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候选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6:1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1、确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
2003年10月,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并实施了对成都区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战略的总体思路概括为“六句话”、“三个集中”、“三大重点工程”,即: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和20个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一年多以来,市级各部门分类指导,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很多成功模式,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美好前景初步呈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继2003年历史性地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后,2004年同比增长11.4%,达到4072元,高出城镇居民增幅(7.8%)3.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深入推进省委“三个转变”的重大举措,符合成都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实际,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
2、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2002年8月,在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市政公用局试点;2003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意见》,并相继出台了9个配套文件,全面推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套深刻变革行政管理体制的新型制度设计: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实施阳光行政,把为人民服务宗旨具体化,使之可操作、可评判、可监督。大量削减审批事项,明确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流程、时限,实行公开受理、阳光操作,大步告别“审批经济”和“图章时代”。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成为政府最重要的事情,而审批成为其中最简单的环节:条件不符合的,谁说也批不了;符合的,一个办事员就可以在窗口把章盖了。在政务服务中心,当场办结件超过受理量的50%,很多以前要跑三四趟、四五天的事,可以两三分钟就办好。一些办事项目还可以通过网上政务大厅,足不出户办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还包括:实施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公共决策机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市级部门国有资产全部清理移交,实施集中统一管理;规范、统一公务员福利待遇。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来,我市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是从行政管理指导思想到具体行政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探索;以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办事、赢得群众满意为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主仆颠倒”翻了过来。
3、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2005年2月18日,成都市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七、西部第一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在“创模”过程中,全市人民热情支持、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开展了大规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治一植”四大绿色环保攻坚战役、环保公众参与工程等三大工作层面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全市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7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蓉城更加美丽,蓉城人民长期受益。在“创模”过程中,创新机制,改变过去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模式,以经营城市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仅用4亿元政府投入就撬动了60亿元民间资金,两年时间增绿40多平方公里,1年多时间建成了一般要5年才能建成的3座污水处理厂,“东调”工程将比原计划提前4至5年完成。“创模”,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金字招牌”。通过“创模”活动中数不胜数的细胞工程,高质量地解决了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构建了城市高起点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
沙河是我市饮用水源,是成都市民的“母亲河”。2001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对沙河进行以污水治理、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于当年11月开工,2004年底竣工。工程投资32.48亿元,整治范围涉及4.63平方公里、全长22.22公里的河道及两侧50至200米,包括截污、防洪、市政道路、绿化、拆迁、光彩、文化、公共设施等九大工程。
整治前的沙河,污染严重,沿河区域环境质量很差,房地产开发、投资创业均鲜有人问津。而现在的沙河,水清鱼跃,两岸花繁树绿,已成为市民居家、休闲、创业的首选区域之一。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是对沙河全流域集生态、景观、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功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整治。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突出生态性、自然性、亲水性、休闲性。成立沙河公司,走经营城市、市场化运作之路,实现了“以河养河”、社会化管理。工程荣获“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工程敷设污水管2.34万米,清淤38万立方米;拆迁各类建筑物140多万平方米,整体搬迁产生污染源的20多家化工、医药企业;建成城市道路和护岸护洪道路43公里,新建、重建桥梁16座,新建、重建水闸9座,修建景点建筑30座,埋设各种管线35公里,安装各类照明灯具2.3万盏,建设绿化灌溉线44.44公里;精心打造北湖凝翠、新绿水碾、三洞古桥、科技秀苑、麻石烟云、沙河客家、塔山春晓、东篱翠湖8个景点,总体绿化面积345公顷。工程把成都历史文化、水文化、现代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成都市城东北片区的一条绿色长廊、文化走廊和城市新的发展亮带。沿河区域生态、水资源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已开始缓解市区“热岛效应”。不仅提高了成都人的生活质量,还为改善岷江流域水环境、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5、制定并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
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机制,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我市通过制定并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市域满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市规划局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在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的同时,逐步将全市城乡规划纳入统一管理。全面完成《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青白江、郫县、温江、东升、华阳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彭州市、金堂县、大邑县、新津县、蒲江县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满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我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6、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003年12月7日,新都区木兰镇639名共产党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我市历史上第一位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选任方式的变革,迅速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中引起强烈震动。“以前是上级指派候选人,我只是来画个圈圈就行了,现在不同了,每个候选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我肯定要好好比较后再投票。”一位参加了投票的党员这样说到。2004年7月至今,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及乡镇干部的公推直选试点有序展开,已有39个乡镇完成试点,7个乡镇正在进行。
这是党内民主的一次改革,是我市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我市还全面实行村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差额直选,开放乡镇党委会和乡镇政府工作会,建立农村党员和农民代表测评乡镇干部的机制,并在新都区试点邀请社会公众旁听区党委常委会议、区人大常委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为老百姓理性参政议政提供了良好平台,巩固了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压力大,现在的‘帽子’是老百姓给的,干不好,老百姓可以联名罢免我们,这鞭策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前进,真正为老百姓谋求到最大的利益”———这是我市几十位
公推直选干部共同的心声。作为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公推直选是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的一次开创性的尝试,是对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对上与对下负责高度统一基层工作运行机制的积极探索。通过党内直接选举,党员民主权利第一次以直接的方式得到落实,从而翻开了成都基层政治生活新的一页。
7、全面完成成片旧城改造
住着破旧平房的老百姓总梦想有天能住上好房子,快速发展的城市总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基于此,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一个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410万平方米危旧房屋拆迁改造。2004年10月,这个旧城改造目标任务提前7个月基本完成。旧城改造,拆迁搬迁,总会涉及到一些利益纠葛。遇到“钉子户”怎么办?拆迁户家庭贫困,补不起新楼房差价怎么办?众口难调,拆迁区居民意见不统一怎么办?拆迁中没有资金支持,或是开发商挑肥拣瘦又该怎么办?这里面任何一个问题都拖不起,拖了就会影响工程进度,就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面对困难,我市创造性地推出了“阳光拆迁”、“多轮驱动”、“扶困救助”以及拆迁管理、房屋评估等方面一系列以人为本的举措。市民不了解政策,工作人员就把所有政策、房价都挂在墙上公示;有拆迁户不理解、不配合,工作人员就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劝说,即使拆迁户情绪激动,工作人员也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困难人群拆迁难,我市就灵活运用国家廉租住房政策,建立拆迁安置扶困救助备用金制度,同时帮助购房户引入银行按揭机制等等一整套“拼盘政策”,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为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我市在旧城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化零为整、组合成群、成片拆迁、市场运作”的运作方式,把41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打包”为若干个片区,实施整体成片拆迁。这样既优化整合了地块资源、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也便于市场融资。在改造资金的筹集和运作中,则始终坚持“总体授信、项目贷款、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突破了资金“瓶颈”,创造了旧城改造“成都模式”,并得到国家建设部的高度评价。
从低洼棚户区到今天的崭新高楼,从“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到今天的风雨无忧,从烧蜂窝煤炉子、用公用水池公用旱厕,到今天的水电气卫样样齐全,旧城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市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观念,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市区地段含金量,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的竞争能力。
8、已征地农民进社保
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我市征用了大量土地,过去安置农转非人员的办法是一次性发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问题却出现了,这一安置办法虽简便易操作,但征地农转非人员没有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被征地农民的社会生活保障在哪里?
本着既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切实解决新出现的问题,2004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规定对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员促进其就业并建立社会保险,对超过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员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
政策既出,顿时在广大被征地农民中引起了热烈反响。50岁的邓女士1991年土地被征占,同年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并安排了工作。当她得知自己参保需要一次性缴纳7000元时,没有“吃透”政策的她刚开始还不愿意接受。当她了解到自己参保政府会给予她一定补贴,缴费后可以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不说,还可以领到每月300元养老金时,细心的她算了一笔账:只需要两年时间,她投入的7000元钱就可以全部收回。这下,邓女士啥都明白了:“政府这是在亏啊,还是政府为我们想得周到啊。”实际上,经测算,全市被征地农民进社保这一举措的实现,需要政府补贴33亿元!
一年过去了,劳动保障等部门狠抓落实,社会保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其中,超过劳动年龄阶段人员的生活和医疗得到了基本保障。目前,全市已有22.3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8.6万人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建立和实施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是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切实保障我市50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今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健全和完善我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步骤。市民尤其是征地农转非人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教授说:“像成都这样积极解决旧有失地农民社保问题,在全国都可以说是罕见的。”
9、建设高科技成都
高科技成都,这是200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成都定下的发展方向。
高科技成都,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将给成都带来什么?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200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高科技成都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把成都建设成为拥有全国一流的研发水平,拥有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拥有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的高科技城市。2003年,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纲要(2003—2010)》,全面实施高科技成都建设。
3年来,“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城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业环境不断改善。2004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1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0.69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达4324件,授权量2636件,分别位列副省级城市的第5和第3位;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5%。高科技成都建设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成都引进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其中,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英特尔进军成都。
2003年8月,英特尔正式进军成都,投资3.75亿美元在高新区西部园区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工厂。时隔一年半之后的2005年3月,英特尔公司宣布追加投资,在成都建设第二期项目,用于封装测试该公司最先进的微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公司将总投资规模扩大到4.5亿美元。英特尔方面表示,这是英特尔封装测试业务发展史上最为迅速的扩大投资。这样的决定证明了英特尔对成都的信心。
英特尔进军成都,给建设高科技成都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建设高科技成都这一重大举措,力求通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塑造成都高科技形象,对成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成都·高科技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科技进步为“三最”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科技成都,成都的这一形象在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的打造中正在日益凸现。
10、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
2004年10月1日,伴随着成温邛、成彭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市形成了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环,成绵、成渝、成雅、成乐、成南、机场、成温邛、成灌、成彭等9条高速公路为放射线的“环+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在此前的2004年7月,累计投资18.5亿元,全市新改建6700余公里的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工程也宣告完成,全市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0公里,社组受益率在95%以上,直接服务人口达600万!
“村村通水泥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邑县、金堂县的农民过去要坐3、4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成都市区,如今只要1个多小时就能打个来回;意味着邛崃市、蒲江县山沟里的村民再不用为路不通、运不出水果而担忧了;意味着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区位优势将逐渐淡化,中远郊经济腾飞不再遥远。回顾“村村通水泥路,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的提出过程,不得不感叹于市委、市政府的深谋远虑:1999年,我市在西部省会城市中率先提出了实施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工程这一跨世纪战略目标;为强化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战略地位,在2001年绕城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之际,我市又提出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奋斗目标,并于2002年提前启动了“十一五”规划项目成温邛和成彭高速公路的建设。
昔日诗仙慨叹蜀道难,今日成都条条大路通未来。要想富,先修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的实现,大大缩短了成都市区与区(市)县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有利于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发展农业,促进了社会经济聚集和辐射效应,推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11、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003年底的一天,都江堰青城山镇村民杨高贵收到了1500元医疗补偿金。他因意外导致左腿部骨折,住院半个月花费4000多元钱,但他本人只支付了2500元,其余全部报销。农民看病也可以报销了?
原来,杨高贵是都江堰市作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市的首批受惠者之一。2003年4月,都江堰市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农民根据自愿原则,每年交纳10元,由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补贴20元,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给所有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发放了医疗卡。农民们可以在全市177个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吃药,并凭卡报销医药费,10元保险金便让农民们进入一个密织的大病统筹防护网,农民看病吃药不再难。
2004年,市委、市政府在总结都江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分类指导、分类扶持、分步实施原则,全市除金牛区、高新区外其它18个区(市)县全部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此外,成功研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开通了市、县、乡三级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得到卫生部高强部长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目前,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已达265.6万人,参加率达70.8%;全市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8231.1万元;共报销医药费用1643.2万元;享受报销医药费用的参合农民共有53.7万人次。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对我市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及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信息网络管理予以了充分肯定。
12、建立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两个网络系统
“我们吃不起药,又怕吃歪药,只有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大邑农村魏学英大娘的一声叹息道出了农民曾经吃药难、吃放心药更难的无奈。
面对农村药品市场供应渠道混乱、质量堪忧、价格虚高的严峻形势,2002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在各区(市)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都市药监局与卫生、物价、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两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推行农村药品集中配送“直配制”、农村药价差率管理和药价公示制度构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同时补贴资金442万元改造村卫生(室)站。经过3年多的艰苦探索,我市在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合法权益上初步建立了长效机制,被誉为“民心工程”。
彭州市复兴村,地处山区,药品市场一度混乱异常,“药串串”横行,药价高得离谱不说,假药歪药充斥其中,当地村民是闻“药”色变。2002年,复兴村成为首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试点村,情况顿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医杨秀清高兴地说,现在是企业送药上门,保证质量不说,因为少了流通环节,药价也降下来了,村民们都用上了放心便宜药。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全市实施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两网”建设以来,在有效遏制农村长期存在的假劣药品横行和药价虚高问题的同时,更是让全市农村药价平均下降了10%—20%。对于“两网”建设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效,成都市药监局局长李萍说,试点办法管住了药品供应渠道,从源头上保证质量,确保了农民用药安全。而且网络直接进村,等于把大药店办到了村寨,药价明显下降,减轻了农民负担,也促进了社会稳定。
“两网”建设为破解农民吃药难、吃放心药平价药更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对农民共享优质药品服务,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建立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药品供应应急机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支持,实现了农民、乡村医疗机构、企业、政府多赢,在全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3、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长久以来,庞大而繁冗的乡镇机构及工作人员,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怎样切实为农民“减负”,并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给出了答案。
2004年开始的乡镇改革,涉及316个乡镇、18个涉农街道办事处、1437个党政办事机构、3228个事业单位和近6万名财政供养人员,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是历次改革之最。为农民减负的第一步是调整乡镇职能和布局,将全市318个乡镇合并为240个,全市精简乡镇办事机构205个,减少乡镇行政编制1028名。
这场被农民称为“精兵简政”、“瘦身缩水”的乡镇机构改革,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也确保了基层政权的高效运转。为把农民从难以负担的公共项目中解放出来,我市又进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市、县、乡三级财政都加大了支农力度,市财政还加大了对困难区(市)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新增债务的乡镇主要负责人不得调动、重用,并作降职或免职处理,妥善化解了乡村不良债务。解决农民读书、看病、就业、养老问题,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另外几个重要方面。
通过改革,我市在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后,又于去年开始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将农村学校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拨付,实施以政府出资为主的多种形式“帮困助学”工程,下大力气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完善了城乡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从而保证了广大农民不仅看得起病,还能吃上安全价廉的“放心药”。既要为农民减负又要帮助他们增收。为此,我市又采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的办法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体系。
通盘构思,整体推进是我市乡镇机构改革的突出特点,既促进了乡镇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又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成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已经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14、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工程
2001年底,我市启动农村“三大扶贫开发工程”:127个贫困村进入省“新村扶贫工程”,确定100个经济发展缓慢村作为“帮扶促变工程”,对分布于全市的插花贫困户作为“帮户脱贫工程”。
三年时间里,市委、市政府将农村扶贫开发列入为民办实事目标,给予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财政共投入2567万元;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到贫困地区帮扶,共投入各类无偿资金9637万元;动员组织贫困地区群众投身扶贫开发,累计投工147万个。
三年时间过去了,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市227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累计修建村、组道路1499公里;修建蓄水池4039口,整治堰塘552口,解决了8.7万人、16.9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改造贫困户住房3350户,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也明显增加。227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2002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15元、2003年人均纯收入又比上年增加246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423元,三年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都分别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增收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也明显改变。通过对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培训,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信心得以增强,群众的科技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金堂县光荣村村支书张朝汉说,他们现在通过网上下载的农用技术,已经解决了黑山羊饲养的难题,仅此一项,就为该村农民增加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收入;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网上发布消息,让村里产的油桃从8毛一斤卖到了每斤3元。
农村扶贫开发工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收入的增加。
15、政法系统争创全国一流工作
成都市政法系统在争创全国一流活动中,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成都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营造平安成都、和谐成都而争创一流。争创活动开展以来,成都市政法系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市公安局争创“全国一流公安工作”活动开展以来,成都市公安局竭力遏制刑事发案成效显著,与上一年相比我市实现了刑事发案增幅大幅度下降,破案大幅度上升的目标,打造了“平安成都”的治安品牌。根据市城调队的调查,全市市民安全感达到92.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全市已有61万余人实现了由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城区实现了户口迁移一次性网上办理。同时,按照建立“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要求,50%以上的项目能做到当场办结。
全市法院在争创全国一流活动中,发挥调控职能,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司法水平,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必须明确司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涵;必须着眼于提高司法效果;必须建立保障提高司法能力的长效机制;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有效的载体,突出工作主线,着力强化“六个能力”:一是增强审判和执行能力,为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司法保障;二是增强司法为民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增强素质建设能力,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四是增强法院管理能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法院内部管理机制;五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为法院工作的新发展提供原动力;六是增强指导监督能力,推动基层法院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全年受理案件72821件,同比下降2.56%。审结各类案件66117件。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13015件,审结11106件。
全市检察机关按照市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市检察院工作决议的要求,部署了“强化监督,公正高效,执法为民”主题活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全面开展“争创一流”工作,基本实现了服务大局与履行职能协调发展,加大力度与确保质量协调发展,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16、确立、培育和弘扬成都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有利于展示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有利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激励全体市民奋发有为。成都,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应该有着什么样的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精神?这个问题在2003年由市委、市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3年8月,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培育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精神,塑造新世纪成都人的新形象”。9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通过《培育和弘扬成都城市精神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市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组。
2004年上旬,市委宣传部向全市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成都城市精神大讨论的通知》。全市各条战线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通过“给自己打分,给未来定位”、“看蓉城巨变,话创新发展—成都城市精神大家谈”、成都市民精神状态与思想道德情况调查分析、新世纪成都城市精神社会调查、“我心目中的城市精神”演讲比赛等活动,掀起了共话成都精神、同心同德谋发展的热潮。
在一年多时间内,有关方面广泛征集征求了包括普通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在蓉外籍人士、国内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等200多万人的意见,组织了30余次研讨会,从民间收集到城市精神主题词多达数千条,连续4次通过媒体就先后产生的“推荐主题词”请市民评议。2004年12月29日,市委常委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把成都城市精神主题词确定为“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城市精神主题词一经揭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在近来的《雷雨》暂停事件中,成都人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就深深地打动了外来的艺术家。
一年多时间里,200多万人大参与使市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靠拢,这种强有力的凝聚本身铸就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宣传、弘扬成都城市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实现“三新”“三最”目标的热情。
“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样的城市精神绝非口舌之功,而是历久之积累。200多万人的参与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是成都的特点和骄傲,也是每一位成都人和外来者都能切身感受到的。
17、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市民各种主要的生活场所,社区建设好了,就会有一个好的城市风气,市民也会满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樊平如是看待社区建设,足见社区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社区服务中心88个、社区警务室685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9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体育健身路径440条、社区图书阅览室314个,社区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社区服务和社区就业成效明显,截至2004年底,全市有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190个、社区残疾人就业点109个;全市社区就业实体4051个,新增社区就业44183人,累计从业人数86323人,实现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妇女11000人。
为了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进社区”工作也在社区建设中落到了实处。2004年建社区科普画廊102处,建社区教育学院19所、社区大学1所,确定市县两级学习型社区实验区100个;开展社区法制培训14万人次,接待社区群众法律咨询11000人次;全市近84%的社区建立了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点已有149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建设也对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促进作用。社区建设不断拓展延伸,形成了中心城区影响周边区县,重点城镇带动乡村的工作格局。城区周边的村陆续完成了撤村建社区居委会工作,近郊有条件的区(市)县实施了农民新居社区化管理和服务。
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情况下,目前,我市文明社区已达到70%以上,创建社区建设示范街道44个、示范镇2个、示范社区208个,金牛区、彭州市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市,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区。
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了党和政府在城市基层的工作平台;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为党和政府分了忧,为百姓解了愁,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城镇城市化功能,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城市基层管理服务方式并取得成效,为提升城市形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18、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1996年,成都市从国有小企业改革入手,开始了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大胆探索。仅两年时间,全市就有500余户国有小企业实施了改革。1998年,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及六个配套文件,通过抓大放小、建立“五个机制”、做到“五个结合”,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再就业工程等措施,推动全市国企改革不断深化。
2001年,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国企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速推进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采取兼并重组、招商引资、强强联合等方式,促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全面优化了国有企业产业结构。截至2004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兼并企业299户,破产企业165户,改制企业1298户,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成都市的国企改革,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成都市工业经济的结构优化,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医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和重点出口企业,增强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全国范围来看,成都的国企改革是走在前面的,必将对成都未来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9、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不考虑怎么做好城乡贫困群众的帮扶救助体系和办法。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这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成都市以低保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辅之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就业救助以及社会互助等专项救助工程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004年我市城市低保标准调至210元/月·人,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列第15名,西部地区第1名;截至今年2月,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102929人,实现应保尽保。截至今年2月,全市农村低保对象有98329人,年底前将余下的3万余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尽保,这是有关部门的承诺,也让成都当之无愧地走在了全国前列。
从2000年起,成都市对农村低保户实施“安身工程”,为低保对象建房14000余户,有效地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2005年,全市还将完成2235户住房改建和新建目标。其余农村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安身工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成都积极开展帮困助学工程,2004年市民政局发放帮困助学金835万元,资助考上大中专院校的低保家庭的学生。在助残方面,成都帮助残疾人解决基本生活问题,2002年设立“万户残疾人专项补助金”,3年投入1900多万元;实施“成都市残疾人自强助学金”项目,3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资助4000多万残疾人上学;出台《成都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办法》,3年共安置10057名残疾人就业。
其中,帮困助学行动更是通过媒体大力宣扬,为广大成都人所熟悉。2003年,成都市定下的为民办实事目标之一即是帮困助学,建立政府助学金300万元,救助贫困家庭中小学生5000人;募集资金200万元,对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实施帮困助学专项救助工程。这一措施给寒门学子带来了无穷的希望,更通过各级媒体的宣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成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安身工程三大救助为配套,其它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全社会的救助体系,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困难群众的生活、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成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民政部将把成都市作为全国示范点之一,向全国推荐成都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验。这一切,为我们下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好的基础。
20、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决定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全面推开投融资体制改革。这被喻为政府有关部门的一次自我革命。
市委、市政府改革决心已定,2001年,《关于加快成都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与12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与之相呼应的是,成都先后5次大刀阔斧地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58项,减少幅度达55%,把不该政府管的事全部交给市场。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一切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放松对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限制;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
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放开资本的手脚。
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实行政企分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成都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成都正步入发展变化的快车道。这种变化源于成都推动民间资金转变敢于大胆地“放”、积极地“扶”、规范地“融”。以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立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为核心的软环境建设,“放”出了民企的“国民待遇”;从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入手,“扶”出了对民企的全方位服务;以城市公共产品的市场化配置,“融”出了“资金变资本”的飞跃。这三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阀门”,为民间资金的转变开创了条件。
投融资体制改革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投资规范化。以前政府投资范围界限不清,从此把它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块;政府投资审批项目必须规范,非政府投资由审批变为备案。二是投资市场化。具备市场化条件的都按市场规律来办,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办法;暂不具备市场化条件的,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管理;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前政府投资,现在吸引民间及海外资本。例如在城市建设中,深化经营城市理念,成都市市政公用事业引入多元投资。目前已形成出租汽车经营权、CNG加气站经营权、公交线路经营权有偿使用招标的机制。这不仅为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发展积聚了资金,更引入了市场经营理念。2003年,成都城建与维护就吸引民间投资5.7亿元,较2000年增长8倍。
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建设城市的一个典型范例是成都兴蓉投资公司用政府投入的4亿元资本撬动了60亿元的民间投资,使成都中心城水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展开。这是成都近年来最大的治水工程,将让成都市民受益无穷。
东湖公园建设、三环路绿化都吸引了民间资本,节约了政府投资,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2004年,成都市破天荒第一次———大型市政公园的“管理维护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这次浣花溪公园物管招标标志着成都市大型市政公园管理市场的垄断坚冰首次被打破。投融资改革实施几年来,民间资本的进入给成都经济和建设带来了活力。目前,成都市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日益规范,被一些投资者称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之一”。
21、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三个集中”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是就地安置,拆了又建、建了又拆?还是离土离乡往城里走,变成失地又失业的城市贫民?2003年5月,双流县委、县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指示和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个集中”工作思路。“三个集中”工作思路的提出,开创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摸索出了规划区范围内建设用地的新路子,既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又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真正让农民做到了失地不失业,加快融入了城市生活。
“三个集中”的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双流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45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6.96亿元,增长32.7%;农民人均纯收入4293元,增长12.1%;工业集中发展区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59%,土地流转26万亩,农民集中居住区74个,其中去年新统建30.8万平方米,安置农民1.1万人,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万人,城市化率达35%,提高6个百分点。200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在双流召开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将这一做法向全市推广。
“三个集中”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手段,又是检验推进城乡一体化成效的标准。实施两年来,在双流和全市其他区(市)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思路,对于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提高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红砂村、幸福梅林发展模式
锦江区三圣乡地处成都市近郊,曾是出了名的穷乡。锦江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新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打造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了农民增收就地变市民、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建设,为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范本。
红砂村以“永不落幕的花博会”为鲜花交易中心,以维生公司为龙头打造花卉生产基地,以川西民居风格改造花乡农居。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可在花卉生产基地就业,也可从事鲜花交易,还可依托环境优美的花乡农居发展农家乐。200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80元。该村也成为四川省最大的鲜花交易中心和花卉生产基地。2004年6月,锦江区在总结“红砂村”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原幸福村地处坡地,土质适宜种植梅花,且已形成600亩梅林的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支撑、公司化经营的方式,扩大梅花种植规模和品种,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着力发展梅花产业链,深度挖掘梅花的经济、观赏、文化价值,打造出了全国之最的梅花产业和梅花文化基地。目前,幸福梅林515户农房改造一新,2000多名农民开始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红砂村、幸福梅林”发展模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规划区范围内非建设用地的创新运用,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具有锦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其创造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红砂村、幸福梅林发展模式,必将对农村的可持续性、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3、实施文化再现工程
在城市建设中实施“文化再现工程”,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多层次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对外形象。
抓以反映古蜀文明为核心内容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建设及大型音乐剧《金沙》的打造。完成了金沙遗址保护规划方案及博物馆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完成了发掘展示大棚土建工程和环境绿化工程,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抓以杜甫草堂和浣花公园为依托的800亩范围内打造“中国诗歌文化中心”。完成了草堂水系整治工程、唐代遗址陈列馆建设,正在实施万佛楼恢复工程,并抓紧建设诗圣文化园、诗歌大道等重点工程。
抓以三国文化为特色的武侯祠“锦里一条街”建设,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成都大庙会”的恢复与连办。“锦里一条街”自2004年10月31日开市以来,参观人数超过百万,服务与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延伸了三国文化产业链,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抓以文殊院、大慈寺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和整治。实施文殊院、大慈寺两个片区的保护工程,促进宗教文化、“老成都”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已将市博物馆从大慈寺内迁出,并进行寺内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使其成为展示宗教文化的靓点。
抓以琴台、浣花遗迹为文化内涵的琴台古径的恢复和推出,突出其古蜀文化特色,使其成为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典范。
实施“文化再现工程”,有效保护了成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了成都的对外形象。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已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世人了解成都、认识成都、宣传成都的重要窗口。
在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文化知名品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扩大成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取得显著成效。
24、实施丘陵山区“微水治旱”工程
“微水治旱”工程是从我市丘陵山区实际出发,针对我市受旱地区虽降雨丰富,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的特点,大建蓄水池、水窖、塘、堰、小型提灌站等,集蓄雨水,在天旱时,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2001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丘陵山区“微水治旱”工程建设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解决全市丘陵山区45万亩旱地农业生产问题的奋斗目标。在市计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和各项目县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04年底,“微水治旱”工程共完成投资4415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1070万元,受益农户投资33085万元(含投劳折资),共新增蓄水能力1068.6万立方米,解决了33万亩丘陵山区旱地农业生产问题。
“微水治旱”工程的完成并投入使用,给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改善了丘区生态环境。总之,微水工程的建设达到了在丘陵山区“建微水、调结构、促增收、奔小康”的预期目标。
25、大规模开建经济适用房,推行廉租房政策
让老百姓都住上适合的房子,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最挂心的事情之一。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补贴力度。为此,全市建立了一套协调机制,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创新地“锁定”经济适用房房价,并通过市场调节,引入房地产开发企业承建经济适用房建设。这样,既杜绝了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以保证经济适用房流入真正需要住房的中低收入市民手中,又有效地提高了房屋建设品质,让老百姓住上了漂亮、人性化的楼房。
据统计,全市去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含拆迁房、农迁房)总面积达521.8万平方米。同时,采取以发放租金补贴的方式开展廉租住房工作,全市去年共计解决了526户住房、经济“双困户”的住房问题,发放补贴金459.9万元。
安居方能乐业。收入较高的市民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居住,但收入情况并不太好的市民如何才能改善居住条件呢?针对中低收入市民推出的经济适用房,以及针对困难群众推出的廉租房解决了这个问题。大规模开建经济适用房,推行廉租房政策,加快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旧城改造进度,增强了政府对市场房价的调控,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想老百姓之想,让老百姓得实惠,这正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26、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
为解决岷江流域和长江上游的污染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成都市水环境质量,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启动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涉及中心城区300多条中小街道、50条河流和三座污水处理厂,总投资高达60亿元。
市委、市政府创新机制,把过去由财政、国土、城建部门直接拨款到建设单位的方式,改为组建投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向社会多渠道融资。应运而生的兴蓉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水环境项目的业主,负责融资和投资。政府仅以4亿元现金投入,撬动60亿元巨资,其中以集合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吸纳至少20亿元民间资金,成为成都市吸纳民间资金最大的项目。2004年10月,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的三座新污水处理厂正式通水,标志着成都市区告别了只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历史,使市区污水处理规模由原来的40万吨/日提高到9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36%提高到82%,远远超过了国家对西部特大城市污水处理率50%的要求,跃居全国省会城市一流水平,开创了“成都奇迹”和“四川骄傲”。
27、建立中小学生“新三好”评价体系
从2001年开始,成都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启动“新三好”教育活动。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新三好”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教师和家长对这种评价方式都予以首肯,其评价观念、标准、方法等也引起社会各界及同行们的关注和好评。
“新三好”活动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所有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基本要求,即“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第二部分由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补充要求。
“新三好”的评选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新三好”学生、合格“新三好”学生、“新三好”进步学生、尚需努力争取进步学生。评价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和社区评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评选时没有名额限制,实行合格达标制,使所有的学生在争创活动中机会均等。为此,“新三好”评价体系荣获中央文明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一等奖。
“新三好”活动丰富和拓展了现行“三好学生”的内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其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评价的思想,实现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办法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和和谐发展。该项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构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28、实施绿化成都工程
绿色代表生命,绿色象征未来。成都自古以来就因自然生态的完美而成名于世。我们将要留给后代一个怎样的家园?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的。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宜人,这是我们对自己,也是对子孙后代做出的承诺。
三年来,绿化成都工程使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是每一个居住在成都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的。
2002年,成都完成了1024公顷的建绿任务,实现了三环路两侧15米绿化带的基本贯通。三环路两侧大手笔的绿化,提高了城市绿量,提升了景观效果。这样的绿化方式,也开了成都人的眼界和先河。
2003年,成都在五城区(含高新区)各实施了200公顷建绿工程,在位于主导风向的北郊风景林地和十陵风景区内,分别实施了1000公顷和600公顷建绿工程。在城市中心区建成各类小游园广场9万余平方米。2004年,完成城市小广场或小游园12万平方米的建设,为实现市民出门500米即有绿地;新增绿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全面启动5个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完成20万平方米高压走廊绿带建设。
浣花溪公园是成都市继新华公园以后新修建的一个大型开放性生态休闲公园,面积约40公顷,居市区各大公园之最。被列为市委、市政府2003年为民办实事目标的该公园于2003年五一假期向广大市民开放后,前五天即迎来了约30万游客,成了成都市民最喜爱的游玩之地。
截至2004年底,我市十区29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有园林绿地12751.1公顷,较2002年增长了108.6%;公共绿地3442.3公顷,较2002年增长了57.7%;绿化覆盖面积13927.3公顷,较2002年增长了149.5%;城市绿化覆盖率三年跃升10个百分点,达到36.68%。2002-2004年,三年时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增加了8344.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68%,绿量翻番不是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风景。2005年3月,成都市获得“四川省园林城市”称号,为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氧源地”的增加,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增强了生态功能。
29、枭龙战机研制创造奇迹
一架崭新的先进歼击机从无到有,从签订研制合同到实现首飞,仅仅只用了4年时间,从冻结技术状态到首飞成功仅仅只有23个月的时间———这就是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总体设计单位的枭龙战机研制创造的“神话”。枭龙战机的研制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枭龙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由中外共同投资研制的先进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该机具有突出的机动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优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较强的武器装载能力,是突出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有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全天候、单发、单座新一代轻型战斗机。
枭龙飞机于1999年正式签订研制合同,由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单位和部门,按照“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进行研制开发。
枭龙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以及整机技术输出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为我国航空工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成都市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光彩。
30、双流机场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
截至2004年10月28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了自通航以来年进出港旅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的目标,不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9.6%,而且比去年全年还净增192万人次,成为继北京、上海(浦东、虹桥)、广州、深圳机场之后,我国又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据了解,2003年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千万级机场为120个。
近年来,机场从完善保障功能和拓展国际市场入手,不断完善机场保障和服务功能,为旅客和航班量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1年机场通过投资28亿的扩建工程,启用了8.2万平方米的新候机楼,使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今年国庆节前夕又启用了具备国际水准的候机楼国际厅,使机场两座候机楼面积达到13.8万平方米,在规模、功能、现代化程度上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2003年,机场对候机楼旅客乘机流程进行大规模改造,并在全国机场第三家启用二类盲降系统,有效减少了成都地区多雾天气对飞行的影响,为保证航班正点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2004年又顺利通过了民航总局的安全评估验收。
在完善各项保障功能的同时,机场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和推介工作,不断增强与国内外同行及有通航条件的地区的联系,先后与德国汉莎、汉莎货运、德国LTU航空、马来西亚航、菲律宾航等国外航空公司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促成成都至无锡、成都至吉隆坡和成都至马尼拉包机航线的顺利开通,并引进了马来西亚航开通了两国之间的定期航班,确保了客货运输生产的迅猛增长,200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2004年又提前两个月实现了1000万人次的突出成绩,在全国省、直辖市排序中位居第五,使机场跃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