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中部地区创出一批“劳务名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9:2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张先国、顾立林、胡靖国)“六安保安”“攸县的哥”“长垣厨师”“林州建筑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部地区近年来创出一些知名的劳务品牌。这些享誉全国的“名牌劳务”如今正发挥着示范效应,引导民工潮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深圳,3万多名保安是安徽六安市人,六成“的士”司机是湖南攸县人;在河南,“
厨师之乡”长垣县有2.3万人在大江南北主厨掌勺,“建筑之乡”林州市有14.5万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脚手架上。

  电影《黄山来的小保姆》曾让安徽小保姆走俏北京。如今,小保姆告别家乡之前可接受免费培训。这得益于国家去年下半年启动的“阳光工程”,这项工程首次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议程。在安徽农村,各种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随处可见。按有关规定,培训机构必须免费培训农民并促其转移就业后,才能从当地政府领取人均250元的资金。

  “现在社会上已形成了帮助农民转移就业的浓厚氛围。”安徽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主任刘邦安说。调查表明,经过培训后的农民工,人均劳务年收入提高近2000元。六安市素有习武之风,转业军人多,自发形成了“保安之乡”。今年初,当地办了个“高级秘书学校”,培养会驾车、懂公文的保安,招了100人,课还没结束,广东就来了300多份用工合同。从保安到高级秘书,六安人正从体力型转向技能型。武汉大学教授邓大松说,一些地方“民工荒”突显了技能型工种的短缺,迫使劳务升级,因此,培训应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各地要发挥本地人文优势,培育品牌,争创名牌。

  有3.8万多名“的哥”的湖南攸县去年免费培训了2000名“的哥”,攸县人把“的士”开到了拉萨。河南长垣县去年投资1亿元建了新烹饪学院,促进厨师从“工匠型”向“知识型”转变。河南林州40年前开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如今七成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建筑业。副市长呼明山说:“从战天斗地到精益求精,我们的建筑工品牌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越叫越响。”

  中部六省现有4600多万农民在外务工,一批“缝纫之乡”“电焊之乡”“车工之乡”等正在崛起。河南新县重点对出国务工人员实施综合培训,有2000多人迈出国门,在境外务工。“与‘菲律宾女佣’‘印度甩饼师’相比,我们还缺乏叫得响的国际性劳务品牌,”邓大松教授说:“中国培训转移劳动力还需长期努力,甚至会持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完)(责任编辑:康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