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年内接轨国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0:10 法制早报 | ||||||||
□实习记者夏春春发自北京 2005:政策开始松动 “2005年会计制度改革步伐肯定会加快,我已经感觉到政策的松动了。”
在中瑞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合伙人何培刚看来,2005年一开局即有诸多迹象表明,会计制度今年将在与国 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问题上有重大突破。比如,3月1日刚刚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将以前的《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暂 行办法》、《外籍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暂行办法》、《〈外籍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进行了“ 三合一”的处理,“这对会计行业来说可能是一个信号,是为了接轨铺路”。 会计制度改革20多年来,确实有很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规则准则出台,但是对于国际准则的采用方面,何培刚认 为还是太慢了,“我们国家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口号一直在喊,但是速度其实并不快,因为总是在强调中国特色 ,跟国际接轨的速度就慢下来了。但是2005年开始步伐肯定会加快,我已经感觉到一些政策的松动了”。 早在2002年,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刘玉廷就指出,财政部的目标是在2005年以前 完成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2005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澳洲会计师公会执行副会长、普华永道高级审计师廖仲敏先生告诉《法制早报》记者,2005年不单是中国的会计 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关键年,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一样,无论哪个国家跟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而国际会计准则也需要时间融入到当地的会计领域当中去。 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章海贤则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也跟中国经济更加融入世界经济有关。越来 越多的外资和国际性金融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参股国内银行,以前当然也有,但是今年比较突出;还有越来越多比较大的企业赴 海外上市,这些都敦促着国内会计制度必须马上跟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财政部有关人士向《法制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会计司还不方便就相关问题出来说话,因为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工作正 在紧张进行当中,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会有很多准则相继出台,现在的情况和几个月后的情况会很不一样,也许年底一切就可以 尘埃落定了。 据《法制早报》记者了解,早些时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一批人就已经来中国访问,财政部、证监会和中国注 册会计师协会已经试着跟这些人沟通关于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和实行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这些人也约见了国 内一些大的在海外上市、或是筹备上市的企业,跟这些公司沟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难处。 廖仲敏认为,这种沟通应该还会不断加强,因为只有很好的沟通,相互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才能在制定准则时 ,将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纳入到通盘考虑当中,而国内也能够慢慢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理念。 国际“四大”本地化 中资极力国际化 中资会计师事务所并不避讳要做“国内一大”的野心,但是,国际“四大”的业务量却是最多的。 廖仲敏刚刚结束审计工作从外地回到北京。脸上还带着疲惫,嘴唇也有些干枯,但是工作却仍有很多,因为三、四月 份是中国上市公司提交会计报告的最后期限。 无论国内的会计师有多么不服气,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是业务量最多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大 中华总监叶慧王利告诉《法制早报》记者,“他们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是跨国经营的,凭着他们广大的国际网络,庞大的人 力和财力资源,对中国大陆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一定的压力是难免的,毕竟,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也只有约20年的 历史。” 而作为一家中资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合伙人,何培刚不讳言要做“国内一大”的野心。但他认为,国内事务所由于规 模小,加上会计师很少有对国际会计惯例比较了解的,因此,与国际会计事务所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加速壮大的方式。 不过,何培刚认为,短期内国内还不会出现像国际“四大”那样的事务所,“国际四大都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我 们国内‘几大’的出现,要看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普华永道进入中国不久,他便从香港被派到北京工作。“那个时候很多会计师不愿意来,有很 多原因,但是会计制度不一样肯定是其中之一,现在很多会计师愿意来了,因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很快,2 001年中国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国,然后还颁布了16项会计准则,大部分已经跟国际惯例接轨了”。 普华永道每年会从国内大学招收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从小开始培养”,廖仲敏告诉记者,每年招这么多人,一方面因 为会计师这个行业的流动性很大,另一方面,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意味着业务 的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普华永道的本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慢慢的,北京的普华永道就变成一个本地所了”,廖 仲敏微笑着说。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呈现一个双边发展态势:一方面,国际会计事务所在中国极力本地化,另一方面是国内会 计师极力国际化。 “肯定还是竞争的关系,但是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廖仲敏说。何培刚也认为“海外会计师的进来是促进,它肯定会 拿走一部分经济利益,但是也能输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全国仅有6万执业会员 全国只有6.1万名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跟我国总人口相比,比例非常低。 “如果按你的说法,以年薪是不是过百万来划分金领和白领的差别,那么现在国内有些资深会计师确实是金领。”对 于会计师的待遇问题,廖仲敏先生的回答非常谨慎。 “以前本地会计师与海外来的会计师的薪酬待遇差距很大,但是现在国内招收的会计师的薪酬不断提升,逐渐追上了 海外会计师的薪酬了。” 但是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国内普通的注册会计师来说,达到金领的水平仍是遥遥无期,一般注册会计师年薪大约 在6万元左右,即使做到主任会计师的位置,年薪也只有20万元以上。 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出现一些财会人员过剩的情况,而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又有短缺现象。何培刚认为,我国会计 师行业的人员短缺现象是主要的,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国只有6.1万名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这跟我国总人口相比,人 均注册会计师的数量是很低的,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不相称,跟我国提出的拥有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也有很大差距。 国际采用“公允价值” 中国倾向“历史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倾向采用“公允价值”,但中国大陆仍倾向采用“历史成本”。 “中国大部分会计准则、制度和法规都是参考国际惯例而制定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已和国际接轨,只存在一些差异 。”叶慧王利说:“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经济体制和商业环境有其独特之处,例如中国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的会 计准则,而国际会计并没有这些准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企业改革当中,有大量的债务重组,而且国有企业集团有许多关联公 司,存在大量的非货币交易。” “国际会计准则倾向采用‘公允价值(FairValue)’,但中国大陆仍倾向采用‘历史成本(Histor icalCost)’,在可见的将来,这将是主要的差异原因。” 对此,无论是中瑞成的何培刚,还是普华永道的廖仲敏都深表赞同。 公允价值计算的主要是现在实际价值,而历史成本仍然着眼于过去,不会跟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一位会计师形 象地称历史成本为“纸面”价值,因为它记在账面上就不会变了,市场变化了,价格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在账面上却反映不出 来。 正像何培刚说的,各国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自己的应该拿来用,用不着的未必非用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