已全军覆没。

  无工不富。渴望富起来的绥化人想工业,盼工业,但是,农业地区的工业化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是2002年绥化新班子上任之后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作为一个农业地区,制约发展的根源在农业、而发展的思路同样也在农业,必须从农区特色出发,把农业和工业绑起来统筹考虑,跳出农业搞农业,依托农业办工业”,市委书记胡世英的一席话,道出了绥化发展的出路所在。

  思路一变,劣势变成了优势。没工业,就是没有人员包袱;“大”农业,正是大资源;大苞米,正是大原料。

  思路一变,农业、工业两大块濒死的“孤棋”,一下子连成了片,左右逢源,“棋”路也越走越宽。

  大苞米,是绥化的当家品种,也曾经是绥化的最大难题,“大苞米猜想”曾是绥化人心中无法破解的“歌德巴赫猜想”。思路一变,“猜想”变成了“11”。

  几年下来,一大批重点产业取得了突破性成长,玉米产业也成为当家的“黄金产业”。青冈龙凤,肇东成福、华润金玉,明水的格林等几大家玉米加工企业,目前一年就可吞吐玉米250万吨。肇东、青冈两地的玉米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已占到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一半以上。过去含泪压价卖粮的农民,如今是坐在家中待善价。

  如今,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开发建设作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已成为绥化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资源”也成为绥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玉米、大豆、牛奶、亚麻、生猪,这些过去曾经卖难、伤农,甚至被当成“包袱”的农牧业资源,如今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进入。在绥化,“农”字号项目占各种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投资额占了五分之二。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绥化发展的主导。

  抓住了才是机遇

  抢抓机遇,作为一个话题,人们已经说了很多年。对机遇的理解,绥化人体会得更深:抓住了才是机遇,抓不住什么都不是。

  抓机遇,不是空手搏虎,必须有准备、练内功,否则只能是以身饲虎;抓机遇,也不是满山抓蚂蚱,必须有目标、有想法,否则抓住的所谓机遇,也未必是真正的机遇。

  抢抓机遇,绥化人先期做两件事。

  一是判断形势,国际上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向原材料产地转移,人们对绿色、无公害的食品的需求增大,给绥化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而发达地区能源、土地、原料、劳动力瓶颈制约加剧,一些劳动密集型、原料依赖型产业纷纷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也给绥化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创造了先决条件。结论:主导绥化未来发展的主导必将是农产品加工业。

  二是盘点家底,以肇东为主的玉米产业带、以北林为首的马铃薯产业带、以海伦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兰西为主的亚麻产业带、以庆安为主的水稻产业带,这些应该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先决性优势,仔细盘点过自己的家底后,习惯了在土里刨食的绥化人,也开始跳出地域限制,在更高的视野上寻找机遇了。

  在具体操作上,绥化人更是变繁为简,最后变成了三个字:“傍大企”。

  一时间,香港华润、香港国年、内蒙古伊利、温州环宇、山东诸城外贸、南京雨润、大连金信、北大荒集团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或带着项目、或奔着与“农”字相关的项目,纷纷落户绥化这片“寒地黑土”。

  肇东,成福食品公司,2002年投建了2万吨味素项目,到去年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味素生产企业;

  青冈,龙凤玉米公司,2003年淀粉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之后,去年又新上的50万吨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完全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企业;

  望奎,由北大荒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落地;

  明水,继三精药业落户之后,去年浙江环宇集团投资1.8亿元、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的格林公司已经投产;

  兰西,先后启动实施了林亚800吨前纺、中泰2500锭纺纱等9个亚麻加工项目,亚麻产品销售额达到4.1亿元,“中国亚麻城”轮廓日渐清晰;

  安达,伊利等企业通过追加投资,使乳制品产量增长了50%;

  而更大的“重头戏”,是投资7亿元,以玉米淀粉深加工为主的昊天科技工业园2004年落户绥化;

  2004年,全市引进的57个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中,超5千万的就有29项,超亿元的15项。

  “傍大企”,不仅是傍上了人家的资金、市场和品牌,也傍来了人才、技术、管理经验,更是傍来了自身发展的空间。

  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种田人摇身变成了从事原料生产的“产业工人”,农民的增产增收有了保障;工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大批的人员就业;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项目,就带活一个县的经济,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就等于再造了一个当地财政。

  “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思路正,家底清,在招商引资活动中避免了饥不择食的盲目和冲动,这也是绥化不但能招商,而且能安商的前提所在”,绥化人如是说。

  不发展就没道理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饱受落后之苦的绥化人,体会的更深:不发展就没道理。

  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快发展的重要渠道,各地方都抓得很紧。但是,是不是把商招来了,把资引来了,就一定会发展、快发展呢?绥化人的回答是:未必。

  把商招来了,项目却落不了地;企业建起来了,但开工之日,就成了“黄摊”之时;干了好几年,企业没赚着钱,地方没得着利,明白白地来,糊涂涂地死。这样的例子,绥化人听的也多了,见得也多了。这里边有企业的、市场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也有许多是地方的、政府的因素。

  在绥化,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成为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的必修课。亲商就是亲民、护商就是护税、扶商就是扶己的观念,变成了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去年一年,市委书记胡世英就先后到各区县企业调研50多次,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切服务于项目,一切为了项目建设的工作导向。

  青冈县龙凤玉米扩建工程,由于企业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在土地征迁费的补偿资金上一时出现了“卡壳”,青冈县适时搞了一次“支工储蓄”,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全县支工储蓄额就达600多万元,及时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温州环宇的3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仅33天就落户明水,被人称为全省“十弱县”的“温州速度”。明水县交警大队为了让温州客商林永敏安心发展,专门请他吃饭,问有没有需要交警部门服务的事情,让客商感动得热泪盈眶。

  很多县(市)为了让重点企业安心、快上,都向企业派驻高素质的干部为企业跟踪服务,帮办政府所能做的一切事情。

  绥化人之所以如此重商、亲商、安商,因为他们深知一个真理,没有客商来,他们得到的永远是零,也就没发展,有了客商来,他们得到的永远大于零,就有发展。而不发展就永远没道理。

  如今的绥化人,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筹划着更高的目标:在项目导向上,更加注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项目的集中建设;在项目规模上,更加注重集群式发展和链条式延伸;在项目质量上,更加注重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创税能力,加快由加工领域向制造领域迈进。

  在“努力快发展,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绥化人,路越走越宽了。(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中山 张益龙 武欣中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