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扶贫项目引发千人诉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03:49 大众网-齐鲁晚报

  亚洲最大的氯酸钾生产基地落户在福建最贫困的山区县屏南,似乎怎么看也是件大喜事、大好事。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被社会各界誉为“山海协作”典范的扶贫项目,却被上千村民联合告到了法院,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之中。

  山海协作力争“双赢”

  屏南县是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小县,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1994年以前,这个县甚至没有一条柏油路。“屏南屏南,又贫又难”,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屏南的闭塞与落后。

  1992年,机遇来了。当时福州缺电,并且电价很高,用电大户福州第一化工厂计划将高耗能的氯酸钾产品的生产向能源丰富、电价较低的山区转移。此时恰逢福建省关于经济发达地区帮助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山海协作”政策出台,屏南丰富、廉价的水电资源和积极的引资政策吸引了福州一化。在福建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福州一化出资70%、屏南县政府出资30%共同组建的榕屏化工厂落户屏南。

  这年3月,榕屏化工厂在屏南城郊东南的溪坪村破土兴建。投资8800万元,年设计产量1万吨氯酸钾的一期工程于1994年1月建成投产;1998年,年产2万吨氯酸钾的二期工程也建成投产。至今企业累计投资已超过4亿元,引进了德国和芬兰先进的电解技术,形成了年产5万吨氯酸钾的生产规模。企业每年上缴地方1500万元利税,可增加500人就业,仅运输一项就给屏南人提供了500多万元的业务。当时屏南一度电只有4分钱,福州则要3角多,低廉的能源价格使企业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得到跨越式发展。

  屏南县副县长林如屏对记者说:“当时能够引进这样一个有效益的大企业,非常不容易,全县上下对这家企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寄予厚望,后来榕屏化工厂每年承担了全县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也的确没让屏南人失望。”

  十年摩擦千人诉讼

  从1994年开始,工厂周边的农作物、果树、竹子逐渐枯死,溪水里的鱼、虾也逐日减少以至绝迹,“村民经常头痛、恶心、胸闷,皮肤瘙痒,得癌症的比以前多了。”曾经在村里行医的张长建痛心地对记者说。“最严重的是1997年到2000年间,那几年我们的菜种不活,毛竹全死了,河里不能养鱼。”溪坪村村委会主任魏楚荣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我们就意识到是榕屏化工厂的污染造成的,受害的村民就向县、市、省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厂方给予赔偿。2000年,村民们受损的作物得到了一些补偿,但此后化工厂的大门就对索赔的村民关闭了。”

  2001年,为了整理医疗资料,张长建买了一台电脑。他发现网络寄信是一个“好东西”,就不断向国家有关部门发邮件,多的时候一天发出40多封。2001年底,环保总局回信,要张长建寄一份正式的书面投诉到环保总局和福建省环保局。

  2002年3月13日,张长建等人在县城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打出“筹集经费控告榕屏化工厂”、“还我青山绿水”等横幅,三天半时间共募集到10万多元。

  2002年11月7日,张长建等人率溪坪村1643名村民向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诉状,同时在向法院提交的一份《农、林、果等作物受损金额按户汇总表》中,详细地记载了溪坪村147户村民在17种农作物上的损失,受损额为1029万元。

  评估机构对村民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评估鉴定。评估得出的损失金额与村民要求的赔偿数额有很大差距,村民对此很不满意,坚持通过法庭诉讼解决问题。今年1月24日,宁德市中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针对起诉书所诉福州第一化工厂转移污染企业到屏南,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经过验收合格即投产使用,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出现严重的污染等问题,被告辩称:榕屏化工厂是一个“山海协作”典范企业,环保设计合格,环保设施齐全、先进,目前“三废”排放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原告所诉没有事实根据。

  “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

  有关人士认为,此案将有一个漫长的审理过程。榕屏化工厂走到今天,是各方都始料未及的。

  副县长林如屏:村民出于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将企业存在的污染问题上诉法院是正当的。政府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又要支持企业的发展。现在有人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当初县里的决策,有的甚至说是政绩工程,这些说法有失公允。引进这个项目没有错,不能因为有污染就不能引进,化工企业都有污染,关键在于如何治理。县政府已分三次赔偿了农民29万元,榕屏化工厂也给予了一定数额的赔偿,但部分村民认为企业赔偿数目与他们的实际损失相差太大;企业却认为村民有漫天要价之嫌。

  榕屏化工厂副总经理何中:我们来屏南建厂初期跟当地村民相处也很融洽,二期扩建后潜伏的污染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现在还惹上了官司,以致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应对,没办法集中精力搞生产,我们伤透了脑筋。现在回头冷静想想,工厂本身也有责任,企业初期在环保认识上确实存在偏差,或者说重视不够,总认为生产是第一位的,这点值得我们反思。

  溪坪村村委会主任魏楚荣:榕屏化工厂自以为“财大气粗”、自以为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大户,就抱着“我是你轿子抬来”的心态跟我们打交道,是非常伤人的。我们农民也不是不讲道理,也不是想“吃大户”,如果企业真正做到“三废”达标排放,如果能满足我们的一些合理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村民做点实事,事情就不会闹得这么僵。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开明:这个案件提醒我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可偏废,今后地方在引进脱贫项目时,一定要切实做好环境评估工作;在污染发生后,要尽量多给村民以补偿,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尽快转变,才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之道。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