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祭扫鲜花专售点今年只卖成本价(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04:23 北京青年报
祭扫鲜花专售点今年只卖成本价(组图)
祭扫鲜花专售点今年只卖成本价

祭扫鲜花专售点今年只卖成本价(组图)
祭扫鲜花今年设立专卖点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汪震龙

祭扫鲜花专售点今年只卖成本价(组图)
图3

  本市昨天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日,各大公墓未出现拥堵、拥挤现象———

  从昨天开始,本市各大公墓迎来清明祭扫高峰。截至昨天下午,全市各大墓园共接待祭扫群众数万人。

  由于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周末,昨天本市各大公墓的扫墓群众并未出现人山人海的情况。记者清早在开往八宝山的地铁列车里看到,各个车厢里秩序井然。在人民公墓大门口也没有出现拥挤状况,只是在九点钟左右出现了小的人流高峰。前来为母亲扫墓的赵先生对记者说,虽然知道“正日子”还没到,但还是选择了提前一周前来,“这样可以安安静静地和母亲待一会儿”。

  统计显示,昨天八宝山人民公墓已经接待祭扫群众3万人,万安、福田等公墓也接待了数千人,未报告发生突发事件。下个周末,本市各公墓将迎来最大的祭扫高峰,有关部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现场组织指挥,及时疏导人流。殡葬部门同时也呼吁市民尽量错开扫墓高峰日,以减轻大规模祭扫活动的压力,并且尽量乘坐公交前往。

  鲜花现买省去自带麻烦

  以往的清明节期间,在地铁车厢里就能看到很多自带鲜花的祭扫者,从地铁站口到八宝山人民公墓一路上也有不少兜售鲜花的商贩。记者今年发现,自带鲜花前来祭扫的群众明显减少了,因为他们在公墓附近就能买到新鲜、价格规范的鲜花。

  通往人民公墓的路边上,有关部门搭建了一个临时鲜花市场,销售人员均统一身穿黄色服装,各类鲜花的价钱也比较统一,具有正式营业执照的花商才能进入市场营业。石景山工商分局八角工商所在鲜花市场门口设立了咨询投诉台,现场回答群众问题,并受理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投诉。另外,民政部门在人民公墓门口两侧也分别设立了鲜花销售点,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制作花篮、花束,供祭扫群众选择,同种鲜花的价格保持统一。单支菊花的价格为2元,插花花束价格为30元。

  据一些花商介绍,近几年北京人购买祭扫用花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白菊和白百合、白玫瑰等白色花,一些淡雅的暖色花也开始受青睐,绿叶植物、甚至色彩艳丽的花也不乏买主。记者在人民公墓的鲜花销售点就看到,粉色的康乃馨、黄色的雏菊销量甚至超过了白菊花。另外,还有一些群众在这里购买绿色盆栽植物准备安放在亲人墓前。

  记者采访了几位祭扫群众,他们都反映这种统一规范销售鲜花的做法非常方便。“以前担心向公墓门口的小贩买花挨宰,就得大老远买花带过来,地铁里人多又怕挤坏了,真是一件麻烦事。在公墓门口就能买到放心又不贵的鲜花实在是太好了!”

  清明节之前,市殡葬管理处已经要求各墓区都设立鲜花专卖点,而且专卖点的鲜花只卖成本价。昨天,本市的各大墓区都执行了这一规定,虽然记者在八宝山人民公墓前依然发现零星的兜售鲜花的小商贩,不过他们大都没有市场,而且在城管队员的监督下很难形成气候。

  寄托哀思方式呈多样化

  记者昨天在各个墓区中看到,群众用各种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有人特意用塑料袋、可乐瓶带来清水,用干净的抹布轻轻擦拭亲人的墓碑;有人带来颜料和毛笔,细心地把亲人的名字描画清楚;更多的则是一家人围聚在父母的墓碑前,带上他们生前爱吃的东西,全家人静静地和父母吃一顿饭。

  王先生兄弟姐妹来了四位,记者看到他们在父母合葬的墓碑前放好了父亲最爱喝的二锅头,母亲最爱吃的雪里蕻馅饺子。王先生告诉记者,饺子都是家里人亲手包的,每年清明全家都要和父母一起吃顿饭。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人的文明祭扫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不仅烧纸、点烛等现象在各大墓区已经见不到了,市民的环境卫生观念也大有改观。记者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看到,扫墓群众丢弃在墓区的报纸、水瓶等垃圾已经明显减少,并发现有好几位市民把用完的抹布、吃剩的果皮、包装盒等放在塑料袋里带走。“不仅要让自己亲人的墓碑干干净净,也要为整个墓区保持卫生,这样亲人在九泉之下才能安息。”一位把鲜花外的塑料包装纸随手带走的先生对记者说。

  另外,昨天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举行了骨灰撒海活动,500多名市民集体来到天津塘沽渤海湾,将故去亲人的骨灰随着花瓣撒入大海,152位亡者自此魂归大海。北京市殡葬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1994年5月至今10年多来,北京市已经组织39次骨灰海撒活动,目前共有4000余位亡者的骨灰撒入大海之中。

  网上祭扫难以聚集人气

  在市民涌向各大墓区并且逐步接受海撒等殡葬方式的同时,近几年民政部门一直竭力推广的移风易俗的新形式———网上祭扫却应者寥寥。记者发现,各大网上虚拟墓园并未因为清明节的到来增添人气。

  网上祭扫具有文明、节约、安全等诸多优点,并且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为何一直没能形成风气呢?殡葬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几条原因。首先,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清明节扫墓已经不仅仅承载祭奠亲人的职能,很多人把它看成全家聚会、踏青旅游甚至锻炼身体的机会,网上祭扫显然不能满足亲朋好友见面的愿望。其次,目前大部分虚拟墓园的设计以及营造的气氛都还远远不能与真实墓园相比,不能达到群众要求的寄托哀思的效果。

  据记者调查,目前网上墓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虚拟的,并不以真实的墓地为依托,死者的亲朋好友在专门网站上为死者建立一个声情并茂的虚拟纪念社区。目前国内不少此类网站已经初具规模。另一类是由各大公墓、陵园、殡仪馆建设的网上墓园,安葬于此的死者在网上也可以拥有一方净土供亲人祭奠。

  作者:马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