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带您看消防员的潜水生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5:13 山西新闻网
  毒气泄漏现场、液化气罐爆炸的瞬间、热浪滚滚的火海里……一个个抢险救灾现场,都有消防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可是你知道吗?从2001年起,我国消防救援内容中增加了水下救援任务。目前,咱们全省共有3名专业消防潜水员。2月14日、3月6日,长风大桥北侧连续发生两起儿童溺水事件,记者就亲眼看到他们跳入零下四五摄氏度的冰水中进行救援。
带您看消防员的潜水生活(组图)

  领导用热水温暖刚上岸的潜水员
带您看消防员的潜水生活(组图)
潜水员准备下水搜救

带您看消防员的潜水生活(组图)
  顺利下水,搜救开始。

  最“老”的潜水员:救援中,经历生死一刻

  2月14日长风大桥下的搜救,他连续3次下水;3月6日,又是他将遇难的孩子从水底抱起。他就是王祥,21岁,安徽人,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一名普通的班长。

  当兵不扛枪算个兵吗?2000年,刚参军到消防部队时,王祥有点想不通。2001年,被选中参加潜水培训时,他得意了,因各方面素质优秀,他幸运地成为全国消防官兵首次统一潜水训练的学员。当年,山西仅选送了两名战士参加培训,如今那名战友已退伍,这样,他就成了“三晋第一潜水员”了。

  2月14日的搜救,王祥说,那是他水下救援五年来,印象最深的一次。那一次,他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当天,王祥前两次下水搜索都无功而返。“说什么也要找到孩子”,第三次下水时,他就往远游了一点,这样时间已过去了四五分钟。在冰水中,潜水员只能靠毅力坚持,就是王祥这样有经验的潜水员,也只能呆10多分钟。当他返回时,却找不到来时的路了,上浮了几次,头都顶在了厚厚的冰层上。水下,潜水员只能通过一根绳子,用绳语和冰面上的人联系。可是此时,绳子绕到了背后的气瓶上,摸了几次才拽住。祸不单行!可能是绳语失误,水下的绳子太长了,他根本无法通过绳子找到路,也无法通知岸上的战友把他拉上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左胳膊开始抽筋,露在潜水衣外的额头、脸早已冻僵,气瓶内的氧气也所剩不多。怎么办?他有点心慌了,还能出去吗?这种状况又持续了近10分钟,绳子突然直了,他被战友们拉了回来。

  那一回真的是死里逃生!王祥回来后就开始发高烧,输液好几天才缓过劲儿来。

  最“嫩”的潜水员:18岁,开始传奇人生

  2月14日,那天特别冷。记者赶到长风大桥旁的打捞现场时,消防潜水员的水下搜救工作已经开始。一名潜水员上岸了,战友马上小跑着拿来一杯温水,慢慢地浇到他的脸上、身上。浑身发抖的潜水员扬起脸,“真舒服啊!”

  就在他一抬头,记者看到了他年轻的脸,“他多大了?”身边的消防战士上下打量一下记者,肯定地说:“比你小,他顶多20岁!”

  事后,记者采访了解到,潜水的小战士叫乔传奇,刚满18岁,去年刚参加了专业潜水培训,那次是他第一次真正的实战救援。虽然那次,他在水下呆的时间只有五六分钟,远不如班长王祥,但每年部队都挑合适的时间,安排他们到汾河进行“热身”训练,18岁,作为一名肩负着特殊抢险任务的战士,他的传奇人生才刚刚开始。

  最大的心愿:下一次,救一个活的上来!

  王祥告诉记者,他最怕战士喊他出警,有水下打捞任务。每天,他都在祈祷:希望今天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没有意外。不是不想出警,而是他知道,人一旦落水,在极短时间内就可能窒息而死,就算救援再快,落水者80%已没了生还的机会。尽管这样,每次在水底,一摸到落水者,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人拽出水面。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要为被救者把握。因为,岸上,亲人正满怀期盼地等待着。

  5年,王祥参加了许多次打捞,孩子、老人……他从水底捞起了20余名死者。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下一次,救一个活的上来。

  灭火、高空救人、水下打捞……在经历过死里逃生的救援后,消防潜水员平静依旧,“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一方平安,不管前面有多大的困难、危险,我们都要冲在最前面!”

  本报记者龙艳萍/文李春泽/图(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徐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