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政府工程欠薪责不可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1: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唐螂

  前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开了个新闻发布会,为这部非常有针对性并于5月1日实施的法规鸣锣开道。会间,人大和政府的高层负责人特别提到法规的约束力,表示“政府拖欠工资,一样要按法律规定执行!”并释法似地举出案例说,广东最近就曾发生过一起类似案件,政府即使卖车、卖房也得还钱。这个案例颇为“石破天惊”,
有媒体次日于是以“政府欠薪:卖房卖车也要还”的大标题作了报道。

  另据报道,截至3月15日,广东偿还拖欠工程款46.23亿元,清欠比例为22.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情况突出,仅完成清欠的14.14%。”

  显然,省人大牵头召开的会议表明,随着《条例》的实施,有关部门将强化对欠薪问题的监管力度。因为《条例》填补了原有劳动法规没有直接规定对欠薪情况的处罚等条文的法律真空,使得从执法角度看去,对法人或准法人单位的直接或间接欠薪问题的监管变得更有操作性;同时,在广东省内的任何劳动人员,都可以通过《条例》去追讨用工单位的欠薪!而作为注脚,广东省内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由各级政府欠资开始的民工欠薪“债务链”,颇有“斩不断、理还乱”的窘局,可见《条例》的实施是多么的及时。

  众所周知,民工欠薪较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在这行业中,常常是不良的债务导致资金供应链的断裂从而再导致欠薪。据说,这些畸形债务链的根子是垫资施工,而那些专做“以权发包”无本买卖的工程项目业主,往往是政府或属下的单位,有些官员凭着手中的权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地实施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置财政支付能力于不顾,视政府信用为无物。去年秋,建设部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城镇存在“形象工程”。而另一数据表明,全国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1755.8亿元,其中政府拖欠工程款642.8亿元,占全部拖欠款的36.6%。可见,这样庞大的政府拖欠款项,该影响着多少农民工的生计啊!

  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欠薪,其危害性已有定评;对于主导的官员来说,这绝不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而是对政府信用的践踏。而对于广东省来说,《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实施,应该说仅仅是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创造了执法监管的法律条件。而真正要达成立法的初衷———“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则恐怕不仅仅要在执法上做到“政府欠薪卖房卖车也要还!”而且在行政任免法规上,也应该实施相关的考评制度、“用官”制度,让那些欠账不还的官员,摘下乌纱,丢下权柄,尝尝“揾食艰难”的滋味。

  (日京/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