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长城烽火“烧”断阜新183年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4:20 辽沈晚报

  考古学者认证历史上五个朝代的长城在阜新境内都有遗址;明代因连年战事,该地区长年没有人烟,历史记载出现空白

  昨日,阜新市考古学者罗显明告诉记者,他近日在重走燕、秦、汉长城时发现了当时东胡人遗留下来的青铜剑、陶片和刀币,而且在修建明长城期间,由于连年战争使百姓背井离乡,造成1410年—1593年间,阜新地区长达183年无百姓在此生活。罗显明兴奋地说,阜新
不仅有燕、秦、汉时期的长城,明长城和清代的柳条边(清代长城)也都在阜新经过,也就是说,古代五朝遗留下来的长城在阜新境内都有遗址。

  历史上五个朝代的长城都经过阜新

  1999年至2002年的几年间,辽宁省长城协会秘书长吉昌盛带领考古专家及学者们对燕、秦、汉长城路经阜新的长城沿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据罗显明介绍,从阜新地区经过的燕、秦、汉长城,在燕、秦时期开始修建,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辽宁省内长城史上统称为内线长城,其走向为上线由内蒙古自治区的奈曼旗进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于寺、大五家子、红帽子;下线由北票进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胡头沟开始到大五家子、红帽子后上下两线长城合二为一,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他本扎兰、八家子飞机场、沙拉、大巴、苍土、泡子向东进入彰武县入法库,最终点到达丹东。阜新境内的燕秦汉长城全长为298.26公里。

  经考古专家考证,明代长城阜新段为明万历年间由辽东总兵李成梁为抵御元军和后金进攻而修筑,是明的重要北疆防线。

  清代时,清宫廷由沈阳(原称盛京)迁都北京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辽沈地区是后金的心腹之地,也是夺取全国统治政权的根据地。为了保护这一地区,清政府便将此地划为特殊地带,严禁其他各族人入内,以防止损害所谓“龙脉”,所以,在此修建了柳条边。目的是用这条边线禁止边外人自由进入盛京地区,也禁止边内民众自由流动到分布在边外的皇族围场和产人参、豹皮、珍珠等重要特产品的禁区里采伐。柳条边在阜新全长157.5公里,其中共修建21个边门,阜新地区就有3个。

  180年烽烟不断阜新地区居民背井离乡

  在当时,阜新北老边沟至北宁的南老边的这段明长城前沿有阜新的卡拉山口和魏家岭山口,这个山口是后金和蒙古骑兵攻明的必经道路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段长城从地理位置、修筑方法、建筑结构与明代长城对阵战况史实考证,辽东镇总兵府为保卫总兵府广宁城的安全,用于防御后金和蒙古骑兵从阜新卡拉山口和魏家岭山口通过,向明军广宁进攻的一道防线,全长为58.8公里。罗显明告诉记者,发现的这段明代长城边墙,为研究阜新古代军事设施建筑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由于明朝时连年战事的发生,致使阜新地区的百姓们被迫流落他乡。明永乐8年(1410年),元和后金军队的大举进攻,使两卫(辽总兵设广宁后屯卫、瀛州左屯卫)南迁。明正统7年(1442年)——成化17年(1487年)为了保卫明朝政权,修建了明长城。据考证,从1410年至1593年的183年间,阜新地区没有人烟,直到北元最后一位皇帝林丹汗在“插汉浩特城”建立首府后,才开始陆续又有人在此居住。

  驻阜新记者 蔡红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