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湖底铺膜引争议 专家称园林将遭严重破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01:44 北京娱乐信报 | ||||||||||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前往圆明园进行了现场采访,并采访了相关专家。 指责 兰大专家:湖底铺防渗膜是生态灾难 对于圆明园在湖底大面积铺防渗膜,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教授认为,最起码会造成8种恶劣后果,而且会造成1.5个亿的花费: 1.严重破坏了园林的生态景观。 2.彻底破坏了园林固有的水系结构。 3.把圆明园的“活水”变成“死水”,一园死水与园林草木相隔绝,园林树木将面临严重干旱而大片死亡;与地下水系相隔绝,“流水不腐,死水易臭”,这样会产生大量腐败气体和有毒气体,这是一场生态灾难! 4.彻底破坏了园林的美学景观。 5.损坏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 6.浪费巨额资金,得不偿失,徒劳无功,后患无穷。 7.加剧了海淀区的生态恶化,有损于北京市的生态环保。圆明园湖水的渗漏有利于海淀区和北京市的地下水供应,有利于克服北京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城市漏斗”效应。 8.与水隔绝的圆明园中的树木将面临严峻考验,圆明园生态系统的环境污染势必日益加剧。 回应 圆明园:只有这才能让园内不缺水 对于张在春教授的指责,昨天圆明园有关负责人苦笑着说:“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去搞这么大的工程,简直太荒谬了。”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她虽然是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但也不是具体负责做这个工程的,具体的数据她也拿不出来。不过她表示:“我们圆明园的人做的事情肯定是为了圆明园好。”她向记者介绍说,铺设防渗膜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湖水渗漏,在目前北京普遍缺水、地下水不足的情况,采取这个办法才能让圆明园不缺水。 最后,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天她将请专门负责这项工程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这项工程的目的和规模。(朱伟东) 清华教授:北京地下水几乎不受影响 对于张在春称圆明园在湖底大面积铺防渗膜是生态灾难一说,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李金惠教授认为:目前清并没有针对圆明园铺设防渗膜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所以只能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圆明园的湖只是北京市所有的水系的一小部分,铺设防渗膜后会影响到湖水的渗漏,但其他湖水的渗漏会达到水量平衡的效应,对于北京的地下水的影响微乎其微。 李教授对于圆明园的湖水是“活水”的说法并不认同,在铺设防渗膜后短期内可能会对湖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湖水的生物都有自净功能,铺设防渗膜后不一定就变成“死水”。(陈燕) 追访现场 工人:大部分湖底都铺过了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圆明园,进行实地采访。 在园内记者看到,公园东侧的福海正在施工,一台推土机正将成堆的土推平,四周有10多个工人在观望,“湖底铺平后就铺上防渗膜,大部分湖底都铺过了,这一片是个码头。”工人指指湖底里已经纵向摆好的成卷防渗膜说。 防渗膜由“一布一膜”构成:一层是塑料防滑膜,一层是特制的白色土工防渗膜。据施工人员介绍,铺上以后就好像一个水盆,水可以流进来,但是不会向下渗漏,保证了水资源的充足。这样的防渗膜几十年之内都不会腐烂。 游客:去年底福海就被抽干 记者来到西侧已经完成施工的部位,看到平整的湖底,土里搀杂着黑色的有机肥饲料。工人们告诉记者,肥料可以让福海里种植的荷花等植物更加茁壮。 公园常客杨大爷告诉记者,“去年12月,福海沿途大小湖泊的水都已被抽干,湖底露出的泥有一道道深深的裂纹,还有许多干死的河蚌。我捡了一只直径足有20厘米的大河蚌,可惜!” 据了解,去年8月,园内长春园、福海等景点有300多条游船下水,由于连日降水,圆明园拦蓄雨水近50万立方米,平均水位较6月底抬高近30厘米,荷花的长势也非常好。(任宏张玉玮) 新闻延伸 公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一直有争论 昨天,曾在著名公园担任过总工程师的北京紫禁城学会的专家听过记者的转述后,向记者分析,目前关于北京的水系,尤其是公园湖水的保护有两派意见,尚存在争论。 他说,有一种观点是赞同“自然湖底”,主张让“湖水有自己的生存反复能力”,也就是说,让湖水处于自然生态,自我调节自我循环并自己产生。而另一种观点是赞同“应该防止渗透水”,主张在湖底铺上闷砖或者防渗膜,等于把水放在盆里,就不会使湖水流失。他说,“后一种意见既方便也节约,但是可能会造成水里的微生物无法生存,就不会有自然生态的情形出现。” 随后,他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虽然两种观点都不能说错,因为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应该根据公园或者地方的实际选取保护公园湖水的方法。”但是他还是偏向于前一种自然生态的湖水保护,毕竟自然生态的湖水是对生态系统最好的保护。 随后他还向记者分析说,圆明园之所以采取这种办法也是无奈的,毕竟在目前,北京普遍缺水,为了保护圆明园湖水不渗漏才出此下策的。 (朱伟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