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维视点:关注“公车祭母”中的“熟人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9:1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十多辆公车、27人参加一位县级领导干部母亲逝世三周年祭奠活动,其中一辆公车在返回途中翻车造成2死3伤。“公车祭母”酿成大祸以后,此事成了当地群众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人们对“公车私用”表达了强烈不满。有意思的是,这27个人都是听到消息后自愿前往的。当然,毫无疑问的是,“祭母”当事人、区委副书记张汉俭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据新华社讯)

  在这一事件中,“公车私用”成了众矢之的。但笔者以为,在“公车”事件之后,可怕的是这里的领导干部背后的“熟人社会”。

  费孝通先生将这种“熟人社会”总结为“差序格局”的模式,这种人际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延续几千年的儒家伦理将这种“差序”理念深深植根到中国人的心理和处世观中,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今天整个社会的宗族势力已经瓦解,但乡土社会的差序理念却在以“己”为中心的小圈子内被普遍实践着。一种过渡性的人际关系模式———“熟人网”,就是转型期乡土社会的关系要素与市场经济的利益要素相碰撞的产物。上司为表孝心而“祭母”,下属“不约而同”地赶到,这种潜规则不仅仅是官场局内人士的心理默契,更重要的是它历史悠久,以至于人们在利益算计与索求时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选择。

  “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熟人网”中利益的稀缺性和排他性,使得“网”外的人想方设法要进入,而网内的人则想方设法巩固自己在“网”内的地位,并尽可能地接近“中心”人物。“公车祭母”中这些下属争先恐后地表达“孝心”,正是源于这种“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熟人社会”,往往是通过家族血缘圈子以及经由种种理由或办法构成的准血缘圈子来形成的。在官场中,所谓的“干爹”、“干爷爷”、“同门子弟”、“铁哥们”,无不是以“情”作为媒介来诱导和支撑各种潜规则的运行。“熟人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潜规则将法律法规视同具文,这不但延缓了我国宪政的进程,也增加了改革与发展的阻力。

  有“公车祭母”,当然也少不了“公车贺婚”、“公车拜寿”、“公车送葬”等等现象。在这种种人情交易中,很容易隐藏着将非法的受贿、行贿合法化、人情化的倾向。早有研究者指出,“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果说金钱、美色等贪欲是产生腐败动机的显在诱因,那么‘熟人网’与腐败的内在瓜葛则是导致腐败滋生并向纵深化发展的深层动因。”为了寻找更安全的交易场合,更合理的交易借口,同时也为了寻找道德庇护,降低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消释公众舆论的敏感度和批判力,在“熟人网”的掩饰下,行贿者以做朋友、送人情掩盖其不当竞争、权钱交易的非法目的,而受贿者理所当然“盛情难却”。可想而知,既然可以搞个三周年“祭母”,那么,一周年“祭母”、两周年“祭母”,以及此后的“四周年”、“五周年”又怎么不可能发生呢?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