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之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07:45 潇湘晨报

  大学何以成其大?两位曾经担任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长都有各自的认识: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则认为,大学之大,乃求是“研究”之大。不一样的表述,正好举出了大学之大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层面。

  大师者,立校之本;大学术者,建校之基。在今天,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和他的团队
所努力追求并践行的,正是此两者。

  何谓大师?“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此即为大师。《资治通鉴》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大师则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大师不仅要具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而且这种学术成就还必须与治学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本身的人格力量结合在一起,才当得大师之谓。

  黄伯云,大师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业回国的留学人员,作为粉末冶金、新材料等领域研究的权威,当他说出“国家一个多亿投下去看不到结果,没法向国家交代,真是夜不能寐”时,表露的正是大师的社会责任感,其二十年磨一剑、遇挫而愈勇之精神,正是大师应有的治学态度。

  大师总是寥若辰星的,但谁能说中南大学不会出现更多大师?这正是黄伯云或中南大学引以为傲的:他们的教师队伍里群星璀璨。事实如此:中南大学现有两院院士1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优秀人才86人。如此景象,则大师可待矣!

  何谓大学术?它应该是黄伯云所说的“要站在国家这个层面上来考虑问题,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中南大学近年来在科技产出和学科建设上成效卓越。在此次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南大学一举夺得了8项大奖,并以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从而改写这一奖项连续6年一等奖空缺的局面,同时还打破英、法、美三国垄断的格局。无疑正是中南大学致力于大学术建设的真实体现。

  除了大师及大学术之外,中南大学更以大楼之大为“大学之大”注入新的内涵。对梅贻琦先生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解读是:时代发展到21世纪,大楼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谓大楼就是硬件条件,没有现代化的硬件条件,怎么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怎么来适应大师?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南大学走出了一条强强联合的成功之路。

  2000年4月,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这3所学校实现了“强强联合”。“长沙有多大,中南大学就有多大。”遍布湘江两岸六地的中南大学,确如一艘大学航空母舰。强强联合不仅使中南大学实现1+1+1>3的跨越,也真正让中南大学“成其大者”。没有这种联合,便没有中南大学之大。

  大学之大,还在于对于大学精神的坚守。《大学》开篇便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用时代的尺子来丈量这种精神,则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求是之态度。中南大学已经在坚守与发展中大起来,也必将在坚守与发展中更大起来。

  本报评论员 杨耕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