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丁丁观察:能效标识不只是一个技术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3月1日正式实施的能效标识制度,虽然已引起家电业人士的关注,但是,从大的范围看,更多的人对能效标识显得依然很陌生。

  很多人并不知道,能效标识与以前强制实施的3C认证以及采取企业自愿原则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许多认证如节能产品认证等相比,其真正区别在哪里。

  过去,政府推行一些认证,企业必须到指定机关或机构花钱去获认证。而这次的能效标识制度采用“企业自我声明+备案+市场监管”的模式,企业不用向任何部门或机构交费。根据已公布的能效标准,产品能效达到哪一级,生产企业在标识上标上哪一级就行了。

  能效标识启动体现出政府职能的一种转变。这与国家发改委的积极推动有很大关系。同其它改革一样,这势必要触动一些部门、机构的利益。是像某些机构希望的走收费认证模式,还是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更能体现企业主体意识及政府引导艺术的新模式,可以说,在能效标识设计推行模式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交锋。

  从全球来看,许多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就陆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能效标识项目,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模式。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目前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实施了这一制度,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选择节能产品的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节能技术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这套全新的模式引入中国市场将面临新的考验。

  “收费的事,争着管;没有好处的事,该管的也无人管”,这句话曾道出我们某些行政职能部门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脱节与不适。这次能效标识的推行也面临谁管,以及怎么管的问题。

  能效标识从3月1日起在冰箱和空调两大产品上首先开始实施,20多天过去了,但是市场上,各种标识混杂,许多产品仍然没有按规定贴上正规标识,这说明,新标识的推广并不乐观。

  尤其是我们从媒体上一直也没有听到有关部门对能效标识进行监管的任何信息,相比于当年推行“3C”认证时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来看,似乎没有部门对此投入应有的热情。

  能效标识采用全新模式,也要求企业必须做到诚信;同时,更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开放、透明、公正的监督,来保证标识的可信性。

  有无可信性是能效标识推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这就要求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抽查、监督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结果,使企业不敢冒失诚信的风险。同时,根据国外经验,有关部门有责任引导企业相互监督,发现某企业的某产品的能效标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只要举报准确,就要依法采取处罚,让违规使用能效标识的企业付出失信代价。只有这样才能让诚信企业感到公平,让更多企业自觉做到诚信。

  能效标识,对企业来说是个新事物,对政府有关部门来说,更是一个新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将检验一些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的进度。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能效标识的模式,就应排除掉其他认证形式的存在,而是要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需求,实现多种认证形式的互促发展。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