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1:56 光明网

  田建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中央文件,需要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要有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
和人才观。

  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核心在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教育思想。

  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很多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才,固然有能力不够的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归因于思想品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思想。简单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社会发展;既要生活小康,也要人民健康;既要物质基础,也要文化推动。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的工作不仅要符合规律,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还要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现代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这需要人的自觉参与,主动学习、实践、感悟、体验、反思、修炼。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学生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德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以及独立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因此,现代德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让学生自己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注重个性的人才观

  个性,简单说就是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过去一谈个性就谈虎色变,认为个性就是个人主义,我们应当冲破这个思想禁区。个性和个人主义是两回事。个性发展完全合乎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不能把全面发展当成全科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去学,样样都行,样样都精,事事都成,将来可能一事无成。实际上,真正的全才是没有的,大多是奇才、偏才、怪才。有人语文好,数学差;有人物理好,化学差,都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

  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能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虚拟化、多边性、交互性的网络特点,使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更具个性。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应用统一目标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位学生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位学生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要将教育选择的遥控器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学习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对此,我们要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多元智慧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不要说哪个人聪明,要说哪个人在哪个方面聪明,不要简单地把人排队成聪明和不聪明,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质和可能,每个人在某一个方面都可以当第一。其二,人的大脑分七个区域:有的区管逻辑思维,有的区管艺术思维,有的区管运动思维,有的区管自我认知,还有的区管人际关系等等。在全面开发这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哪个区域发达就重点发展哪个区域。这位著名心理学家当年对教育的解释是:教育就是发现学生天赋,加以培养,使他获得成功感。今年,他到中国发表演讲,他说:“我觉得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自私的,也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知道他们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测量评价他们,让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传统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歧视。从多元智慧理论看,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其他智能很少涉及。因此,单从考试衡量一个学生是极为片面的。从任何不同角度评价,每个人都可以当第一。”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只要发挥他的长处,他就是人才。一个人能在某一领域作出贡献,即便其他方面差一点,这个人也是个有价值的人。许多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尽管在其他方面不高明,甚至是低能,也丝毫无损他的伟大。人生有限,人生工作时间更有限,一生能解决一个问题就不错了,能解决一个重大问题就算伟大了。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