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0:56 光明网

  孟秀霞

  目前,我国大学学科设置繁多,专业分类更加细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迅速,学科专业学习与人文知识的基础教育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在大学生中加强和普及文化基础教育,特别是人文知识教育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工作经验,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深层次上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从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探索和文化知识的全面发展看,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同样十分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从中学时代起大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可以用来阅读文学艺术和历史哲学书籍的时间较少,更由于影视传媒的迅猛发展和电子、通讯水平的日新月异,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对图书的阅读需求在总体上减弱,传统文学经典、高雅艺术作品和严肃的社科著作,在青年学生中甚至需要通过呼吁来强调其必读性。早有教育专家指出,在大学生中间,对优秀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哲学、历史知识的掌握严重不足,不少理工科学生甚至包括文科学生,对本国语言的运用能力较低,无法完整、准确的完成自己的表达。中外教育专家都认为,实现通才教育的公认基础,首先是学生能够清楚、熟练、准确而优雅地运用本国语言。语言文字的功底同一个人的思维智慧、逻辑结构和科学造诣有着密切联系。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和文学家。对大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分析判断力,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挖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应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效益,要求平等、自由,强调竞争、诚信。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治民主化相伴随。这些新特点新变化,要求我们在培育和弘扬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还要努力培育竞争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激励青年学生担负起历史重任,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在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同时把民族精神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提高青年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组织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充实和强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把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应当采取生动丰富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是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的体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途径,运用能够为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把专业课学习和人文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应当鼓励学生热爱民族文化,阅读文学经典,养成阅读习惯。优秀文学作品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意志品格塑造和心灵健康成长可以发挥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要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文知识教育,要培养各专业学科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变教学方式,增强人文学科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文化趣味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豪迈气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人文景点,参加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从改变校园文化环境,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层次,让校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总之,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大学教育目标和人才发展的事业,大学人文知识教育潜力巨大,前途不可限量。(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