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农村教育倾斜再倾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7:36 河北日报

  关于科教优先发展的思考之三6800万人口,5300万在农村———这就是我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的基本省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农村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其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正在于此。把基础教育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我们的时代命题,也
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的迫切需要。

  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差别是城乡间最根本的差别。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4年,我省的入学率小学达99.83%,初中达98.2%。在农村教育基础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实属来之不易。科教兴冀战略实施10年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省整体步入小康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省的小康仍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其差距主要在农村,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在教育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我省农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还比较低,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全省有84%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这不仅是农业科技推广缓慢、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缓慢、现代化程度不高的要害所在。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指标。然而与蓬勃发展的城市教育相比,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则明显缓慢。以投入为例,2003年,我省城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984元,公用经费91元,而农村只有779元和65元;城市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999元和61元,而农村只有814元和55元。与城市许多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比,许多农村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教育差别是城乡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侯华梅急切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只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消除城乡教育差别,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建成和谐社会。

  我省人口压力大,资源相对匮乏。加快教育的发展,是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这一点,在农村尤为重要。事实上,在一些重视农村教育的地方,教育的这种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已经显现。

  衡水有35万在外务工人员,每年带回13亿元的收入,使农民年人均增收397元。谈到这一点,衡水市市长冀纯堂坦言,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打开了农民通向城市的大门。近年来,衡水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延长农民受教育的年限。与此同时,对全市职业技术学校、成人学校和短期培训机构教学力量进行整合,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就业培训网络。仅去年,全市就有11万名农民经培训后被输送到外地务工。

  落实教育优先,必须找准着力点。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强调指出,当前,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城市教育,但更重要的是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优先发展。近2年来,我省各级筹措资金1亿多元,资助贫困生上百万名。近4年来,筹资20多亿元改造危房和撤并中小学,让许多孩子告别了破房子、土台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2004年,我省投资1.6亿元对张家口、承德、保定的5083所中小学进行远程教育建设,让那里的孩子与城市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增强对经济社会的服务支撑功能,教育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要政策上支持,机制上保障,措施上落实,确保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毋庸讳言,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农村教育还没有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由于农村教育历史欠账多,学校基础差、面积广,政府投入不能立竿见影,所以不少基层领导宁可把资金投入少量名校而不愿投到广大农村,甚至平调、挪用、截留该给农村学校的资金,进一步加剧了城乡间教育的差距。

  有关人士指出,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法律法规,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我省制定的公用经费定额等都是硬杠杠,但相当一部分县(市)没有保证法定投入。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136个县(市)中,54个县没有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仅有35%的县(市)能够按规定落实预算内中小学公用经费。相当一部分县没能达到三个增长。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切实处理好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关系,尽快补上历史欠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大力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同时,2003年,省委、省政府将农村教育扶持工程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当年,省政府出台有关实施意见,规定县级财政要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专项资金进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结构调整。2005年,省委、省政府强调,确保教育、卫生等新增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低于70%,并决定出资1.4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经费应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特别是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对此,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建议实行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特别是加大对县级党政一把手和分管教育的领导的考核力度;并建议建立健全责任制,把对教育投入的落实情况,切实纳入审计检查、行政监察、法律监督和人大监督之中。

  一些兄弟省份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难题。2004年,安徽省将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对象,教育投入是一项重要指标。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在全省通报批评,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本年度原则上不得提拔使用,问题突出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投入只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方面,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还要让城市反哺农村,建立城乡间校长、教师流动制度,给农村更多的支援。据了解,2005年,我省安排1000万元,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

  有关人士指出,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支撑功能,教育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发展农村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把农技推广、科技开发应用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整合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利用好一切可用的资源。

  承德市充分利用农广校这个教育基地,吸纳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务工人员逐步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该市制定优惠政策,对贫困山区到承德农广校求学的农民子弟,由市里给予补助,减免部分学费。今年3月1日,百余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专生被输送到青岛海尔、海信集团。据悉,2005年承德市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新增劳务输出7.5万人,仅承德农广校就承担1000人的中等教育培训任务。

  改革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治本之策。必须克服等、靠、要思想,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办学体制创新,以改革的利器突破坚冰

  发展农村教育,确有许多困难。农村地区财政都不宽裕,很难拿出太多的财力,指望上级财政给予太多的支持也不现实。所以,必须克服等靠要思想,用改革的办法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

  在这方面,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2004年,全县高中段入学率达到85.3%,基本普及了高中段教育,创造了高中规模居全省第一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当地领导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得力的措施。近些年,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先后吸收了1亿多元的民间资本,几乎相当于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天天喊着缺钱,却无视民间资本这个聚宝盆。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必须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办学体制创新,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依法办学或参与公办学校建设。各级政府要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想方设法引进民办资金,使农村教育尽快形成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为解决投入不足这个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有关专家提出,我省应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把费用主要用于农村教育,还可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拿出一部分钱补充农村中小学校舍修缮费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农村教育;还可以从彩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教育。另外,随着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广大农村中小学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资产,如何盘活这些资产,用于农村教育,也需要认真考虑。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现在该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2004年,省委组织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省、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口支援52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薄弱中小学。针对农村师资先天性不足的情况,从2000年开始,石家庄市采取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让农村校长到城市挂职学习的办法,进行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已有480多名城市优秀教师先后到农村任教,近50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到市内优质学校挂职学习。

  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对此表示,今后将全面推广石家庄市的经验,分配到城镇的中小学教师,先到农村任教两年;省内师范院校毕业生实习基地今后将由城镇中小学下移到农村中小学,并建立教师教育奖学金,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本报记者胡博理仝静海 辛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