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预算审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3:19 京华时报 | ||||||||
作者: 来源:新 闻 广州人大代表质询财政局 “政府采购一台电脑竟要2.5万元,这样的预算你们怎么也会批?”3月2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纷纷对部门预算中的可疑之处向该市财政局局长郭锡龄和6位处长展开连番质询。(详见本报3月28日A13版)直评惊闻“政府是最慷慨的‘消费者’”
2.5万元一台台式电脑预算贵不贵,暂且不议。我只问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2.5万元一台的台式电脑,你自家会不会买?崽花爷钱心不疼!2.5万元一台台式机,恐怕还没几个厂家供货呢!单位用的商用机与家庭用的家用机价格相差也就在千元左右,两三年的售后服务是很多品牌电脑生产厂家都提供的,而且市场上电脑公司提供的上门服务年费也就百余元———对电脑行情略知皮毛的人都知道,有关部门的电脑预算“注水”太厉害了。报道还说,某区去年买了3500台电脑,大部分是假冒品牌,只有几十台是真品牌。照此推算,这3500台电脑也该是注了水的“天价电脑”了。 时下,商场流行一句话:政府是最慷慨的“消费者”。细品此言,惊愕不已,悲从中来:国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原本是为了降低行政开支、节约行政成本,没想到成为某些部门某些人耍慷慨、牟私利的机会。政府采购制度推行这么多年,没有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全面推行“阳光程序”,这实在是一个重大疏漏与遗憾。笔者以为,在信息交流极其便利的当下,各地应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网站,公示所有行政办公所需要的设备和物品,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并接受全体公众的监督,而不应由某个部门、某些人说了算。 2.5万元一台电脑的预算和一年3000多台假冒电脑,诸如此类“政府是最慷慨的‘消费者’”的种种表现,拷问着现行政府采购制度。摘编自《中国青年报》3月29日文/成彪辨析 “一台电脑两万五”的预算意义何在 从代表的质询与官员的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开支怎样做到合理和节约,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扩张部门预算,是政府官员基本的行为冲动之一。对此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关键在于对这种冲动的约束机制是否有效。约束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外部审查与官员问责。人大的审议、媒体的报道、公众的监督都是外部审查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样的审查面前,政府要为自己的开支提供合理的说明。同时还要有问责制度,即如果开支不合理并导致不良后果,官员要负政治上的责任。 此外我们还看到,如何使部门预算编制得科学合理,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2.5万元买一台电脑,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狮子大开口”。如果这样都可以成为预算,那么人人都将猜测,是否还有更多的不易辨认的财政黑洞?如果按照财政局长给出的解释,最终这个钱将通过采购系统支付,那么部门编出这个预算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只要这个额度被批准了,将来就有了方便,可以将其他花销列支在“购买电脑”的项目下呢?由此可见,我们的预算编制还有很多粗糙待改进的地方。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供审议的预算应该提供历年的数据,审议才有真正的意义。希望通过人大审议程序的推动,财政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人大代表发现2.5万元买一台电脑的漏洞,当然是好事。但是,这样相对简单的复查,财政部门的专业人员应该就可以完成。所以,换一个角度想,人大的预算审议工作要真正具有意义,理应更多着眼于宏观与大局。目前审议的部门预算,还只是整个公共财政的一部分。要使公共财政的开支结构合理化,以便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是预算审议的更高目标。举例来说,我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将财政性教育投入要占GDP的4%作为政府目标,迄今这个目标还未达到。我们要求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那么地方财政做到了这一条吗?换言之,全局性的财政“蛋糕”怎么切,更应该透明、公正和民主化。摘编自《羊城晚报》3月28日文/郭巍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