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满高校选才标准教授愤然请辞 教育能否不拘一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08:45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赵飞实习生段少丽)楚天金报昨日11版报道,前不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愤然辞职”。其辞职理由直指研究生录取中的一个现象:由于外语、政治分数这道“硬杠杠”,一些艺术水平优秀的学生反而不合格。此举在社会上掀起波澜。

  录取不应“一刀切”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小李表示,现在绝大多数考研学生在备考时,主要精力不是花在专业知识上,而是为应付考试猛“啃”英语、政治。其实,只要在专业上具备出众的潜质,仅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就没必要卡得太死,而从小学直至大学阶段的政治学习,也足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不能因为卷面上的几分之差,就断送掉一个在专业学科上表现出众的优秀人才。武汉大学教师彭国军表示,各学科都存在交叉、相融部分,若只专一门、不顾其他,必然会导致在长远发展中出现“瓶颈”。因此,应设一道客观反映学生潜力的“录取杠”,只是这道“杠”不能千人一面,而应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要端正教育人才观

  武汉音乐学院一硕士生导师认为,陈丹青的无奈和困惑,其实是一个教育界争论已久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认定和培养人才?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首先要端正教育界的“人才观”。他说,尽管一些老师不愿承认,但实际情况是,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只要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成并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被社会称为人才。那么无论是“偏才”还是“全才”,只要具备培养潜力,就应该被人才培育体系所接受,而不应以强制性的“一刀切”模式来区分。

  教育要改革,但应循序渐进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说:“陈丹青教授痛陈了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格式化’、‘量化’现象,这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被世界称为音乐大师的贝多芬,却连加法都不会,如果让他也来参加现行的国内考试,怕是连高中都不会要,但谁敢说他不是人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发现和培养更多像贝多芬一样的天才,那就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我认为在教育领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承认差异,才能发展个性。统考制度在客观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和公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前本科高校的自主招生试点就是为了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人才选拔局面。但这个转变应有个过程,如果马上取消现行的对学生、老师的考核模式,必然会引起教育混乱。教育要改革,但必须有个过程。”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