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石三鸟 新沙河激活城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4:2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本报记者杨雪摄影谢辉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历史雕塑、科技新景……新沙河虽然正式开放已近3个月了,但仍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成都市民。看到新沙河美景,热爱沙河的市民不禁会生出一连串疑问:2001年,市委、市政府为什么会在尚属城郊的城东启动沙河整治?沙河两侧为何会有自然与生态、历史与科技等多个景点?等等。为了解答市民的这些
疑问,昨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沙河规划的市规划局规划处处长王松涛博士。他首次向记者披露了启动沙河改造的一系列幕后故事。

  启动沙河整治 “一石三鸟”之计

  “启动沙河整治是‘一石三鸟’之计。”王处长告诉记者,沙河流经的区域是城市东郊,那里在上世纪50年代是成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但随着城市的进程、经济的发展,东郊企业尤其是沙河沿线企业却逐渐走向衰落。企业面临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提高竞争力,这就需要选择新的生产基地,搬迁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的要求。

  199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都市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中确定了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当时城市向南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具备,但向东发展则条件甚差,工业群落成为城市向东发展的“拦路虎”。

  沙河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是东郊厂矿生产、排污的“母亲河”,是东郊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这条河与东郊企业荣辱与共。随着东郊的发展,河水已不能满足工业供水的需求,且受排污的影响,沙河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已很难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经过考察、研究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沙河整治,达到拉动城市向东发展、企业结构调整、改变生态环境的目的,可谓“一石三鸟”。

  确定沙河景观 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智慧

  在确定启动沙河整治后,市规划局开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联系各相关部门对沙河全线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次考察中,规划、环保、历史、水利等专家沿着沙河走了一趟又一趟,对沙河的河堤、水质、绿化等进行了详细考察。他们还走访了沿线单位、厂矿、学校、科研机构,了解沙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在前期考察结束后,经过数十次研究、讨论,沙河总体规划最终确定。按最初确定的规划,沙河全线整治包括“蓝带”和“绿带”两部分,沿着这两条走廊,规划修建北湖景点、生态公园、三洞桥景点、麻石桥景点、塔子山公园景点、东湖景点等6个景区。规划还确定了沙河上游两侧形成200米绿化带,以保护水源;中下游则根据成都水系规划,确定了50米的绿化带。

  “确定整治沙河后,我们首先就确定沙河整治不是普通的市政整治、河流治理,而应该是整个流域集生态、景观、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功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整治。”王处长表示,沙河前期的规划既体现了自然和历史完美结合的特点,更吸纳和体现了民意。

  “在沙河规划向市民公布后,立即受到广大市民和专家的关注,不少市民对沙河规划提出了意见,其中在沙河电子科大段和多宝寺段增加两个景点的呼声最高。我们根据建议,在沙河景观中增加了两大景点,最终形成八大景点。在2002年的成都规划展上,市民还为八大景点定了名,这就是现在的北湖凝翠、新绿水碾、三洞古桥、麻石烟云、科技秀苑、沙河客家、塔山春晓和东篱翠湖。”王处长说,沙河最终能按规划进行成功整治,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功劳。

  沙河整治成果 新沙河改变了成都人的生活

  “如今到沙河去走一圈,可以真切地感到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新沙河已开始缓解市区‘热岛效应’,改变成都人的生活。”王处长还指出,城东的房价已大幅度上升,而目前到市规划局咨询城东地块,尤其是沙河两侧地块信息的开发商更是络绎不绝,可以说,沙河整治的成果正在改变着成都人的居住习惯。沙河整治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向东发展和东部新区建设的步伐,王处长说:“现在看来,沙河改造前,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已全面实现。”

  据透露,目前沙河正着手进行第二期整治,市规划局将根据市民和专家的意见,逐步完善沙河规划、增加沙河两侧的基础配套设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