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计划经济下品牌迷信导致品牌崇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0:10 法制早报

  在我们一路对国际品牌“爱你没商量”的时候,肯德基、亨氏、强生、SK-Ⅱ等一个月内却屡屡折翅。他们一会儿是辩白之辞犹言在耳,一会儿又立马上演道歉书的一出。这让我们在反思和拷问国际品牌的危机公关和诚信度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久悬未决的问题:究竟是谁塑造了某些国际品牌的“东方不败”?

  首先是我们在计划体制下的品牌迷信混淆了市场机制下的品牌崇拜。国际品牌是全
球经济市场化的早期或典型产物,拥有天然的优良品质与服务,这是品牌忠诚度的基础,按照“品牌危机马赫原理”,越是大品牌越不怕危机,越是小品牌危机化解能力越弱,品牌的抗击打能力与品牌的强势程度成正比,而品牌迷信缘于一种计划下的消费虚荣。我们大多本土品牌依旧完全沉浸于规模效益的发展梦想中,对与消费者建立独特的品牌崇拜关系毫无紧迫感(这从我们本土产品广告诉求可窥见一斑:往往宣传高贵、脱俗),这种隐忧的彰显就是:一旦外资优势品牌入境,消费者缺乏对本土产品品牌忠诚习惯下,若引导不当很容易形成了对洋品牌的品牌迷信。这也是我们自主品牌创立和发展中的一道大坎儿。

  有人说国内市场规则与法律的缺失养就了国际品牌的傲慢与偏见:比如召回制度。尽管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惯例,召回制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被写入法律,但就是这些国家的产品在中国的召回也是暧昧微妙。

  其实,理性地看看,这只不过是恢复了国际品牌制造企业的真实面目。效益最大化、利润至上永远是市场的不竭动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诚信经济,可是品牌天生只姓“资本”不姓“诚信”,“免检”也好“自律”也罢,都抵不上制度化的监管和刚性的规范,市场经济没有“东方不败”,市场经济也从不信什么永远的品牌。本报特约撰稿人 邓海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