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艰难前行总有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8:39 南方日报

  社会观察·关注之一

  本报记者 章梅 韩浩 撰文

  故事一

  李栋梁,23岁,河南人,武警战士。3年前在一次训练中颅脑重度损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不醒。李栋梁的父母发誓要让儿子活下来,在部队领导和亲友的帮助下,3年来辗转6家医院求诊,一直守护在儿子身边,为给儿子治病老两口举债度日,虽然艰难,老两口在此过程中却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目前李栋梁还没有醒过来,但他的父母依然践行着对儿子的生命承诺。

  2002年5月23日,在河南省太行山脚下做中学教师的李建山,突然接到儿子所在广东韶关武警部队的电话,告知其20岁的儿子李栋梁在训练中重度颅脑损伤,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

  惊闻噩耗的李建山急忙凑了1000元钱,与妻子坐火车南下广东,此时他们还抱着一丝幻想:儿子的病不会像领导说的那么严重。但是等他们走进病房,看到躺在床上的儿子面如死灰,瞪着双眼却毫无知觉的景象,母亲当场晕倒。醒来后,母亲却变得坚强起来,轻抚着儿子没有知觉的脸说:“梁梁,你要坚强,爸爸妈妈一定要让你活下来。”从此,夫妻俩一直陪在儿子身边,为这一承诺已坚守了3年的时间。

  夫妻俩拜托亲友们照看在家上学、只有14岁的小儿子,然后一起留在韶关市人民医院,专心照料处于植物人状态的大儿子。20几天过去了,医生告诉他们,救活孩子的希望不大。母亲听后又是泪流不止,而父亲则擦干眼泪,拿上儿子的病历及CT片,立刻到陌生的广州寻找名医。几经艰辛之后,找到了有名的脑外科专家、珠江医院的徐如祥教授,徐教授看了CT片后认为:病人有苏醒希望。

  虽然儿子的医疗关系是在武警医院,但武警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刻破例将李栋梁转到了珠江医院治疗。一进入珠江医院,医生就明确地告知李建山夫妇,李栋梁即使能够苏醒,也不免终身残废。残酷的现实没能动摇他们抢救儿子生命的决心。母亲说:“只要儿子的生命还在,我们就不能不拼了一切去抢救他。”不过有时候老两口想到养儿本是为防老的,现在他们的下半生却要伺候也许永远成为植物人的儿子,还是忍不住阵阵心酸。

  在治疗过程中,母亲在一天早上突然感受到了儿子的生命迹象。这天早上,母亲正给儿子擦脸,儿子突然睁开了双眼看着她,那眼神里闪动着求生的欲望!几个月来没有动过的嘴这时也嚅动了一下,但却没说出话来。母亲激动地把手放到儿子的手心里,对儿子说:“握紧妈妈的手。”儿子听话地把母亲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儿子身上出现的生命曙光鼓舞了父母,李建山不久就怀揣着钱踏上了去北京求医问药的路。在北京,李建山向多位脑科专家求教,这些专家给他介绍了一些药,有些是按国家规定必须自费的。家境并不富裕的李建山只好四处借钱为儿子买药。

  然而希望只是一闪而过,在珠江医院住了七个多月后,李栋梁又转到了北京武警总医院等几家医院治疗,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还有恶化的趋势,又先后动了几次手术。在离今年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李建山夫妇再次拿到了儿子的病危通知书。父亲说:“我们至今已经3次接到儿子的病危通知书了。每次我们都要求医生一定尽全力抢救,有些用药规定要自费的,我们就向亲友借钱。因为如果不倾尽所有去救他,就会觉得对不起儿子。”

  2月23日是元宵节,记者在这天走进武警广东总队医院一间病房,采访这对艰难而执著的父母。母亲正在帮儿子进行超声雾化治疗,3年的时间,母亲已经成为儿子最好的护士,丈夫李建山心疼地说:“自从我们到医院照料儿子开始,她就一天睡不了6个小时。最初是要给孩子进行翻身、擦身,帮助护士监控仪器、给孩子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后来还要每天给孩子喂5次饭(液体流汁)。而她自己却经常难过得吃不下饭,已经落下胃病了。”其实李建山自己的身体也不行了,由于精神压力太大,两个月前他的左腿失去了知觉,经检查是患了脑梗塞,不过夫妇俩都还没有要放弃的想法。

  在挽救儿子生命的这3年极度痛苦、艰难的历程中,李建山夫妇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关心,正是这些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保有着希望。父亲对记者说:“今后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艰难,结局会怎样,我们一定会铭记这些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如果有一天李栋梁真的能醒过来,知道了父母和亲人们为他所做的一切,不知他会怎样感动,李建山夫妇的前路也许会更加艰难,但他们的3年坚守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

  故事二

  黄小兰,今年36岁,江西赣州人,农民。1988年来广州打工,1999年回老家结婚,婚检时发现腹腔积水的怪病,丈夫因此离她而去。为治病已花费十几万元,至今未查清病因,现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身上仅余几十元钱。

  黄小兰的生活本来是有可能幸福的。几年前,当她带着打工12年积攒下的7万多元钱回到江西赣州老家准备结婚的时候,她在老家可以算是个有钱人。她一边操办着婚事,一边想象着家庭生活的甜蜜,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打碎了她的梦想。

  3月10日下午,记者在医院走廊的病床上见到了现在的黄小兰,她此时孑然一身,除了积水的腹部,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很削瘦,显得眼睛很大。这是她6年来第3次住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住了50多天,几次穿刺抽腹水,但病因仍然未明。目前黄小兰已经没钱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身上只有一位好心的护士送她的70多块钱,而她一天的生活费是5元,主要是吃饭,黄小兰都是去附近医学院的学生食堂吃饭,她说那里便宜,花3角钱买饭,再花1元钱买份青菜就可以对付一餐了。好在医院倒并没有赶她走,还允许她住在走廊的加床上。

  1999年,已在广州打了12年工,手中有7万元积蓄的黄小兰回家乡与男友完婚,此时她已30岁,渴望从此过上平静的家庭生活。但在婚检时却发现腹腔有大量积水。黄小兰先是在家乡的医院进行治疗,但没有什么效果。黄小兰想到了广州的大医院,于是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医,住了一个多月院,还是没找到病因,只好先回家乡。2000年5月,决心把病治好的黄小兰第二次来到中大附属第一医院,半个月后,已将积蓄花完的黄小兰不得不再次带着“病因不明”的诊断回到了家乡。

  此时,一个也许更加沉重的打击落在黄小兰身上——因为久病不愈,丈夫抛弃了她(虽然没有正式登记,但两人已举办了婚礼,按农村的风俗,黄小兰一直把这个姓林的男人称作自己的丈夫)。这让她的病雪上加霜,丈夫走时还留下一个患精神病的母亲,善良的黄小兰还是承担了照顾的责任,两人仅靠着几亩地维生。

  一边种地,坚强的黄小兰还没有放弃治病的希望。她给当地的媒体去信请求帮助,她的遭遇在刊播后也引起了一些好心人的同情,当地镇政府也给她送来了600元。今年初,在当地媒体记者的陪同下,黄小兰第3次来到广州治病。

  现在的黄小兰感到有些茫然,几年来为了治病,不仅花光了原来的积蓄,还欠了几万元的债,而据工友的消息,她的丈夫现在汕头谋生,已经又找了一个女人,还生了一个女儿。不过黄小兰仍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因为她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在治病期间,医生、护士、护工,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都给过她帮助。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尽快查清病因,只要治好了病,她就有信心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三

  小陈,18岁,广东肇庆人,高中学生。因遭遇抢劫受到惊吓,出现心理问题,目前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康复科治疗,已花去医疗费6000元。父母均为农民,目前医疗费已难以为继。

  接到小陈父亲的求助电话,记者赶到医院,小陈正在接受音乐治疗,记者在病房里见到的小陈的父亲。提起女儿的病,老陈的眉头皱了起来。

  老陈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刚18岁,在家乡肇庆市的一所中学念高一。今年1月的一天晚上,在下了晚自习从教室回宿舍的路上,被两个持刀歹徒抢劫。抢的钱并不多,但女儿却受到了很大的惊吓,第二天就有些神志不清,谁叫都不答应。

  女儿出事的时候,老陈正在中山市打工,接到家里的电话急忙赶回家,将女儿送到县医院治疗。医生认为女儿只是受了一些刺激,问题不大。果然几天后女儿就出院了,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是半个月后,女儿回到学校上学的第一天,晚上在宿舍时再次发病,神志不清而且失忆。第二天早晨女儿醒来,老陈哭着说:“我们回家,不读书了。”女儿还是没有表情。

  在县医院医生的推荐下,老陈把女儿送到了广州中山三院心理科治疗。现在女儿的神志基本恢复了正常,但是记忆力比以前减低,更主要的是两次发病的事情她都记不起来。老陈认为这是一道坎,只有冲过了这道坎,女儿才算病好了,如果总是这种状况,以后就有可能再次发病。

  老陈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医疗费的问题。在抢劫发生的当天,家里人就向派出所报了案,但目前还没有破案,医疗费由谁承担就有点儿说不清了。为了要一个儿子,老陈先后生了5女1男,人口多负担重,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平时过日子还可以,一有病就麻烦了。现在治病用掉的6000元,有1500元是小陈的学校垫付的,剩下的是老陈向弟弟和在外打工的另一个女儿借的。

  其实老陈毕竟是当过生产队长的人,为可能出现的意外还是做过准备的。他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最多只能报销1500元,显然不够,他还为女儿买了学生平安险,但是因为案件还没有破,保险公司还没有答应给予赔付。现在老陈手头只剩1000多元了,而医疗费是每天200元,如果女儿还不能快好的话,钱就难以为继了,而这次如果不能彻底治好,老陈很担心女儿的心理阴影就无法根除了。

  记者正与老陈聊着,小陈回来了,白毛衣,牛仔裤,与一般的18岁女孩没什么两样。小陈说她现在感觉挺好的,就是记忆力不如以前。小陈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中上游,她的理想是上大学学制药专业,老陈也决心供她上学,老陈家里有一种祖传的治蛇伤的草药,他希望女儿能把它成批的生产出来。然而这一切的美好愿望都要以治好病为前提。小陈没事的时候,会到医院的抗非烈士邓练贤的纪念碑前散步,也许在祈求这位精诚大医的在天之灵能够帮助她战胜心疾。

  图:

  现在从外表上已经看不出母亲的悲伤了。章梅 摄

  身患怪病的黄小兰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梁文祥 摄

  小陈站在邓练贤烈士的纪念碑前。 韩浩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