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项科技大奖诞生于一所高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22:4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题:七项科技大奖诞生于一所高校

  新华社记者 刘红灿

  在3月2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南大学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两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打破了这一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局面;此外
,这所学校还有6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所高校诞生如此众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引人注目。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说,科研是中南大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最亮的一块牌子,对学校迅速崛起、进入中国大学第一方阵功不可没。

  学科优势:高校科研要以特色取胜

  2000年4月,位于长沙的中南大学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校长黄伯云认为,大学合并必须创新办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要将三校的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发挥聚合效应。

  据科技处副处长刘少军介绍,并校后,中南大学集中优势力量抓好重点学科,通过大项目带动整个科研实力,学校的学科特色更加突出。

  有色和稀有金属、铁道交通等行业研究是中南大学的传统优势,通过学科重点建设,学校解决了我国复杂条件下矿产资源开采的关键技术、列车脱轨等问题,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群。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合校后,中南大学依托工、医等强势学科交叉融合,填补了国内外某些研究领域的空白。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整合材料学、信息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资源优势,组成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已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等多项重大研究课题。目前,中南大学已初步组建了生物材料技术、纳米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7个“创新团队”,有17个国家重点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14位。

  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徐慧说,学科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的纲。高校体制改革后,中南大学能凝练整合的学科资源和信息资源广了,学科层次得到提升,给学科建设带来了很强的活力和竞争力。

  人才优势:提升内脑与引进外脑并重

  并校之初,中南大学唯一的人才优势就是“两院”院士较多,但教师总体水平不高。他们采用现有人员培养和引进人才并重的模式。

  立足于内部人才的培养,中南大学提出的“博士化工程”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要在2005年前拿到博士学位,否则将被分流。

  管理学院院长陈晓红说,经历了几次院校合并后,管理学院教师来源不一,层次参差不齐,学校除要求学历外,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教师们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

  此外,学校每年选派统招的研究生到国内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尽可能送在职教师到国外进修,使现有人才的水平迅速提升。

  在人才引进中,中南大学流传着“十顾茅庐”的故事。中南大学人事处处长彭省临说,学校专门成立了高层次人才领导小组,实行一站式服务,有问题可直接找校领导解决。2000年以来,中南大学吸引了100名海外优秀学者来校工作,也稳定了一批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

  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熊翔说,学院前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位博士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学院创造条件,帮他争取“863”课题,使他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

  引进的人才也并不轻松,学校与其订合同实行目标管理,如承诺在国外的核心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争取多少项目、培养多少人等,目标“苛刻”,管理严谨。

  为了真正使人尽其才,中南大学还将津贴总额的70%以上用于第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彻底打破了“大锅饭”,使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从“争位子,抢帽子”转变为“争课时、争项目、出论文、上质量、出效益”,学校教学质量、科研进校经费,论文质量和数量、学科建设等重大项目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了一批29岁的教授、30岁的博导,年轻人在这里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制度优势:两个70%激发创造潜力

  用岗位津贴、奖金奖励科研项目的获奖者等,是一些单位激励科技人员的常规做法,但如何从根本上激活学校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中南大学通过全校大讨论形成了三个共识:科技人员无研究开发积极性是国有人力资源的最大流失;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是国有无形资产的最大流失;科研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是国有有形资产的最大流失。

  有了这样的资源观,中南大学决定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使科技人员在分配中占有绝对多数。

  2000年,学校出台了一个独特的“两个70%政策”:有关科技人员能获得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有权获得非政府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此前,在国家7部委下发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技术转让收入个人可得20%。

  与一般公司相比,中南大学的“学科性公司制”有两个特征:一是公司的股本由学校的技术成果——无形资产和少量科研课题结余经费加社会资本组合而成,从实践看,前者占总资本的24%左右,其中90%以上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其二,管理方式上,由学校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组织研发等工作,而由社会投资方负责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

  在这一措施的激励下,学校涌现了50余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以院士、博士生导师为领头人的创新群体,学科性公司也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李健说,中南大学在办学上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条件并不算好,为什么在科研上形成这么多亮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创新,两个70%起了很大的作用,把现有人才的潜能发挥出来,体现了以人为本。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出台这些非常宽、当时看上去有些“冒”的政策,现有成果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才是学校国有资产最大的流失。(完)(责任编辑:周庚虎)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