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大宜居城市”VS“十大关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3:41 沈阳今报

  雷迅

  一项由《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实施的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公众评出我国十大“宜居城市”:上海、大连、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杭州、桂林、珠海和厦门。3月28日《中国青年报》作了报道,同一个版面还有另一个“十大”,是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十大问题”,依次是:社会保障、医疗制度改革、物价、社会治安、子女教育、下岗失业、腐
败现象、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社会风气问题。这两个“十大”,都有关城市,都以民意集纳为主体,一个从正面的角度切入,一个从问题的角度反映,应该是有意义的。

  专家估计,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城市居民将提高到1/2左右,打破了三七开的古老城乡格局。所以,城市的发展,事关众多人口的利益,城市发展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北京市城市定位刚刚通过,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个定位淡化了“经济中心”,首次引入了“宜居城市”概念,是比较宝贵的。而适宜居住的核心标准,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和谐。和谐与否,应该是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的最高境界与最高标准。

  报道说,在这次宜居城市的评选中,交通方便、市容整洁和空气质量好,这三项最有人缘,最受评选者看重。其实,这三项要求,大抵还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交通不方便、市容不整洁、空气质量不好,哪里还能适宜居住?满足了这三个基本要求,远远不够“最适宜居住”城市的条件。

  于是,深层次的问题出来了,那就是另外的“十大”——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十大问题”,以“社会保障”领衔的这十大问题,更涉及一个城市是否“可持续适宜居住”的深层次矛盾。这些深层次问题不能解决好,或者只对一部分世代居住在城市的人解决好了,而对其他新迁徙来的居民不能有效解决好,那么,想“可持续宜居”就困难了。可以这么说,深层次的和谐构建,是“可持续宜居”的根本。

  从现有的两个“十大”评选看,“宜居”侧重环境,“生存”有赖保障,这是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公众,或者说老百姓,对居住地的生活要求是很现实的,并不以城市的大小为标准。曾有媒体就2005年中国百姓经济生活十大期待做过调查,前几位“期待”是:工资收入多一点、房子价格便宜点、环境污染少一点、医药费能降一点、食品安全保障多一点等等。

  从“多一点”“少一点”中我们感受到,宜居城市的内涵应该是很广泛的,评选的方法和角度可能很多样。美国有经济学家评选考察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就采取了最简单的方法:只观察人们实际上选择到哪里居住。这样的操作,其实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和谐”的重要,那是因为和谐之城是公众最向往的地方。

  “宜居城市”的建设理念,远比什么“经营城市”、建设什么“国际大都市”为好。有的地方所谓的“经营城市”,变成了拆房子、卖地皮、建广场之类,多么可悲。那种倡导“撞了白撞”、建议“本市设立人口准入制”的声音,其实就是深层次不够和谐的外在反映。和谐,就是最可宝贵的城市生活的品质。我真诚希望,我们的管理者都能从“适宜居住”的良好理念出发,将城市建设成为和谐的典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