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济信息联播:从农业看中部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2:13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河南: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科学发展万里行:中部崛起”的系列报道,经济频道六路记者,奔赴中部六省,带您走近正在积极拼搏、奋力谋求崛起的中部。在今年年初,有一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2004年,全国粮食增产的56%来自中部六省,稳定中部的粮食生产,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今天,我们的系列报道就从中部的农业开始。

  记者出镜: 这里是河南省五陟县几个村庄的交界处,从我所在的村子您看到的还是传统的农村景象:广袤的田地和低矮的平房,不过就在与这个村一墙之隔的西滑封村情景却完全不同。

  眼前16层高的居民楼,宽敞的水泥街道,几乎让你分不清哪里是昔日农村,哪里是现代化城镇。谈到变化,村民王新尚感受很深。

  河南省五陟县西滑封村村民王新尚: 那时赚工分,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就几百元钱。

  王新尚的儿媳妇: 现在我自己赚钱自己花,一个月能挣500多元。

  村民告诉记者,生活的改善得益于村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由于当地盛产小麦,西滑封村一开始就选定了面粉厂和方便面等项目,但种田农民办企业的路,最初也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河南省五陟县西滑封村负责人王孝江: 当时生产是用非常土的办法,就是厂长和业务人员拿着书本兑配方,谁兑的好就用谁的,工艺和质量很不稳定,造成产品两次冲击市场都失败了。之后就请来食品开发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用科技配方和科技工艺生产配料,三个月后每个月销售收入都以200万元的速度递增。

  象西滑封村这样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致富的地方,在河南省还有很多。而河南省已由此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面粉和面制品加工基地。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 通过粮食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目前已经有838万农户通过龙头企业进入市场,每户每年增收890多元。

  湖南:双稻并举 确保增收

  记者出镜: 对湖南农业科研稍有了解的人一般都知道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但对我身后的这个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可能就不是那么熟悉了,事实上,这两家科研机构都是国内水稻研究的中坚力量,如果说杂交水稻中心偏重的是怎样提高粮食产量的话,那水稻研究所则对如何提高水稻品质独有心得。

  尽管名声不显,但湖南的优质稻研究事实上已经不间断的进行了20多个年头。20年的技术积累使现在湖南出产的优质米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足以与进口高档米抗衡,甚至在优质米最难突破的产量问题上,他们也远远超过了国外的水平。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玉烛: 一般高档优质米的产量在一亩200公斤左右,但我们现在一般已经能达到400公斤以上,高产地区还能达到500公斤左右,同等质量的优质米,我们水平是国外的一倍以上。

  一直以来,优质稻优质不高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难题,这使得优质稻往往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但技术领先让湖南省在优质稻推广上格外有底气。到去年底,湖南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达到2700万亩,在湖南最大的产粮县宁乡县,61岁的农民袁祥祜告诉记者,他家的18亩地去年全种了优质稻,收益十分明显。

  湖南省宁乡县农民袁祥祜: 一亩多收一、两百块钱。

  袁祥祜只是众多在优质稻中获益的农民中的一位。据统计,通过种植优质稻,2004年湖南5000多万农民共增收27亿元,人均增收50元以上。湖南省计划今年将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万亩,同时依托自身在杂交水稻与优质稻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向国家争取在湖南筹建南方水稻研究基地。

  湖南省政府农办主任武吉海: 继续保持湖南在水稻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水稻研究的成果转化、推广,也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做更大贡献

  数字盘点中部崛起

  河南、湖南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其实中部崛起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下面,我们再通过一组实实在在的数字来感受正在崛起的中部。

  中部六省以占全国10.7%的国土养活着28.1%的人口,全国GDP的22%,全国原煤产量的50%,全国有色金属矿产的55%,全国商品粮的35%,全国劳动力输入总量的40%以上都在这个地区生产。为了顺利向发展循环经济过渡,山西现有各类煤矿3000多个,比5年前减少了一半。作为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武汉今年将投入137亿元加快城市建设。农业大省河南去年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达191亿元,增幅为历年最多。安徽推出861计划,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今年计划投资943亿元。

  安徽:农业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突出优势、珍视资源的发展战略,使中部站到了蓄势腾飞的新起点。在今天的中部农村,大批农民已经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日形象。来看记者从安徽发回的报道。

  记者宋云天: 我们现在是在安徽蚌埠郊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片一望无际的四千多亩的农田,这些土地是属于一家企业的,这家企业以每年200多万元的租金依法、自愿、有偿地跟附近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资本和市场在农业力图打破“靠天吃饭”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记者:有没有算过账,到底是租出去值当还是自己种值当呢?

  农民赵玉明: 租出去划算一点。

  赵玉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有七亩土地,如果自己种植,一年一季麦子一季稻,除去种子化肥等支出,一亩地的收益是七八百元,还面临农资价格上涨、气候变化等未知因素,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现在他把土地租给了这家企业,一年在这里打八个月的工。农业税取消后一亩土地的租金是430元,工作一天的工钱是12元,这样算起来一年的现金收入是5890元。对这家企业而言,将大片土地集中使用当然也是有利可图的。在这里,企业完全依据订单来培植良种,同时还进行花卉苗木的研发。三年内,这家科技型农业企业的年销售额将超过2亿元。类似这样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用合同的形式与农民进行订单生产的企业在安徽已经超过300家。今年“两会”期间,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接受经济频道采访时曾指出未来安徽农业的发展方向。

  安徽省省长王金山: 它要是原字号农业,肯定做不强做不大,就是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也有一个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就是要搞优质高效农业。

  湖北:改造80万亩高产田

  记者马黎明: 这里是湖北仙桃的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区,据了解,一亩田经过改造后可提高粮食产量一到两成,今年湖北将建设这样的高产示范田80亩。

  这种高产农田的标准是: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农机直接开进田里,电线直接拉到地头。建设一亩这样的高产田需要投入1000元,省里出60%,乡镇和农民出工出劳占40%,预计全省高产农田建设将用5年时间完成。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徐能海: 这主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打基础、抓长远这个角度来加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因此保证农田的稳定高产成为巩固湖北天下粮仓地位的关键,湖北省决定今后每年投入资金5亿元,县市投入1.7亿元,主要改造粮食主产区20个县市的基本农田,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湖北省仙桃市郭河镇党委书记王永: 改造完毕后,我们农民就可以开着汽车下地干活了,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机械都可以直接开进田里,这样我们农村就真正实现机械化。

  四省官员看中部崛起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发展,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下面,我们再来听听中部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们是如何看待中部崛起的。

  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说:中部崛起要有目标,但不能压指针;要比较,但不可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浮躁。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说:河南的农业生产,河南的农村工作,河南的农民征收问题不解决,肯定会拖累河南中部崛起的问题安徽省长王金山说:安徽黄(山)梅(煤)戏要唱起来,沿江的明珠(钢铁、建材、汽车、石化)要亮起来;扬眉(煤)吐(凸)气(企)之日,就是皖北经济崛起之时。湖南省长周伯华说:湖南要结合中部崛起战略,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提高湖南劳力资源的素质,由人口大省变为劳力资源输出的大省。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