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发展看洋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10:12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张铁 吴刚

  编者按由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11家中央新闻媒体组成的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新闻采访团前不久抵达我省,就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采访。在集中听取了我省有关部门关于我省经济形势、中部和贫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省建设、文明生态村及生态文化建设,以及旅游及
新型工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后,采访团赴海口、文昌、琼海、洋浦、儋州、三亚等地采访。本报今起开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新闻采访团看海南”专栏,刊发或转载该采访团的有关报道,敬请关注。

  初春的海南,处处盛开着一树树火红的木棉。在这个美丽岛屿的西北角,有一片热土,也像这木棉一样,热烈地向着明天开放。这就是洋浦经济开发区。

  这里,承载着洋浦的未来。几代领导人倾力关注,几代建设者前仆后继。几度潮起潮落,几番风雨浮沉,今日的洋浦,终于找准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奋力再扬帆。

  基础设施完善,洋浦龙头初现

  1992年,洋浦开发区刚成立时,有人这样形容洋浦:“三多”(荒地多、石头多、仙人掌多)、“三少”(水田少、经济林少、村庄少)、“三难”(走路难、用水难、照明难)。面对恶劣的环境,洋浦人用热情书写未来。累计投入6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集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保税区“三区合一”、面积达31平方公里的成片开发区。

  现在的洋浦,一改“路不平,灯不亮,遍地是牛羊”的景象,供水、供气、排污,路网、路灯、网络,一个现代化园区展现在眼前。区内主干道路四通八达;从松涛水库铺设54公里管道,建成了日供25万吨的供水工程,并建成了日处理5万吨的自来水厂;年供气1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已开通,并为电厂、浆纸厂等项目供气;有20平方公里排水、排污地下主管网框架已基本形成,大型项目排污系统已建成投入使用;区内电厂总装机容量达86万千瓦。

  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大规模投资。目前,洋浦已建成项目30多个,在建项目30多个。其中不乏金海浆纸这样投资超过50亿元的大项目。去年,洋浦开发区GDP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幅均达三成左右;港口更是飞速发展,吞吐量增长90.3%,达217.7万吨。洋浦作为海南发展新型工业的龙头效应正逐步显现。

  发展思路科学,洋浦成竹在胸

  安静明亮的中心控制室,各种仪表闪烁着红色与绿色的小灯光,电脑屏幕上跳动着生产各环节的画面,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这是又一个落户洋浦开发区的大项目———金海浆纸。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一制浆生产线。

  “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新型工业,是洋浦目前的发展战略。用大项目带动,形成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实现延伸式的发展。大公司进入,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以此吸引相关的配套产业进入,并且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国际标准建设。“就是吃干榨尽。”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丁尚清做了个形象的说明。原材料加工成成品,成品供应相关产业,深度加工、深度加工后的深度加工,一条链串起多个产业。所有工业项目必须是“绿色循环产业链”。

  这是延伸式发展,也是循环式与集约式的发展。

  海南,人口少,省内市场不成熟,制约了发展的步伐。洋浦,有着天然深水良港,可建26个深水泊位,最大可达10万吨级,“中国少有,世界难得”。劣势与优势并存,共同决定了海南的发展,必须面向岛外,面向全球。发挥洋浦优势,瞄准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发高科技制成品替代进口,为解决我国能源与原材料紧缺问题,发挥洋浦的作用。这是洋浦的眼界。

  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金海浆纸,虽然种植了大片生态速生林,但国内的木片供给只能满足2/3的需求量,还有1/3需要从海外市场进口。从出口原料进口成品,到进口原料进行深加工,替代成品进口,洋浦瞄准的是原材料与能源的瓶颈,写的是深度加工、替代进口的文章。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洋浦有交通与区位优势,有开拓两个市场的能力。目前,洋浦的港口群初具规模。洋浦港有3.5万吨泊位3个,2万吨泊位2个,标准化集装箱专用泊位1个,金海浆纸在建2个2万吨专用码头,还有一个30万吨原油码头、一个10万吨成品油码头在建,为油气及油气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打下基础。

  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基地,建设现代保税物流中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洋浦成竹在胸。

  政府主导开发,洋浦再次扬帆

  海南,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扼守南中国海的咽喉。洋浦,面临碧波万顷的北部湾,占据通向东盟与南亚的交通要道。发展洋浦,不仅是海南经济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对于开发区设立之初的“洋浦风波”,洋浦人记忆犹新。1988年12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向中央请示:将洋浦30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权,一次性出让给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成片开发。因此引发了关于洋浦的争论,这就是“洋浦风波”。1989年4月,小平同志在海南省委关于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汇报材料上批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首例外商投资成片开发区就此诞生了。

  但是,因为种种失误,洋浦一度错失发展良机,渐渐冷落下来,更引起开发区股权股东的频频变动。去年,海南省决策:将重组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新组建的公司实行政府主导、政府控股,从根本上改变洋浦开发区长期由境外公司控股的局面,掌握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主动权。

  从外商主导到政府主导,洋浦历经了一次重大的开发模式转变,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眼下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如一位诗人所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发区的中心,也有这样一块新标牌:“新世纪、新洋浦、新形象”。

  (原载3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

  作者:张铁 吴刚

  (来源:海南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