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绩古镇面临房倒屋塌 没钱修政府互相推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5:21 法制晚报 | ||||||||
重庆市大足县的名气源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里还有另一处“文物古迹”,那就是“历史文化名镇”铁山镇。铁山镇距离县城40公里,三年前申报成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然而,破败的房屋如今却怎么也戴不起这顶高帽子,现任镇政府要求把这一称号撤消掉,在这申与撤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项让人无法一笑了之的政绩工程。
探访古街 破屋不堪风雨袭 听到锣响避难急 记者到达铁山镇古街时,天空中正飘着细雨。98岁的周老太倚着门框坐着,头上的屋顶有个一米见方的大窟窿,雨正从窟窿中落下来,地上的木板早已湿了。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的一根横梁已经松动,此情此景颇应了那句古话——“屋漏偏逢连阴雨”。 “老太太坐在门边,就是为了能听见锣响赶紧跑出来。”铁山镇双河街社区书记龙扬云说。 铁山镇副镇长谢贤政告诉记者,按照标准,古街的房屋99%属于严重危房,根本不能住人。但这条250米长的街上却住着119户人家,房子都和周老太家的房子差不多。 “敲锣是危险报警信号,更先进一些的报警设备是装在镇卫生院附近的两个喇叭。刮大风、下大雨时,我们就敲锣、广播,居民就跑到新建的镇中心卫生所去避难。”双河街社区居委会主任陈齐正补充道。 一条残破古街 成就一个“名镇” 铁山镇古街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来自浙江、江西的手工业者建作坊、赶集市而逐步建成,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过去,古街曾经十分繁华,但现在,住在街上的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这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据街上的居民讲,铁山镇曾有18座古庙,但经过上世纪的几次“运动”,早已荡然无存。目前,镇上惟一能与历史搭上关系的就只剩这条街了。令人想不到的是,2002年,铁山镇竟因这条古街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谢贤政副镇长说,除了居民自己动手,镇政府从未对这条古街进行过大规模修缮。2000年,开始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时,房子还达不到危房的程度,但几年过去后,房子一年比一年差。 在古街上记者看到,屋顶漏雨问题在这里已不算什么大“毛病”,有些房屋的倾斜角度已经超过10度。 政绩工程溯源 每个镇都摊了指标完不成改造要扣分 申报古街成“救命稻草” “大足县搞旧城改造工程,每个镇都摊了指标。铁山镇没法完成指标,此时恰逢县里要报"名镇",铁山镇就以老街的名义申报。2002年,市里批下来了,铁山镇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戴上了文化古镇的帽子。”一位曾报道此事的当地记者说。 因为有“大足石刻”,旅游对大足县来说越来越重要,正是出于发展旅游的考虑,大足县提出了旧城改造的构想。但是,大足县的24个乡镇中,与石刻关系密切的不过五六个。 谢贤政算了一笔账:铁山镇每年教育投资近400万元,再加上修路、基建、日常支出等等,总计600万元。镇里的农业收入只有30万,其他几乎全要依赖财政拨款,至今还背着800万元的基建债务。 就是这样一个镇子,也被定下了改造指标,完不成就要扣分,影响干部政绩。在如此“一视同仁”的情况下,当时的铁山镇政府只好靠申报老街来完成任务。 两乡镇合并 揭开“历史文化名镇”深藏问题 “政绩不错” 两位申报人已高升 如果说,县、镇两级政府只是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者,而审批权则在重庆市,那么,市里的有关部门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申报后,重庆市文化局、文物局的领导多次带专家来考察过。”双河街社区龙书记说。记者辗转找到了重庆市文物局。一位当年曾参与古镇评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条街上的‘大步廊檐’从清代保存至今十分难得,我们认为有保护价值,但并不清楚指标的事。” 如果不是原铁山镇与原宝山乡合并,那么,历史名镇的问题恐怕至今都无法揭开。现任铁山镇镇长、副镇长等均来自原来的宝山乡,而当年主管铁山镇申报工作的三位负责人,除一人已经退休外,其他两人因为“政绩不错”,一人调到某县任副县长,另一人进入某县的村建国土所任主任。 遗留问题 撤称号居民不干 修房子政府没钱 由于无钱维修,铁山镇镇政府目前正积极运作撤销“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由居民自行修缮房屋,但镇上大多数居民的想法却与镇政府大相径庭。 谢贤政说:“居民认为,一旦撤了称号就要拆房子,他们不愿离开这里,有名镇的牌子在,就可以等着政府出钱维修。” 谁来出钱修房成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也是这个“政绩工程”后遗症的大发作。铁山镇现任政府没有钱维修老街,但又必须对居民的安全负责,因此,镇政府希望撤销称号将维修责任回归居民;居民则认为,只要是古镇,政府就要负责修。看似是古镇称号去留之争,实则是谁来出钱的问题。 后记 雨季快到了 古街能否撑过夏天 目前,铁山镇撤销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申请虽已上报到大足县、重庆市,但最终结果还在等待中。无论名镇的高帽子是摘下还是继续戴着,关系到全镇居民生命安全的危房改造却已经是刻不容缓。目前,维修房屋的义务在居民与镇、县各级政府之间相互推诿。 今日,记者离开铁山镇时,双河街社区居委会陈主任正在擦着他那只铜锣。“过两个月就到雨季了,镇上的房子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得过这个夏天!”面对记者的背影,陈主任自言自语道。 文/本报记者 袁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