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形文化为魂——阿坝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5:17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谈及阿坝,话题总是从旅游开始。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东方圣山四姑娘山等高密度、高品位、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在这里融为一体;70年前红军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的足迹历历可寻,长征文化光辉灿烂;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古老的羌族释比文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所以,人们这样说起阿坝:旅游阿坝,文化大州。
“旅游只有融入文化内涵,才具有生命力。”谈起年初参加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阿坝州文化局局长杨文建感慨万千:“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州,但阿坝州的文化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变资本任重道远。” 按照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阿坝州重新审视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阿坝州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阿坝州藏羌民族文化风情走廊整体设计方案》、《阿坝州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三大规划。全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凸现:把阿坝州建成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在国内外有较大文化影响力的特色民族文化大州。今年春节刚过,九寨沟管理局提出“土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产品文化的营造与创新、品牌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三环通路模式,着力从解析童话世界入手,以跨文化对话带动体验消费;研发土著文化,传承活态符号与原生体验;塑造品牌文化,探求时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动机制,着力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品牌。 建设文化大州,路径清晰可循:未来2年,即到2007年,全州文化事业要完成“一个工程”:藏羌民族风情走廊工程;实现两个提高:提高文化产业增长率———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要达到15%以上,提高文化产业的贡献率———到2007年,文化产业对全州GDP的贡献率达到3%;突出“三大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红军文化,打造人文阿坝、历史阿坝、红色阿坝。 建设文化大州,路径实在:提升旅游品位,实施大文化发展战略。在去年9月召开的四川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阿坝州委书记黄新初这样解读阿坝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继续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强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和创新阿坝厚重的历史积淀,全面审视和提炼阿坝丰富的自然赐予,在旅游文学、旅游艺术、旅游教育、旅游科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依托多彩多姿的文化资源,开掘其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打造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国际旅游精品;开发以红军长征纪念碑为重点的长征文化产品,以卓克基官寨、格萨尔王营盘为重点的藏文化产品,以桃坪羌寨为重点的羌文化产品,以松州古城为重点的“藏汉和亲”文化产品;把文化贯穿到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经营等各个方面,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化,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阿坝生态文化和人文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阿坝。 建设文化大州,有一个坚实的支点:3月28日,阿坝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黄新初用4句话概括阿坝文化与旅游如何牵手:以文化内涵,塑造旅游灵魂;以文化品牌,创建旅游品牌;以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竞争力;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建设文化阿坝,一个框架已然形成:打造汶川至九寨沟文化旅游精品带,九寨沟民族风情演艺产业带;以马尔康为中心的嘉绒藏族文化产业区;以黄河大草原为核心的安多藏族马背文化产业区;茂县、汶川、理县桃坪为主体的羌族文化产业区;以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为核心的大熊猫自然生态文化区;以“雪山草地、艰难历程”为主题,拓展松潘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以之为龙头,建设覆盖全州的红色旅游精品。 本报记者魏银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