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落户中西部之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0:1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

  新闻分析:“花落”中西部的启示——解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落户中西部之现象 (李斌 李亚杰)

  在连续空缺6年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花落两家”——“落户”位于湖南长沙的
中南大学和陕西的西北工业大学。让人感兴趣的是,获得这一奖项的两个团队同在中西部,同在“不起眼”的大学,技术发明之“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放,给人以哪些启示?

  “我们科研配套环境也有所欠缺。”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的话,令人深省:“但我们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想大事、干大事。”

  确实如此,仔细分析两个研究团队,都是站在国家战略需求角度来思考科研方向,并为之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上的发明和突破,从而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可能。材料是物质的基础,而在新材料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炭/炭复合材料都是高难度的材料,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上。解决这些新材料问题,将为国家航空安全进一步提供保证。而两个团队都是在新材料领域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全面掌握某种高性能材料制备技术及设备的国家之一。

  勇于创新,敢于跨越,是这两个团队的又一共同特征。核心技术被国外掌握甚至垄断,并不可怕,怕的是妄自菲薄。黄伯云和张立同两位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苦心钻研,另辟蹊径,在制备技术、工艺装备等一系列环节上实现了创新甚至跨越。

  “我们做的东西,就是比别人的好。”黄伯云的话,有一系列硬碰硬的数据加以佐证:刹车片的耐磨性等各种性能均比国外同类产品好,比如说,同样的飞机,如果国外的刹车片能用100次,而我们的刹车片就能用125次。

  难怪记者在追问黄伯云内心的真实感受时,这位持重的院士竟然从心底里说出了两个字“过瘾”。短短两个字,蕴涵着无尽的艰辛,更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超越了高鼻黄发的“老外”,又怎能不骄傲?怎能不自豪?

  耐住寂寞,不为挫折所动,是这两个团队的又一共同特征。张立同院士的科研团队曾经在研制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险些“翻车”,而黄伯云团队在实验室成功后却在惯性台上遭遇重大挫折——制动材料不过关,整个团队“几近崩溃”。这些挫折都未能阻挡住科学家奋勇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咬紧牙关,持续攻关,终于云开雾散。正如黄伯云所形容的那样:“只有山穷水尽,才能看到山后面的风景。有些人刚走到山边,就不愿意走了,他只看到一座山,而后面还有好多座山。”

  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军人物,是两个团队获得成功的又一共同保障。科技以人为本,人才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黄伯云,还是张立同,这两个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都曾在国外留学深造,都有着敏锐的科技触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拼搏奉献精神,他们善于把握科技发展态势,不以问题细小而不顾,是整个课题组的学术带头人和主心骨,在他们的带领和团结下,课题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过关闯将。不甘人后、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共创伟业,正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这些优良传统,成为磨砺两个科研团队的最重要“元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名花有主”固然可喜可贺,但我们也不能妄自骄傲,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某种程度上,这些仍然是“点”上的突破。正如黄伯云所分析的那样,“我们还仅仅是制动材料过了关,只是飞机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而国际先进的飞机我们却造不出来。”“点”上的突破或者一项技术的突破,并不能造就“满园春色”。“如果大家都起来,那我们就有希望了。”

  何时涌现更多的黄伯云、张立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名花有主”何时不再是新闻?今年“花开”,明年会不会“花落”?科技,到底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这是对中国科技的世纪追问,也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国科技的强烈期盼。(完)(责任编辑:徐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